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3-28 发布于山东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既往《周易》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将其思想体系的阐释局限于儒学视角。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关注《周易》之中对于人性的表达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社会治理理念,梳理其思想内涵中的“德治”与“法治”社会治理理论架构,进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关于社会治理,《周易》的治理思想是以天道为核心。《周易》对天道的定义趋向于“易与天地准”,这种认知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突出天道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客观约束,其二则是强调了天道的可知性。由此出发,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其根本在于认知与顺应天道,而非力图改造天道自然。《周易》认为天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对天道的理解是因顺多于改造。能否掌握与顺应天道,是《周易》之“治天”思想的关键所在。在当今社会,这种“治天”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可以引导我们不断探索自然,从而科学理性地去审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则可有效避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之中。

关于《周易》的思想属性研究,既往成果的特点在于出发点较为单一,即将《周易》视为儒家的经典。实际上《周易》在早期是作为独立学术派别而存在的,儒家与《周易》的相互结合丰富与完善了各自的伦理价值体系。但整体而言,二者所秉持的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先秦儒家在伦理上重视性善,进而强调德性教化,据此形成了“德治”的治世理念。《周易》虽言性善,但其不同于儒家之处在于,其指引性善的方略是“德治”与“法治”相综合的一条路径。与儒家相比,《周易》更重视规则,特别是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儒家对此的表述是以德分之,《周易》则是以位定之。与法家相比,《周易》将“善”视为人性之本源,根源在于人之有向善之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使得人区别于禽兽,更使得其在建立社会规则的过程中,同时注重了扬善与止恶两个维度。

从这种社会治理思想出发,《周易》认为伦理上的美德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相统一,即以德配位。《周易》的这种“伦理与治世”的思维体系在今天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一方面以法治为准绳,一方面以德治为目标,引导每一个社会公民实现自身进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这种社会治理可以说与《周易》所倡导的伦理观念是非常契合的。

如前所述,社会治理理念与人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周易》所主张的性善论与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有所不同,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性善论。其理论认为,人性的源头来自上天,上天赋予人与万物相同的善,并认为人性虽本善,但却必须通过后天方可觉醒成就实然意义上的善。正是这种善的天赋外来,使得《周易》对自我的自觉表达呈现出一种以学习感悟为主的方式。因此《周易》所提倡的自觉以“穷理尽性”为前提。穷理强调对客观自然环境的充分认知与准确把握,尽性强调对内心自觉的全面觉悟与合理表达。

(摘编自刘震《〈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材料二:

中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统一的大帝国。治理大国不仅需要有一套典章制度,更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治国方略。《周易》的阴阳变化学说,从哲学的高度为国家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因此,《尚书·周官》将其概括为“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即按照客观规律去经营治理国家,要不断调和理顺阴阳关系。

《周易》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天人相通,阴阳变化支配着万物的运动变化。因此天人合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从这一思想观念出发,《周易》论述经纶治国,首先提出“效天”和“顺天”,其实质是通过天道而反馈人道,从中受到启示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保持与天道相协调,使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这也就是“燮理阴阳”的根本问题。

从天地的自然规律说,由于阴阳争胜负而不断的互相转化,才使日月四时运行而万物生生不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由于上下尊卑互相斗争的推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从而才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在这种不断变换的情况下,圣人认为大可宝贵的东西莫过于政权。如何能够守住政权而长久居正位,就在于得众望之所归。何以得众望之所归,就在于有财物以生息万民。因此,“理财正辞”,是最重要的。“理财”,即对国家财政的管理,税收法度必须适中合理。“正辞”,即一切政令和教化措施必须保持清明。“理财正辞”不可贪得无厌而失掉民心,经纶治国应该轻徭薄赋,确立以民为立国之本。

《周易》认为,人在规律面前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有所作为的。天地的阴阳变化规律,相交才相和,相和才通达,这是不能够改变的。但是,君王可以裁制它,辅助它,成就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可以对它实行某种驾驭、调节和利用,其实质就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系辞传》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圣人掌握了天地变化规律加以裁制利用而趋吉避凶,则能够成就天地之所不能之事以左右民生。

20世纪的今天,《周易》又成为国际学术界注重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把它的思想用之于经济管理,以协调劳资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局,祥和的政治气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来深入研究《周易》的经纶治国论,或许能从中受到某些新的启迪。

(摘编自徐志锐《〈周易〉经纶治国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人合一”的根本是认知与顺应天道,这与天道所具有的客观约束性和可知性有关。

