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6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阳明病(187条条文脏邪还腑)

 文文ap25 2024-03-28 发布于山东

张胜兵中医

图片


讲课时间:

伤寒阳明篇已开启,后续的张胜兵品《伤寒》系列课程也会在直播群讲解,讲课时间不定期更新,如想进微信群直播听课,请加咨询号进群,讲课前我们会以群消息通知各位。

语音收听方式:
1、伤寒论直播群
2、喜马拉雅输入“张胜兵品《伤寒》反复收听,并可评论区留言,专人回复。
3、公众号语音与文字同步。
说明:文字来源于张胜兵先生语音,粉丝转换文字,如有误差,还请海涵。


主播丨张胜兵
图片

扫码听全集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音频信息

图片

注:喜马拉雅FM同步上线,品读更多经典好书,敬请期待!

手足自温浮而缓

太阳太阴并病管

小便自利身不黄

大便硬者阳明挽


图片


1

解读(上)

今天我们讲《伤寒论》第187条条文。

我们先看条文的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谓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这个条文呢,2000多年以来,解读这个条文的医家很多,但是呢,我个人认为都不是那么的完美。有很多医家的观点呢,恕我张某实难苟同。

我们解读一下这条条文。如果我们把它白话解,我们可以从字面上这么理解:病人得了伤寒病,如果脉象呢,出现了浮而缓,手足温暖的,这是与太阴病有了联系。太阴病的病人的身上呢,应该会出现发黄的现象,但是呢,如果病人小便通利,就不会出现身体发黄,到了七八天——最好是把它翻译成到了一段时间,到了一定的时间,你如果直译就是到了七八天——过了一段时间,大便变得干硬的,那就是已经转成了阳明病。

那么这里呢,出现了点矛盾。为什么呢?因为太阴病是属于阴病,阴病一般是寒的。但是这里来了个手足自温。所以呀,就很多医家就进行了强行的解读。把手足自温这个地方和太阴病挂钩,表面上看好像解释不通。另外呢,它的脉象是浮而缓,那就更加不通了。一个缓脉,手足自温,又有热,又说是为系在太阴,那麻烦了,有的医家解读的是相当的复杂。但我个人认为,并非仲景本意,他们自圆其说的那种解读方法。

那么这条条文呢,我们在太阴病第278条,发现第278条条文和本条条文,互为兄弟条文。我们看一下第278条条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我们这样一对比呀,发现前面的部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只有后面的至七八日,后面的不一样。我们今天讲的条文是: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而在太阳病里的第278条条文是: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说白了,278条讲的是这个病,不需要通过治疗,自愈,把这个大便拉的差不多了,腐秽当去故也,病就好了。而本条条文是至七八日,如果大便由溏变硬,那么就说明转属阳明了,就是叫做什么?叫脏病还腑。太阴脾的病,还到了阳明胃的这个病,脏病还腑,后世医家称之为脏病还腑。

那前半部分的内容就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进行一下对比,就发现什么呢?278条是脾家实,也就是说这个脾呀,太阴脾很强壮的情况下,就算你突然拉肚子,或者说你拉肚子拉的很厉害,一天拉十几次,你把自己肚子里的垃圾拉完之后,那么你这个病就好了,这是一种自愈。那么如果拉肚子变成了大便硬,变成了便秘呢?那就是那脏邪还腑,从太阴病变成了阳明病,这就是第278条太阴病自愈和今天所讲的第187条太阳病转属阳明,它们的区别。

那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个区别呢?187条和278条两条条文为什么会有区别呢?它们的重点就在手足自温。如果手足不自温,手足是凉的,那么它们想转到阳明病,或者是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这两种可能都是不行的。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如果太阴脾阳虚太过,人的正气,也就是脾家实不够,那么它就不能自愈。如果人的正气不够,那么你想脏邪还腑,那也是很难的。

这样我们一推断的话,说明了什么?说明手足自温,证明这个人体内的正气,体内的阳气,还算不差。那体内的阳气不差,为什么脉象是缓,脉象有缓这个字,还系在太阴呢?因为太阴是三阴病嘛。那脾阳虚,脾主四肢,是吧?那脾阳虚能不能出现手足怕冷?当然会出现了。那么现在我们出现的太阴病,为什么会出现手足自温呢?那在这里我必须要跟大家讲清楚的是,脉浮而缓的“缓”字是大有文章。大家千万不要用我们现在的脉学去跟《伤寒论》里的脉学对号入座,那是不行的,《伤寒论》里的脉学有它特定的规律和含义。

这里的缓并不是指非常的缓慢,相当于迟脉一样,所以它有寒,不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如何证明这个缓字不是指寒,不是指非常的慢呢?我们当然有条文做佐证。

