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良的成功之“道”

 奇阶读史 2024-03-28 发布于山东
张良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青年人喜欢他,因为他仗义任侠,豪气干云;

中年人喜欢他,因为他幸遇明主,功成名就;

老年人也喜欢他,因为他淡泊名利,“功成身退”。

我国的游戏《无悔华夏》和动漫《秦时明月》中,张良的角色都有很重要的戏份。

我们喜欢他、愿意扮演他,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打心眼里也愿意成为张良那样的人。

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张良的成功之“道”,看看到底在张良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一、张良的成就

关于张良一生的事迹,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张良出身于韩国丞相世家,公元前218年,张良趁秦始皇巡游之际,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一举成名。

逃亡到下邳之后,张良遇见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如果不是这个人,张良成就不了千秋功业,如果不是这个人,张良也学不会“功成身退”。

这个贵人就是黄石公,在黄石公的一再考验之下,张良得到了黄石公的一生真传《太公兵法》。

得到《太公兵法》以后,张良不断地研习这本书。

十年后,秦末大起义爆发,张良带着一帮人马,在投奔楚王景驹的路上,遇见了刘邦,他跟刘邦交流自己的《太公兵法》学习心得,没想到的是,刘邦竟然都能领会,张良欣佩地说:“沛公殆天授    

就是说,沛公您的才能是上天特别赐予的啊,于是张良不再他往。

在辅佐刘邦的过程中,张良多次献计,帮助刘邦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刘邦、张良剧照

刘邦攻打峣关的时候,张良建议,以利益为诱饵,劝说秦将投降,在秦将投降以后,趁着秦军放松警惕,再偷袭消灭他们,刘邦成功挺进关中。

进入秦都咸阳以后,刘邦留恋皇宫里的珍禽野兽、珠宝、美女,都拔不动腿了,樊哙劝谏,刘邦不听,张良再谏,刘邦听劝,还军霸上。

鸿门宴之前,项伯因为感念张良的救命之恩,要救张良,张良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要救刘邦,在鸿门宴上,张良配合刘邦机智应对,让刘邦终于化险为夷。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以后,张良建议刘邦烧毁栈道,就是告诉项羽,自己再无复出之心。

项羽杀死韩王成之后,张良对项羽心灰意冷,于是回到刘邦处,在刘邦彭城大败之后,张良建议刘邦:重用韩信,拉拢彭越、黥布,这正是著名的“下邑画策”,也是张良帮助刘邦的最得意一笔。    

楚汉战争打得正激烈的时候,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六国后裔为诸侯,张良听到以后,马上提出“八不可”,及时阻止了刘邦对六国的分封。

韩信攻破齐国以后,要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刘邦一听,立刻火冒三丈,张良、陈平赶紧劝谏刘邦,先把韩信稳住要紧,于是封韩信为齐王。

垓下之战以前,韩信、彭越都不发兵,于是,张良建议刘邦,马上给他们封地,他们就会来,刘邦照做,于是韩信、彭越就到了。

刘邦称帝以后,张良建议刘邦分封大家都知道、自己最恨的人为侯,刘邦照做,于是封雍齿为什邡侯,各位将军们都安下心来了。

娄敬劝刘邦建都关中,刘邦拿不定主意,张良再劝,并提出几个关键性理由,于是刘邦当天就启程去关中。

刘邦晚年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在吕家的强力要求之下,张良给吕家出了一个主意,让吕家人去请商山四皓出山,吕家照做,刘盈的太子位终于稳住了。

张良也曾劝刘邦不要废太子,刘邦不听,这是史书记载中,刘邦唯一一次不听张良的话。

张良在汉朝建立以后,一直处于半退休状态,学习道家的辟谷吐纳之术,在高后二年去世,生命的最后是在荣耀中谢幕。

二、张良信奉的“道”

有人说,张良在汉朝建立以后,“功成身退”就是为了明哲保身,他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才不得已这样做的。

而实际上,张良功成了,但身没有退,他是半退休,而不是全退休。    

他曾经在马邑城下给刘邦献奇计,建议刘邦封萧何为相国,以安定朝廷局势。

张良也被卷入废太子之争,张良家族站队的是吕家。

刘邦要攻打黥布,启程之前,任命张良为太子少傅。

从这几件事来看,张良是一直做事的,至于他学习道家的辟谷吐纳之术,也是因为他的信仰,张良自己说:

“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史记·留侯世家》

我相信,这是张良的心里话。

因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根本走不这么远。

那么,张良信什么呢?