B. 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上,儒家与《周易》的标准不同,这与二者所持观念有所不同有关。

C.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所以上下尊卑互相斗争推动,圣人也意识到政权的宝贵。

D. 《周易》的影响力已经突破国界,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事务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 依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作者打破了传统的研究视角,首次总结出了《周易》以“天道”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思想。

B. 材料一既谈到《周易》的治世思想,也谈到了伦理思想,作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

C. 《种树郭橐驼传》中“顺木之天”的“养树”法则,与《周易》的“顺天”思想具有相通性。

D. 《周易》的阴阳变化学说为国家政权建设提供理论性的指导,这种作用在未来仍可能持续。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第二段采用总分总结构,先亮明观点,再从道理上展开阐述,最后总结出“治天”思维模式的作用。

B. 材料一第三段将法家与儒家进行对比,论证了二者在伦理思想与治世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C. 材料二第一段引用《尚书·周官》中的话,论证了《周易》在治理国家上的思想价值。

D.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周易》的相关思想,也都提到了《周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周易》所说的“性善”,与先秦儒家相比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联系两则材料,简要谈谈《周易》的治理思想可以为构建当代社会治理体系带来哪些启迪。

【答案】1. C    2. A    

3. C 4. ①先秦儒家在治世上秉持“德治”理念,其主张“性善”伦理侧重对人的德性教化;《周易》在治世上重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其主张的“性善”更强调对规则的遵循。②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周易》认为性善源自上天,但也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感悟而觉醒。    

5. ①《周易》的“治天”思想主张顺应天道,启迪我们科学理性地审视客观世界,顺应自然规律,避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误区。②《周易》“伦理与治世”的思维体系启迪当代社会治理应兼顾“法治”与“德治”,引导公民实现自身进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③《周易》的“理财正辞”思想,启迪当代社会治理应轻徭薄赋,确立以民为立国之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所以上下尊卑互相斗争推动”因果关系颠倒。原文是“由于上下尊卑互相斗争的推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首次总结出了《周易》以'天道’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思想”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关于社会治理,《周易》的治理思想是以天道为核心”,“以'天道’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思想”不是作者首先总结出来的,无中生有。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总分总结构”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并不是总分总结构。此段先说《周易》的治理思想是以天道为核心,然后分析了《周易》对“天道”的定义包含两个层次,从而得出“天人合一”,其根本在于认知与顺应天道,而非力图改造天道自然;再说这种理念在当今对于我们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意义。

B.“将法家与儒家进行对比”错误,原文“与儒家相比,《周易》更重视规则……与法家相比,《周易》将'善’视为人性之本源……”,这一段没有把法家与儒家进行对比。

D.“也都提到了《周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错,材料一没有提到《周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是提到“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先秦儒家在伦理上重视性善,进而强调德性教化,据此形成了'德治’的治世理念。《周易》虽言性善,但其不同于儒家之处在于,其指引性善的方略是'德治’与'法治’相综合的一条路径。与儒家相比,《周易》更重视规则”可知,先秦儒家在治世上秉持“德治”理念,其主张的“性善”伦理侧重对人的德性教化;《周易》在治世上重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其主张的“性善”更强调对规则的遵循。

②由“《周易》所主张性善论与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有所不同,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性善论。其理论认为,人性的源头来自上天,上天赋予人与万物相同的善,并认为人性虽本善,但却必须通过后天方可觉醒成就实然意义上的善”可知,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周易》认为性善源自上天,但也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感悟而觉醒。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应明确《周易》的治理思想,其次找到这种思想对当今社会治理体系的启迪,这个内容基本在段落的末尾。

①由“在当今社会,这种'治天’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可以引导我们不断探索自然,从而科学理性地去审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则可有效避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之中”可知,《周易》的“治天”思想主张顺应天道,启迪我们科学理性地审视客观世界,顺应自然规律,避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误区。

②由“当今社会一方面以法治为准绳,一方面以德治为目标,引导每一个社会公民实现自身进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这种社会治理可以说与《周易》所倡导的伦理观念是非常契合的”可知,《周易》“伦理与治世”的思维体系启迪当代社会治理应兼顾“法治”与“德治”,引导公民实现自身进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由“'理财正辞’,是最重要的。'理财’,即对国家财政的管理,税收法度必须适中合理。'正辞’,即一切政令和教化措施必须保持清明。'理财正辞’不可贪得无厌而失掉民心,经纶治国应该轻徭薄赋,确立以民为立国之本”可知,《周易》的“理财正辞”思想,启迪当代社会治理应轻徭薄赋,确立以民为立国之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史铁生