2

解读(中)

我们看《伤寒论》第39条条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发现了问题没有?这里出现了缓,但是他却用了大青龙汤,大青龙汤里面是有石膏的。难道这个缓就是指慢,就是指迟,就是指有寒吗?当然外寒是脉浮紧,脉浮紧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用麻黄汤,是吧。那么这里的脉浮缓为什么用了大青龙汤呢?那么,这个缓字是个什么意思呢?
那么第39条条文,关于大青龙汤证,它的脉浮缓的缓字,我早在太阳病第33讲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在这里呢,跟大家复习一下。
第39条的这个脉浮缓,不是指太阳中风的意思。伤寒,脉浮紧,紧是指外寒、表寒,它会紧,脉象会表现紧。而缓呢,是指比浮紧要缓和,没那么紧张了,脉象没那么紧张了。表达了一种什么呢?表达了一种由寒向热的转换的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而这个缓字,由寒向热转化的过程当中呢?一定具备水湿或者痰饮,就水湿痰饮。如果说不是水湿痰饮,那么脉象可能由浮紧变成数,就是快的意思,脉象跳的快才热嘛。为什么缓字是慢慢变热了呢?那是因为它夹杂了水湿痰饮。水湿痰饮具有黏腻性、壅滞黏腻性,它的脉象会表现出缓的状态。因此,39条说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为什么重呢?是因为有水湿在里面,所以感觉到重,有重感。而水湿呢?水是可以流动的,水湿是可以流动的,它乍有轻时。
因此,第39条伤寒脉浮缓的大青龙汤这一条条文,实际上说的是什么?说的是水气病,身上有水气。而水气瘀而化热的一种证型,用的是大青龙汤来治疗,并且我们在《金匮要略》里面有原文,可以跟这条条文佐证,《金匮要略》里在咳嗽痰饮病里面说: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溢饮呢,是指痰饮的一种,是指水湿在四肢。溢饮也可以用小青龙汤。如果说这一个水湿化热的,用的是大青龙汤来治疗,如果是水湿没有化热的,就用小青龙汤,这个《金匮要略》里面早就有了。所以我们根据第39条和《金匮要略》互参,发现伤寒脉浮缓的缓字并不是迟、并不是缓慢、有寒的意思。当它有水湿痰饮的时候,当然这个水湿痰饮是后世所说,在《金匮要略》里面,就叫痰饮。那么当有痰饮化热的时候,它会出现缓脉。正因为如此,有了湿气,湿气呢,出现缓脉。就算是瘀而化热,仲景也用缓这个字来表达,所以后世很多医家认为缓脉是太阴脉。
所以我们通过第39条大青龙汤就已经证明了,如果是有湿气痰饮,瘀而化热,出现缓这个字,正是医圣张仲景的习惯用法。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看一下,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我们就可以看到,脉浮是指太阳表证,太阳表证的脉是浮脉,是指有太阳病。而缓呢?是太阴病,有湿化热之时喜欢用缓。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太阳伤寒,表实之伤寒见到脉浮紧,如果是这个浮紧慢慢变成缓,浮而缓,那么由紧变缓,说明这个太阳的寒邪——你可以说它的太阳寒邪在化热。在由表寒化热,这个脉紧变缓的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湿邪,那么它就一定会变数;有了湿邪之后,因为它这个太阴嘛,有了湿邪,因为太阴是阴,主湿。那么有了湿邪之后,这个缓脉就不一定会变数脉了。因为湿邪黏腻,出现了什么?湿与热合在一起,形成了什么?太阴湿热。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它形成的是太阴湿热,而没有形成其他的呢?就是因为手足自温这四个字。因为什么?因为脾主四肢肌肉,所以呢,如果有太阴湿热的话,手足就会自温,而不是全身自温,因脾主四肢嘛,如果说是阳明病,那么就是濈然汗出了,那么身上都发热了,那不就是不仅仅是手足之温的问题了。那如果你到了少阳病,那口苦咽干目眩,那这些东西要有。如果你见到脉细微但欲寐,那就是到了少阴病了。所以仲景重点说了手足自温,其实就是为了强调病在太阴,病系在太阴。因为脾主四肢肌肉,而寒邪化热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了湿气,那么形成湿热之后,湿它有黏腻的性质,它可以让脉象出现仲景所认为的缓。
那么我们已经用第39条条文解读了,缓是可以有热的,在与湿在一起的时候,有可能是仲景用缓字来表达热,湿热嘛。所以呢,我们已经解读了,为何系在太阴手足,手足自温,那是因为太阴湿热。太阴虽然说是阴病,属寒的多,但是它也会有湿热证的表现。那么有的人还不服,说我就是不服,脉缓却有热?没有关系的,我们还有原文来佐证。
我们仍然是以经讲经,以经解经。我绝对不用其他人的东西来解读仲景的意思,我不会用后世医家解读的东西来佐证我所说的这个关于缓主热,在仲景这里主热的,那不是我的风格,我肯定要有我自己独特的见解。
接下来这一条条文将会100%的,毫无反驳的余地来印证我刚才所说的话。