《史记·留侯世家》就有答案: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史记·留侯世家》

这是《史记·留侯世家》写在最后的话,跟张良年轻时遇到黄石公的经历遥相呼应。

张良知道,自己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当年恩师黄石公的教诲,所以他就让子孙把那块黄石跟自己的灵柩一块下葬,并且让后代祭祀那块黄石。    

张良、黄石公石像

那么,黄石公教给张良的是什么?

司马迁说是《太公兵法》,后人研究发现,所谓的《太公兵法》,实际上就是《素书》,所以,一直帮助张良的就是《素书》的智慧。

那么,张良从《素书》中得到了什么?

上文我们提到的张良的成就,就是《素书》的智慧转化成的结果。

我们接下来就从几个点,来谈张良从《素书》中领受到的智慧:

1.善良

《素书》密诫中有这样的话:“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也就是说,不可以把这本书传给不悟道、不神明、不接近圣人、不贤良的人,否则将遭遇灾殃;如果遇到了合适的人而不传授,也将遇到灾殃。    

当年张良因为避难来到下邳,他不知道的是,早就有一个老人在注意观察他了,此人就是黄石公。

经过反复考察、多番试验,这才把《太公兵法》授予张良,因为张良符合了授书的标准。

看来,张良确实是那个时代的顶尖人才:有道(正直、公义)、又神(明智如神)、又圣(通达事理)、又贤(有德行),比我们常说的德才兼备还高很多段位!

今天很多人常常用厚黑学的标准来衡量张良,说,张良是个老油条,深谙厚黑学,肚子里满是阴谋诡计,只是隐藏得深而已。

其实这是对张良非常大的误解,张良本质上是非常善良的,不然入不了当时的智者黄石公的法眼。

正因为张良是可塑之才,所以才得到黄石公的真传。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 以遂其生成。

——《素书》

“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友爱的意思。

这位侠义任侠青年张良是个善良的人。

2.忍耐

《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做:“安莫安于忍辱。”

我们在生活当中都会遇到很多忤逆小人,不顺心的事情,让我们下不来台的局面,这个时候,能够忍耐羞辱是对生命最安全的事情,所以,我们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坚韧和智慧,通过忍耐,我们可以积累经验、增强意志力、强大内心。    

张良之所以跟刘邦一拍即合,在后来的多年共事当中,一直合作愉快,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能忍耐。

当黄石公试验张良的时候,走到张良跟前,脱下鞋来,就告诉张良:“小子,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

张良很惊讶,看见这个老头子年纪非常大了,就强忍下来,于是下桥去给老人拾鞋。等到把鞋拾上来以后,老人又开口了:“给我穿上。”

于是张良长跪在地上正儿八经地给老人穿鞋。

穿上鞋以后,老人说了一句:“孺子可教矣!”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史记·留侯世家》    

大家想一下,假设你是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个老头走到你跟前,这样对待你,你会怎么做?

打他倒不大可能,骂他倒是有可能。

也很可能,不理他,直接走开,心里想:“这是个神经病!”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做法、想法。

但张良不属于这绝大多数人,他非常能忍耐。

他本来想打老人,但理智战胜了情感,他压住怒火,去桥下边给老人拾鞋。    

拾上来以后,老人又让他穿上,于是张良就忍耐到底,给老人穿鞋。

这之后,老人才说:“这孩子真是个可教之才啊!”

关于张良的忍耐,苏轼在《留侯论》中也给予高度评价: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苏轼《留侯论》

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成就大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能忍耐,因为有高远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而忍耐。

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张良想硬碰硬,他还不能忍耐;等到落难后,在下邳见黄石公的时候,张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年以后,张良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的时候,他甚至劝刘邦要忍耐,及时阻止了一场场不必要的纠葛发生。

3.知足

《素书》中有这样的话:“吉莫吉于知足。

这就是说,“知足”就是最大的吉祥。

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知道满足,就像蛇要把大象吞下去一样。

其实,人心贪婪无度,永远不会满足。    

普希金的经典寓言故事《农夫与小金鱼》就是讲人心贪婪的可怕。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四十四章》)

知道满足就不会被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躲避危险,长久发展。

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就是说,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灾难就是贪得无厌。知道适可而止的人,才是满足的。

可见在知足的问题上,《素书》跟《道德经》是高度一致的。

张良在得到《素书》以后,研习多年,当然知道知足的智慧。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封赏功臣,一开口就给张良三万户,赏的是天下最肥沃的齐地,还是随便选,为何?试探张良?看看张良敢不敢要,要的话就办张良?

