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提供以下资源:
小米汽车360°全体验大家期待已久的小米汽车发布会马上降临,就在今天,3月28号正式发售,应该有很多朋友都在期待它的价格或者已经预约了试驾,大家应该都被它的外观迷住了魂,小米SU 7的外观设计采用了溜背造型和无边后视镜等,有效地降低了风阻,风阻系数在同类车型中领先。 今天我给大家一次360体验小米SU7的机会,手机打开这个网站就可体验所有车型。网站:"https:///su7/" ![]() ![]() ![]() 小米汽车的发展历程目前小米已经组建了超过500人的专属团队,制定了全栈自研的技术战略,目标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首期投入了33亿元研发费用,并积极招募行业顶尖人才。通过全资收购深动科技,小米组成了涵盖自动驾驶硬件、感知规控算法、高精地图等领域的50位顶级专家的精英团队。同时,小米内部多个团队协同工作,包括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手机相机部等,致力于打造全自研数据闭环系统,高效驱动核心算法及产品功能迭代。 小米汽车官网首页展示了小米SU 7的外观,以及相关技术成果。用户可以通过官网的顶部菜单查看各个技术内容的详细信息,包括超级电机、高压平台、超级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小米SU 7的发布,不仅是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多年布局的成果,也是对汽车行业未来的一次大胆预测和投资。 小米汽车的造车过程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雷军就已经两次拜访过马斯克,学习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经验。此后,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包括人才储备、产能建设、销售渠道,以及技术研发等等。前期的成本投入巨大,但这一切都为小米汽车的最终发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米汽车SU 7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小米的五大核心技术包括超级电机、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超级大压铸技术、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技术。这些技术的参数和性能在同类车厂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小米的超级电机最高转速超过27000转,功率密度高于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等同类车型。 小米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能够实现轻量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则能够实现高电池体积效率和高空间利用率。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800伏小米电池包,理论上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200公里以上,远超同类车型。 在智能驾驶方面,小米通过自适应变焦的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的占用网络技术,构建了自己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硬件配备上,小米搭载了两颗Orin的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达到508TOPS,感知系统配备了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配置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