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疫顶刊!Immunity的表型大发现!

 医学abeycd 2024-03-28 发布于湖北

人体内专职吞噬的细胞(Phagocytes)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另一类是大吞噬细胞,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单核细胞淋巴结、脾、肝、肺以及浆膜腔内巨噬细胞、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等。

与身体的其他组织一样,肾脏从出生开始就含有肾常驻巨噬细胞(kidney resident macrophage, KRM)。这些巨噬细胞可吞噬碎片或垂死的肾脏细胞协助维持组织健康,以保护肾脏免受感染或伤害。2024年1月,浙大沈啸/史鹏团队在免疫顶刊Immunity发表题为Renal macrophages monitor and remove particles from urine to prevent tubule obstru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围绕肾髓质小管的巨噬细胞可以形成突起,穿透上皮细胞以“摄取”尿液内容物,甚至迁移至管腔、携带颗粒物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液冲刷并不是尿路清除颗粒物的唯一机制

肾脏是代谢物的过滤器。循环生成的原尿中99%的水分被重吸收,留下的终尿高度浓缩,其中过饱和的物质以及凋亡的小管上皮细胞也会进入尿液,形成各种颗粒物。研究发现,约25%的健康人尿液样本中存在结晶。研究人员发现,肾髓质比肾皮质含有更多的巨噬细胞,且~84%在空间上和肾小管上皮物理接触;从形态上看,肾巨噬细胞比一般巨噬细胞的突起更长更密,与树突状细胞很类似。

Medulla为髓质,Cortex为皮质,Lumen为管腔。F4/80为巨噬细胞标志,AQP1为髓质肾小管标志物,AQP2为皮质肾小管标志物,跟水分子转运密切相关。如上图B所示,髓质肾小管周围巨噬细胞伪足更多更长。3D建模显示,肾脏巨噬细胞(绿色)可通过突起紧紧缠绕肾小管(红色),甚至有一部分嵌入上皮。

电镜观察再仔细一看嵌入的部分,发现巨噬细胞竟然直接穿透了上皮细胞,伪足已经伸到肾小管的管腔中了。

研究人员连续2.5小时观测巨噬细胞的动态变化,发现肾小管周围巨噬细胞很稳定地窝在上皮层,但是其突起的伪足可在上皮层反复伸缩,频次大约每小时5次。惊呆了~~

为了明确巨噬细胞伸缩行为的作用,研究人员向小鼠肾盂中注射了荧光惰性的乳胶珠。2 小时后,这些乳胶珠进入了髓质集合管,50%左右的乳胶珠被巨噬细胞摄取。12小时后,部分乳胶珠被转运到巨噬细胞中。如果提前耗尽肾巨噬细胞(Loss-of-function),肾内乳胶珠潴留的情况显著增加。

在少数情况下,巨噬细胞可向髓质集合管中迁移,牢牢抱着捕捉到的颗粒物进入尿液,与颗粒物同归于尽,排出体外。

在动物模型中,如果清除肾巨噬细胞,并补充草酸钠,这会大大加速肾结石的形成;小鼠肾脏受累面积扩大5.8倍,且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炎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机制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互作的关键分子是整合素β1(integrin β1)。这或许能够成为未来治疗肾结石的药物靶点。

研究人员对于表型的发现和探究让人佩服,该研究也充分展示了免疫细胞在生理状态下的价值。无独有偶。2022年10月,JCI Insight杂志发表题为Resident macrophage subpopulations occupy distinct microenvironments in the kidne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追踪了正常肾脏中的KRM。他们发现,小鼠肾脏包含七个KRM亚群。它们位于空间上不连续的微环境中,而且每个亚群都有独特的转录特征。

在遭受损伤28天后,三个KRM亚群基本上回到了损伤前的位置,但四个KRM亚群仍然分散在整个肾脏中。因此,肾损伤后免疫系统的失调,可能是肾脏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