分享

白河畔的​情思|| 邢光林(河北赤城)

 菊野文化传媒 2024-03-28 发布于山东





白河畔的情思


文/邢光林

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要想美丽精彩,如果没有河流,不知会逊色多少。

这就如同人物肖像需要点晴之笔,锦绣需要镶嵌美丽花瓣一般。

否则,总让人觉得这天地、这方圆,缺少灵魂似的,不会真正生机葳蕤地活起来。

每当山枯水瘦的冬末,虽然春天的脚步已从远方走来,偶尔暖阳的天气让人心灵有些轻松起来,但大多时候整条小河仍笼罩在严寒的禁锢之中。

我们每天漫步在它的岸边,或在晨曦初绽的拂晓,或在丽日晴好的正午,或在霞辉逶迤的傍晚,轻轻地用脚步丈量着它的长度,用渴慕的眼神顾盼着它容颜。

尽管此刻河水清浅,却仍能从它的镜面似的水色里,看到天上游动的白云,岸边晃动的树木枝杈,竟然是别有一番韵致的美。

曾经这条白河当年,历尽沧桑,已是一股小河溪流的模样了。窄窄浅浅的清流,如处子单薄的衣袖。然而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其实不是它的真面目。

堤岸之下,是两侧裸露成为绿草地的河床,每侧足有十几米或几十米宽,不难看见,它原本应当是一条激流荡荡的大河,只因北方气候的日渐干燥,雨量的稀少,而日益萎缩成现在的样子。

这寂寞闲长着杂草的河床,不正是曾经宽阔的河流吗?然而不能不叹服的是,这细弱如带、气若游丝的河流,并没有气馁和自弃,那清浅的流水照样挥洒着玉带般的青翠,漫动着舞袖的飘逸,流淌着蚕丝般的柔韧。

它不失时机地吞咽着季节的浆汁来滋养自己。春雨夏瀑,秋霜冬雪,都是它生命延续的一次次吸吮,对严酷命运的自我保护与调整。这样,即便是在最干渴的年月里,它都会保持着它的溪水流淌不断线。

终于等来了春天,等来了夏天,等来了白河的又一次容光焕发。



作者简介:邢光林,河北赤城人。七、八十年代,《赤城文艺》的老作者。先在化肥厂做文字工作,后调入县国防教育办公室。以文字讴歌生活,抒发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