过去,我们的角落是另一副模样:斑驳的墙,低矮的屋顶,屋顶挂满灰尘结成的网……铁子说这儿避风,克俭说这儿暖和。我呢?只想离窗户远一点,从那儿可以看见一所大学的楼房和好几家正式工厂的烟囱。这儿是整个“五七”生产组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

清晨、晌午或傍晚,你会在这幽深的小巷中看见我们。我们三个结队而行,最怕碰见天真稚气的孩子。“妈妈你看哟!”我们都低下头。“叔叔们受了伤,腿坏了,所以……”铁子把手摇车摇得飞快,我和克俭也想走快些,但是不行。“瘸子吗?”孩子问。母亲的巴掌像是打在我们心上。这最难办,孩子无知,母亲好心。我们忍着伤痛,付出比常人更大的气力,为的是独立,为的是回到正常人的行列里来,为的是用双手改变我们的形象——残废。

我们有时哼着歌走在小巷深处: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两眼……

春风乍起,吹绿柳条的时节,她来了。“我叫王雪,坐在这儿行吗?”她走进了我们的角落。“当然。”“只要你乐意。”“有什么不行的?”我们每人一句,都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腔调。克俭在我耳边嘀咕了一句,不外乎“德性”“臭酸相儿”一类的评语。铁子冷酷的目光在眼镜后面闪了几下,低下头去。这是一种防御,以攻为守式的防御。防御什么呢?

春雨蒙蒙,天空里闪过一道电光,搅动了三颗枯萎的心。我们的角落从早到晚萦回着歌声:《菩提树》《命运》《茫茫大草原》……先是轻轻地哼,后是低声地唱。我偷眼去看王雪,发现铁子和克俭也在偷偷看她。王雪随着我们歌声的节奏轻轻晃着头,两个小辫一个弯了一个直,一个直了一个又弯。我们的歌声更响亮了:

老人河,啊,老人河/你知道一切/但总是沉默……

“你们干嘛光唱这些让人伤心的歌?”王雪忽然说。“你爱听什么?”克俭说。他的脸红了一下。王雪清了一下喉咙唱起来:

我们一天到晚在一起把稻草晒干/地在那边我在这边/两人相距很近很近……

王雪轻轻地唱,随着欢快的节拍摆着小辫。我们三个干脆停下了手里的活,愣愣地看着她,心中的防御工事已经拆除了,眼前出现了一泓春水,轻轻拍打着寂寥的堤岸。她长得多美!怎么说呢?她的心写在脸上,她看得起我们。

正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们从早到晚在一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唱起那些欢乐的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用长辈似的口吻和她说话:“王雪,晚上回家走大街,别走那些小胡同。”“王雪,你该学外语。事在人为,别怕难。”“王雪,不然你就学小提琴。只要下功夫,路是人走出来的。”“王雪,你就得这么对待生活,你和我们不一样。”……

如今想来,真是一段珍贵的记忆。

“我是说,王雪这下可以考大学了。”“真的!可她行么?”我的眼睛一亮:“对!你可以帮帮她的数学和物理。”“你可以帮帮地的语文,主要是作文。”“真的!”

那天起,每天晚上,蟋蟀在门外“曜曜”地叫,我们的角落里亮着灯光。

铁子和王雪趴在桌上,点呀线呀,log呀,sin呀,画呀,算呀。我呢?给她讲语法、主题、构思和“之乎者也”,还给她写了七八篇范文。唯有克俭一声不响地坐在门外,给我们一壶壶地烧开水,偶尔听见我们的笑声,他才探进头来羡慕似的笑笑。蓝色的火苗舔着壶底,发出“呜呜”的低吟,克俭的眼睛里有火光也有苦闷。我们说的他都不懂,他其实连小学都没有上完呀。

我拄着拐杖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你家也许有点什么用得着的书吧?”他没有回答。他准因为帮不上王雪而心里难受呢。第二天,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本《绝对辨音力》,急急忙忙一瘸一拐地跑来交给王雪,竟连里面讲的是什么都没来得及看。那是一本外国小说。好心的王雪竭力表现出喜出望外的样子,说她特别爱看这样的书。

多么恬静、柔和的灯光呀。那还是在童年,妈妈下班回来在我脖子上亲吻的时候,我看见过的。黑漆漆的四周为什么不能都点亮这样的灯光呢?