我想真实原因还在于,张良的贡献配得上这三万户的封赏。

张良要没要?没有。

不但没要三万户,只要了一万户,也没有要最肥沃的齐地,而是要的留县。

他是不敢要?是,但这不是根本。

根本在于张良不贪。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史记·留侯世家》

汉朝建立以后,张良不跟萧何争相位,不跟功臣们争功劳,也不跟他人搞小圈子。    

有人说,张良这是明哲保身。

但实际上,明哲保身只是结果,原因在于,张良内心深处的知足。

他说,我家世代做韩国的丞相,韩国灭亡以后,散尽万金为报家国之仇,天下震动,之后以三寸不烂之舌辅佐君主,做了帝王的老师,又得到了万户侯的封赏,我还图什么啊!

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史记·留侯世家》    

张道陵画像

东汉时期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就是张良的八世孙,对道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张良没有朴素的道家思想,而是大伪若善,他能把他的道家思想传给后人?很大的可能,道家思想不光是张良的安身立命信仰,也是他们家的家传。

大厦千间,睡觉不过七尺的地方;珍馐百味,也不过一饱而已!知足才能常乐。

4.感恩

《素书》中有这样的话:“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就疏远至亲之人,也不要因为新产生的怨恨而忘记了过去的恩情。

张良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刘邦封他三万户齐地的时候,他没要,他要的哪里呢?留县。

留县是什么地方?张良最初跟刘邦见面的地方。

张良要留县是什么意思呢?不忘记刘邦的知遇之恩。

他选择留县作为自己的封地,是在告诉刘邦,我感激您的赏识和使用。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跟随刘邦以后,曾经来到谷城山下,很幸运地发现了一块黄石,于是取回家,祭祀它。

张良死前,让儿孙把那块黄石跟他的灵柩一起下葬,并让子孙不忘记祭祀那块黄石。这是什么意思?感恩。    

吃水不忘挖井人,过河不忘筑桥人。

张良虽然对人性看得很透,深通权谋之术,但他不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他跟陈平不是一类人,陈平使的多是阴招损招,而张良在为了达到目的的时候,虽然也用过阴损的招数,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所谓的兵不厌诈就是这个意思。

在对待师傅黄石公和主公刘邦上,张良显示了自己知恩图报的品格。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我们好,特别是那些在我们危难时帮助我们的人,他们的恩情值得我们一生铭记。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属于自己的,现在所得的都值得珍惜,存感恩的心来生活,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的充实与美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加的融洽与和谐。

写在最后的话:

1.张良知行合一

在两千年中华帝国的开国谋臣中,张良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辅佐刘邦所成就的大业,后世无不仰慕。

张良从黄石公授予的《素书》中得到智慧,帮助刘邦制定大的战略、处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这都显示了,张良学习《素书》是很成功的。

但除了张良之外,有几个人研习《素书》而获得巨大成功?好像很少。

问题出在哪里呢?张良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而绝大多数人只是读书中的道理。

当初刘邦之所以羞辱儒生,原因就在这里,他恨恶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的读书人,但是很喜欢把知识活学活用的读书人。

张良就是能够把《素书》活学活用的人。

《素书》是“夫志心笃行之术”,“道、德、仁、智存于心;礼、义、廉、耻用于外”。

道德仁智是内在的修养,礼义廉耻是外在的表现。

所以《素书》的精神核心,跟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是完全一致的,只有行为的体认才可以把知道变成真知道。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有不断地把《素书》的道德理论付诸于道德实践,把《素书》的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的体验《素书》的精华。

而这恐怕不是言语能形容的了!

2.机会,一切都是机会

张良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机会。

《素书》中有这样的话:“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扬于后世。”    

“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是什么意思呢?

在机会没有到来之前,多多学习装备,提升自己的修养,不断地积累经验。如果机会来到了,就能够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如果遇不上好机会,因为自身的道行极高,也能够扬名立万。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话:“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水很浅的话,怎么能够承载大船呢?同样的话,一个人的水平很低,怎么能够担当大任呢?

张良之所以能够胜任帝王师的职任,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够厉害。

但再厉害的人,也需要机会。

西方经典也是这样描述机会的重要性的: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新旧约全书·传道书》

当年蒯彻在劝韩信赶紧拿主意的时候,大声疾呼机会的重要性: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之所以后来结局那么凄惨,是因为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没有抓住它。

张良在秦末天下大乱的时候,遇上伯乐刘邦,所以张良是非常幸运的。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有张良那样的幸运:出身丞相世家、刺杀秦始皇而没有被抓到、遇到贵人黄石公、遇到贵主刘邦,最后学道家之术,追随赤松子游。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张良那样的条件,也没有张良那样的际遇,但上天给我们预备的机会,我们抓住了,不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吗?

再者,张良的心志、抱负,最重要的是张良善良、忍耐、知足、感恩的朴素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时代当中,不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