3

解读(下)

我们看,《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里面有这样的原文: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个是《金匮要略》里的原文。《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合起来叫《伤寒杂病论》,大家不会不认可它们是一本书吧,更不会认为《金匮要略》的原文和《伤寒论》里的原文会相反吧?他可是同出一人,都为医圣张仲景所写,只是后世医家把它们分成了两本书而已嘛,它们本来就是一本书,因此我用本来的一本书的条文来解读另一条条文,应该是无懈可击了吧。看到没有,这就是它的原文,《金匮要略》里面的原文:寸口脉,浮而缓,和我们这里是不是一样?和187的条文,浮而缓,脉浮而缓嘛,伤寒脉浮而缓。而且呢,仲景还在《金匮要略》里面解释了浮和缓的意思。他说,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而且他这个痹还做了解释。紧接着他说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什么意思?他说寸口脉浮而缓,浮是风邪外袭,缓是湿热闭藏。他这不说的很清楚了吗?这个痹是指湿热闭藏,缓不是主热吗?在这里是湿热嘛,是不是?痹非中风,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痹字不是风痹疼痛这样的痹证,而是由于湿热闭藏。这个四肢苦烦,就四肢感到很不舒服,脾色黄,脾的颜色对应的是黄色嘛,熏蒸于肌肉,以致一身发黄,瘀热以行嘛。瘀热以行这四个字已经点明了这个缓是有瘀热的,是湿热闭藏。脾属土嘛,其色黄,脾将瘀积的湿热输于体表,就要出现黄疸嘛。所以《金匮要略》里面的这句话已经说明了脾湿热形成了黄疸,而且脉象就是浮而缓。
没问题了吧?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紧接着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这个用我们《金匮要略》里的《黄疸病脉证并治》来解读再好不过了。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脾呀,在《伤寒论》里说的是太阴,在《金匮要略》里说的是脾,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太阴者身当发黄,也就是说有湿热,如果有湿热,太阴湿热,如果说脾将瘀积的湿热输送到体表,可以形成黄疸,身上会发黄。但是,若小便自利者,如果说这个小便,这个病人的小便,病人的小便自利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湿有出路。因此呢,湿气从小便走了之后就不会发黄了。就说了,所以他原文才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治疗黄疸的这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思路是利小便。所以呀,后世医家根据这个条文,有所启发,得出了什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经典名言。
如果说到了七八天,也就说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湿气没有了,但是热还留着在,不是湿热嘛。那么这个热怎么办呢?于是乎,他就外出阳明,从燥化而见大便硬。那这个有什么?这就是太阴转出阳明,形成了胃家实。因此他才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后世医家称之为“脏邪还腑”。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我们的开篇诗:手足自温浮而缓,太阳太阴并病管。也就是说,这条条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这一句话其实际上说的是太阳太阴并病,先有太阳病,脉浮而紧,然后慢慢呢,变成了脉浮而缓,手足自温。那推论出,我们已经推论过了,刚才。它是系在太阴。系在太阴。系,根据这一个甲骨文、《说文解字》,系是上面一个手爪子,下面有丝线,手下面的丝线是联系起来的意思。手爪,爪子下面有丝线嘛,所以它是太阳,联系到太阴,太阳太阴有并病的这么一个味道,所以手足自温浮而缓,太阳太阴并病管。小便自利身不黄,大便硬者阳明挽。什么意思呢?本来你有太阴湿热的,应该发黄,如果你小便自利呢,那么湿邪从小便而走,所以就不会发黄了。如果湿邪走了,热还留着在,而热呢,外出阳明,从燥化而见大便硬的这种情况呢,那是阳明病,是阳明挽住了这一份热,成了阳明病。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我的开篇诗的意思了。
手足自温浮而缓,
太阳太阴并病管,
小便自利身不黄,
大便硬者阳明挽。
关于这条的条文呢,我们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我是张胜兵,如果大家觉得我讲的《伤寒论》还可以,请到喜马拉雅点击关注“张胜兵品伤寒”,或到淘宝、京东及各大新华书店可以购买《张胜兵品伤寒》的文字版本。
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不见不散。

张胜兵最新力作:张胜兵品《伤寒》出版了!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普及中医,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中医的精髓,进一步推动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