王雪去考大学前有一夜,我们唱起了《灯光》:

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

(有删改)

文本二:

重病之时,寒冷的冬天里有过一个奇迹——我在梦中学会了一支歌。梦中,一群男孩和女孩齐声地唱:“生生露生雪,生生雪生水,我们友谊,幸福长存。”莫名其妙的歌词,闻所未闻的曲调,醒来竟还会唱,现在也还会。四周虚暗,瑞雪霏霏。这奇妙的歌,不知是何征兆。

懂些医道的人说好——“生生”,是说你还要活下去;“生水”嘛,肾主水,你不是肾坏了吗?那是说你的生命之水枯而未竭,或可再度丰沛。

是吗?不有些牵强?不过我更满意后两句:我们友谊,幸福长存。

那群如真似幻的孩子,在我昏黑的梦里翩然不去。那清明畅朗的歌确如生命之水,在我僵冷的身体里悠然荡漾。妻子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我,任何时候睁开眼,都见她在我身旁。我看她,也像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我说:“这一回,恐怕真是要结束了。”她说:“不会。”

我真的又活过来。太阳重又真实。昼夜更迭,重又确凿。我把梦里的情景告诉妻子,她反倒脆弱起来,待我把那支歌唱给她听,她已是泪水涟涟。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一开头“挂满灰尘结成的网”等对角落的描写,与《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的描写一样,都是人物心情的写照。

B. 文本一中多次描写歌声,既呼应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呈现出了人物情感交流升华的过程,文本二在首尾处描写歌声,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C. 文本一中活泼生动地描绘了铁子认真辅导王雪学习的场景,如“趴在桌子”“点呀线呀,log呀,sin呀,画呀,算呀”等。

D. 文本二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重病时的梦中情景,梦境中的孩子和现实中的妻子都给了“我”对抗重病的力量。

7. 对文中“王雪”这一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风乍起”的时节里,王雪主动走进我们的角落,她用自己优美的歌声与我们唱和、对话,这是她热情友好性格的体现。

B. 我们用长辈似的口吻和王雪说话,其中“别怕难”“路是人走出来的”等内容侧面体现出王雪的人生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C. 没上完小学的克俭一瘸一拐地为王雪找来外国小说《绝对辨音力》,而王雪当时喜出望外的表现突出了她对于文学的热爱。

D. 文章结尾未交代王雪是否考上大学,而是描写了我们一起唱《灯光》的场景,表明王雪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灯光”。

8. 经历过困境的人的“生命之水”要如何“再度丰沛”?请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简要分析。

9. 对文本一的标题,史铁生在创作和发表时曾有过不同的选择,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你认为下面哪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题目一:《没有太阳的角落》 题目二:《就是这个角落》

【答案】6. B    7. C    

8. ①接受他人主动给予的理解陪伴与平等关怀,为自己的“生命之水”注入更多温暖的力量。文本一中王雪平等地尊重我们,使我们不再自卑消沉;文本二中妻子的不离不弃也给了我精神力量。
②运用自己的能力给予他人帮助,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之水”更有力量。文本一中我们在主动帮助王雪的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更丰富的价值。
③通过音乐与歌声中蕴含的精神慰籍与情感力量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更加丰盈的“生命之水”。文本一中我们会用音乐与自己、他人对话,文本二“我”梦境中的奇妙歌声给了我生的力量。    

9. 示例一:没有太阳的角落

①“没有太阳角落”,是指三人在五七生产组工作的技术角,也是小说故事情节开展的主要空间,结构上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②“没有太阳”与小说开头对角落“斑驳”“低矮”“挂满灰尘”的环境描写相呼应,隐喻了我们三人经受残疾后孤独落寞、不受人重视的生存常态。

③“没有太阳的角落”反衬出我们渴望受人重视,却不愿被人怜悯的独立人格,突出了我们由“拒人千里”到“热爱生活”的改变和自我救赎。

④伤感的标题与温情的故事形成艺术反差,使文本具有文学张力,引起读者对人生遭受重创的人物命运的深思,表现作者对个体的生命关怀。

⑤“就是这个角落”主观强调的意图过重,未能给读者留下比较、抉择、思考的空间,意蕴也比较单一,且过于直接,不具备形象且有张力的艺术美。

示例二:就是这个角落

①“这个角落”指三人在五七生产组工作的技术角,“就是”强调了小说人物活动展开的地点。

②“这个角落”是我们收获友谊的地方。角落一开始是我们拒人千里的、逃避现实的处所,后来是我们从孤独中超脱出来,收获友谊的地方。“就是”强调了这份友谊的重要性。

③“这个角落”是我们成长历程的重要见证者。蕴含了我们的人格的独立、对生活的热爱态度、主动创造的自我人生价值等生命意义,“就是这”强调了这一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④我们的角落是一个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就是”通过一种肯定的语气表达了我们三人对命运的对抗态度。

⑤“没有太阳的角落”仅呈现人物状态的一个阶段,未能关注到人物心境的变化、角落的整体氛围的变化,与此文重视友谊、超脱孤独、对抗命运的主旨不合。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文本二在首尾处描写歌声,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分析错误。文本二首尾处出现的歌声并未体现人物情感交流的升华过程,我用歌声与妻子进行交流仅出现在末尾一次。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C.“她对于文学的热爱”分析错误。王雪表达对克俭找来的书籍的喜欢是出于一种好心,这是她善解人意的体现,文中其他地方也并未表现出王雪对文学的热爱。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文本一“王雪轻轻地唱,随着欢快的节拍摆着小辫。我们三个干脆停下了手里的活,愣愣地看着她,心中的防御工事已经拆除了,眼前出现了一泓春水,轻轻拍打着寂寥的堤岸。她长得多美!怎么说呢?她的心写在脸上,她看得起我们”可知,王雪在我们面前高兴地唱,平等地尊重我们,使我们卸下了心中的防备,使我们不再自卑消沉。由文本二“妻子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我,任何时候睁开眼,都见她在我身旁。我看她,也像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可知,在我因为病情意志低靡的时候,妻子不离不弃,始终给我精神的鼓励。所以可以看出接受他人主动给予的理解陪伴与平等关怀,为自己的“生命之水”注入更多温暖的力量。

由文本一中“铁子和王雪趴在桌上,点呀线呀,log呀,sin呀,画呀,算呀。我呢?给地讲语法、主题、构思和'之乎者也’,还给她写了七八篇范文。唯有克俭一声不响地坐在门外,给我们一壶壶地烧开水”“(克俭)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本《绝对辨音力》,急急忙忙一瘸一拐地跑来交给王雪”可知,我们这些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帮助了要考大学的王雪,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以运用自己的能力给予他人帮助,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之水”更有力量。由文本一中“王雪去考大学前有一夜,我们唱起了《灯光》: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可知,我们会用音乐与自己、他人对话,感受音乐带来的力量。

由文本二中“'生生露生雪,生生雪生水,我们友谊,幸福长存’莫名其妙的歌词,闻所未闻的曲调,醒来竟还会唱,现在也还会。四周虚暗,瑞雪霏霏。这奇妙的歌,不知是何征兆”“清明畅朗的歌确如生命之水,在我僵冷的身体里悠然荡漾”可知,“我”梦境中的奇妙歌声给了我生的力量。所以通过音乐与歌声中蕴含的精神慰籍与情感力量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更加丰盈的“生命之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示例一:

没有太阳的角落从记述情节上来看,“没有太阳的角落” 是整个“五七”生产组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起初我们在这里集合,后来走进了这个角落,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在这个空间角落里发生的,结构上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从标题上来看,题目中的“没有太阳”能够与文章开头对角落“斑驳”“低矮”“挂满灰尘”的环境描写相呼应,这些色调暗淡的词语也隐喻了我们三人经受残疾后孤独落寞、不受人重视的生存常态。

从主题上来看,“太阳”普照万物,给予希望,而题目里“没有太阳的角落” 反衬出我们渴望受人重视,却不愿被人怜悯的独立人格,突出了我们由“拒人千里”到“热爱生活”的改变和自我救赎。

从艺术效果上来看,“没有太阳的角落”是伤感的标题,与文中有温暖的故事形成艺术反差,使文本具有文学张力,引起读者对人生遭受重创的人物命运的深深的思考,表现作者对个体的生命关怀。

“就是这个角落”中“就是”这个词语过于主观肯定,主观的意图过重,未能给读者留下比较、抉择、思考的空间,意蕴也比较单一,且过于直接,形象且有张力的艺术美未具备。

示例二:

就是这个角落从记述情节上来看,“这个角落”是整个“五七”生产组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起初我们在这里集合,后来走进了这个角落,“就是”强调了小说人物活动展开的地点。

从题目含义上来看,“这个角落”专指“五七”生产组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角落起初是我们三个人因为残疾,因为心里有阴影才集合到这个角落,后来随着王雪加入这个角落,这里快乐多了起来,王雪在这里为我们唱歌,我们给她补习,就是这个角落我们收获了友谊,从孤独中超脱出来。“就是”强调了这份友谊的重要性。

从题目的深层含义上来看,“这个角落”是我们成长历程的重要见证者。“就是这”强调了 生命意义的重要性,蕴含了我们的人格的独立、对生活的热爱态度、主动创造的自我人生价值等生命意义,打动人心。

从题目的语气上来看,“我们的角落”只限定在我们三个人的空间,是一个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就是”是一种肯定的语气,通过它体现我们的转变,由以前的自卑逃避到现在的主动帮助王雪补习,表达了我们三人对命运的对抗态度。

从主题上来看,“没有太阳的角落”仅呈现人物状态的一个阶段,未能关注到人物心境的变化、角落的整体氛围的变化,有失偏颇,未凸显出此文重视友谊、超脱孤独、对抗命运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二: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罪大恶AB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H而为君子。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录囚徒,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讯察复核囚徒的罪状,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

B. 苟,苟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仁”中的“苟”意思相同。

C. 贼,伤害,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D. 乌,文中作疑问词,何,哪里,与成语“乌合之众”中的“乌”意义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认同魏征的王政理念,宽厚仁慈,使用刑罚格外慎重,因此出现了贞观四年极少人被判处死刑和贞观六年纵囚返家的佳话。

B. 视死如归是连恪守信义的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但那些被判处死刑的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欧阳修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合人情的。

C. 材料二认为,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却感化了他们,使他们重拾信义,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

D. 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违背圣人常法。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

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14. “太宗纵囚”一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DF    

11. C 12. C    

13. 1)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2)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14. 不同。材料一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太宗宽仁治天下的典型事例。材料二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太宗求取美名的手段,不合圣人常法。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有人说:罪大恶极的人,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来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

“恶极”与“罪大”结构相同,为并列成分,在此处作主语,为强调主语的特殊地位,在主语后停顿,故在B处断开。

“小人”是句子的宾语,故与“诚”之间不能断开;“矣”,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故在D处断开。

“以”,表目的,“临之”是“施恩德”的目的,“以”字连接,中间不能断开;“可使”后省略宾语“他”,与下句语义关联,应断在下句。故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不愿苟且偷生。/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C. “意思相同”错误。贼,文中用作动词,引申为窥测。/伤害。句意: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

D.正确。乌,哪里。/像乌鸦一样。句意: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像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错误。根据材料二“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做到了,作者用“此岂近于人情哉”反问,实际是作者所批驳的荒谬之处,而非“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期”,期限;“诣”,到;“后”,晚到、晚回;“嘉”,赞扬,赞赏。

2“是以”,因此、所以;“本”,依据;“逆”,违背;“干”,求取、钓取、沽取。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选自《新唐书》,根据“然其天姿仁恕”“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可知,本段内容是对太宗用宽和仁厚治理天下的治国理念的称颂,本段借“纵囚”一事,是为了表现唐太宗的仁爱宽容。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意为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可知,欧阳修对于“纵囚”一事持批判态度,认为“纵囚”不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不符合圣人治理理念,是太宗用来求取美名的手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

材料二:

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特别难以做到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讯察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

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下面小题。

岐阳三首①(其二)

元好问

百二关河②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③问,争遣蚩尤④作五兵。

【注】①当时蒙古兵攻占岐阳(今陕西凤翔)。②百二关河,指秦地。③苍苍,指天。④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领袖,被炎帝与黄帝打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中“陇水东流闻哭声”句,与辛弃疾“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意境相似。

B. “有情”修饰萦绕战士尸骨的野草,表现战士“马革裹尸”的豪情壮志。

C. 尾联直抒胸臆,通过质问苍天、“争遣蚩尤”,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D. 本诗格调沉郁顿挫、苍凉悲壮,情感低沉悲痛,颇有杜甫离乱诗的风格。

16. 这首诗在写实的描写中浸透了民众的苦难,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草不横”“暗秦京”通过描写荒凉环境,暗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②“望来信”“闻哭声”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心理感受,暗写战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惨状;

③“萦战骨”“照空城”通过描写荒野白骨和残阳下空城,写将士被战死、百姓被屠杀的战争残酷。这些写实描写浸透了民众的苦难。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表现战士'马革裹尸’的豪情壮志”错误。用野草环绕战士尸骨,映衬了战士们沙场战亡,白骨无人收的凄惨境况,而不是“豪情壮志”。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描写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在写实的描写中所浸透的民众苦难的表现地方,逐句剖析和归纳即可。

①首联“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写号称“百二关河”的三秦如今已不见,杂草纵横;十年的战火燃烧在这里,烽烟遮暗了旧时的秦京。其中“草不横”“暗秦京”描写了环境的荒凉,“十年戎马”造成百姓的巨大苦难。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了民众的苦难。

②颔联“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写西望着岐阳啊,全没有半点同胞的音信;东流的陇水啊,只听到一片惨痛的哭声!其中“无来信”“闻哭声”描写了人的动作和伤心、痛苦的感受,“无来信”则人可能已经不再;“哭声”则直接写出百姓的痛苦,写出了战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惨状。

③颈联“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写荒野里,缠绵的蔓草情深意厚,在悄悄萦绕着战士的尸骨;蓝天下,惨淡的残阳究竟为啥,却偏偏照射着死寂的空城?其中“萦战骨”“照空城”写了荒野白骨和残阳下的空城,运用了场景描写,写将士被战死、百姓被屠杀的战争残酷,浸透了民众的苦难。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的处境艰难,没有亲戚帮助,只能事必躬亲。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在古典诗词中,诗人们借助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来咏史怀古,寄托情感,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③. 飞湍瀑流争喧豗    ④.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⑤.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⑥.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

易错字词:期、僮、喧豗、 砯、崖、壑、频烦、捷、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来,不少人视修辞为修饰、偏离甚至是反常,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中外攸同。孔子主张“辞达而已矣”,反对“游言”“巧言”;笛卡尔、洛克和康德则先后对修辞语言提出严厉批评。

反修辞者针对的主要是辞格。他们   A   ,疾呼对其实行大幅精简。笔者以为,简为隐喻、转喻和反喻(即比喻、借代和反语)三种的方案相对合理,因为这三种辞格大致对应交流的写说者、语言和听读者三个要素,较有代表性。

辞格不是“语言本身的缺点”,恰恰是要弥补“语言本身的缺点”,这一点在这三个辞格上也显露无遗。例如,隐喻就是新联系的创造。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隐喻是“机智的话语”,“只有眼光敏锐之人才能看出相距甚远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来”。隐喻的意象更能有效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转喻能在符号缺失时“救急”。如手机作为一种新的通信工具刚出现时,华语各地普遍使用“大哥大”一名,这是由“人”到“物”之转。反喻则增加了语言理解的张力,可以中和语言的非褒即贬的极化倾向。可见,隐喻反映了说话人的认知创新,   B   ,反喻是照顾听话人主观感受的表达创新。

18. 对论述性文本来说,恰当使用括号可以提高论证效率。请以文中第二段的括号为例进行分析。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 文中第三段说“隐喻就是新联系的创造”,请据此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的修辞效果。

【答案】18. 文中第二段的括号表示解释说明,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可以使论证语言简明,从而提高论证效率。    

19. A处:不满辞格数量过多;B处:转喻是语言的符号创新。    

20. 将轻重、清浊交错的琵琶声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分析比喻/通感的构成)在听觉与视觉上建立新的联系,使无形的琵琶声具有新鲜而生动的形象。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简为隐喻、转喻和反喻(即比喻、借代和反语)三种的方案相对合理”中,括号后的内容“即比喻、借代和反语”是指“隐喻、转喻和反喻”,可看出括号表示解释说明,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可以使论证语言简明,从而提高论证效率。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反修辞者针对的主要是辞格”,可看出是在说针对“辞格”;再结合后文“疾呼对其实行大幅精简”可知,这里应是说他们认为“辞格”数量多,所以可填“不满辞格数量过多”。

第二空,根据此段开始提出“这一点在这三个辞格上也显露无遗”,可知后文对三个辞格分别举例说明,又联系此处的前文“隐喻反映了说话人的认知创新”,以及后文“反喻是照顾听话人主观感受的表达创新”,可看出此处填与“转喻”相关的内容,所以根据语境可填“转喻是语言的符号创新”。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效果的能力。

“隐喻就是新联系的创造”意思是比喻通过对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创造出了新的联系,让人有更生动形象的感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运用比喻将轻重、清浊交错的琵琶声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听觉与视觉上建立新的联系,无形的琵琶声如同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到玉盘,具有新鲜而生动的形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11日生效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主任杨合庆对该法的贯彻实施原则做了介绍:爱国主义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在青少年、基础在学校教育,既要注重教育引导,又要注重实践养成,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共同参与,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营造良好氛围。

杨合庆强调,在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中要把握鲜明政治导向。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人民安康、民族富强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谋幸福、___①___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必须___②___相统一这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根本政治属性和政治方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注重借鉴吸收___③___。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既要注重教育引导,又要注重实践养成,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22.

示例:

①为民族谋复兴

②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

③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共同推进、共同参与”并列短语之间次序不当导致的语序不当。逻辑上,应该是先“参与”,才能“推进”,应改为“共同参与、共同推进”;

“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营造良好氛围”属宾语中心语残缺。介词“为”的对象缺失,应在“爱国主义教育法”之后加上宾语中心语“的实施”。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句语境提到“始终围绕着实现人民安康、民族富强而发展”,本句写到“为人民谋幸福”,结合语境可知,该空与前句“人民安康、民族富强”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该空可填:为民族谋复兴;

②前句提到“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该空要求填写“必须”“相统一”,根据一一对应的原则,该空可填: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

③前文语境提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坚定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同时”二字承接前文,结合“开放包容”“借鉴吸收”,可知该句要表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接受外来的文化、文明,所以可以填写: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陶渊明能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的世界中,深广地同情万物,打破了与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把自己的胸襟气韵灌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你对此有何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高蹈于自我之外,融化于外物之中

总理克强李赠言:“纯真而不欠闻达,乐观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外,又融化于社会之中。这应当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斯言不谬,青年人在面对自我与现实矛盾时,不妨将生命高蹈于自我之外,融化于外物之中。

回溯历史的雪泥鸿爪,陶潜正是将自我打破,摒弃个人之得失,融化于外界之美景,以此作为自身精神的养料。

“受光于庭户,不如受光于天下”。破已之局限,向灵魂更深处探索,求广。

将生命高蹈于自我之外,并不是“躲进一楼里,不闻风雨声”,也决不是象牙塔中的缥缈自负,而是不局囿于自我的一方小小天地,不汲汲营营于自我之得失,而是放眼于自然的广博,宇宙的进程,历史的无涯。我认为打破小我的局限这一风度在中华文化中代代相传,不胜枚举,一如陶元亮之任化,李太白之腾越,王摩佶之禅解,柳子厚之寄情,苏东坡之旷达,六一居士之遣玩,用“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将自我的忧愁随青石板上的雨水冲刷干净,留下的是将情寄寓于外物的达观。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气韵注于万物,向天地万物中问津、自慰。

胸襟气韵皆灌注于万物,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源于个人的不得志与精神的旷达激烈碰撞后的抉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乐观主义的发源之一。穿越岁月卷轴,贯通中外之情,你是否看见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亦如王维的“清泉石上流”,陶潜的“悠然见南山”……以我之情,将我的旷达自然寄托在暮鼓晨钟之上,不随尘俗之网。

或曰:难道外物的寄托思想与自我的矛盾情感一定相悖吗?答案是否定的。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是弥足珍贵的养料,我们借此扩大自我的胸襟气韵。融外物于自身,于浩浩心田处得理。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有“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宇宙之大”,高蹈于自我之外,有如仰观,我们仰观看见自身的渺小,倘若没有,便成了汲汲营营的短期功利主义;融化于外物之中,有如“仰察品类之盛”,所以借此充实自身心灵,倘若没有,也只是自我封闭的长期功利主义,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抵达河流的第三岸。

赏世界万物,我将以无我之姿态,不计个人得失,心有扶苏,将自我融化于外物之中,以外物之气韵得世之清欢,迎华春满,天心月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重点分析了陶渊明能够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的原因,一是能够打破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这样就能将自己的志趣抱负、胸怀风度浸润到外物之上,具有深广的悲悯情怀,同情周围的一事一物,让身边的外物更有情趣,更丰厚。二是能够吸收外物的情调趣味、生命特质,来使自己的心胸气度更加宽广,使自己的格局、神采更加丰厚。“陶渊明能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是结果,可指成功、目标达成等;“其中一个原因……”可指手段、方法或途径等。“深广地同情万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是在说我们与外物的关系上,不要沉溺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要打破视野限制,开阔胸襟,将自己的追求气质影响于外在事物,让周围的一切变得明朗厚重,富有灵气与韵味;“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是指从外物上借鉴吸收,广纳博取、兼容并蓄后也使自己的胸襟开阔。

综上,人与万物互相影响、协同发展。人处天地之间,要抛弃微利,打破界限,走向广阔的天地,在精神上获得提升,既要润泽万物,滋养更多生命,在登山临水中观照万物,丰盈外在事物。又要接纳吸收万物精髓,从天地万物中学习智慧,锤炼品格,汇百河而成汪洋,扩大自己的胸襟气度。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以及古今中外的名人典故,来阐述自己对陶渊明能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的原因的感悟。同时,要注意行文的条理性和表达的生动性,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写作时,开头分析材料提出观点,破自身之限,纳万物之广,方得灵魂之自由深广。然后论证破自身之限,跳出小天地,拥抱大世界,可借用曾国藩怀、周恩来的事例论证。接着论述纳万物之广,吸收外物气韵,以扩自身胸襟,可使用叶嘉莹、李羡林的事例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愿每个仍在为生活困扰的人及时醒悟,以破自身之限,纳万物之广的姿态,追求人生的自由。

立意:

1.打破界限,开阔胸襟。

2.物我相融,协同双赢。

3.打破界限,变成最好的自己。

4.打破界限,让世界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