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眠:失眠就是阳不入阴,用这个穴位,轻松搞定失眠烦恼

 冯名雨艾灸 2024-03-28 发布于河南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之前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自从开始艾灸后,这两个多月,一直到现在,都是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昨晚打雷下雨,我自己都没听见。

打雷下雨,自己睡着后都没有听见,说明我们的睡眠质量还是蛮高的。

不像有些朋友,晚上稍微有点动静,就会醒。

今个冯名雨就把常见的失眠类型,做个总结,大家对号入座,选择对应的穴位直接用就行:

(戳上图,可进店)

阳入阴,可睡觉

「人活一口气」,人的身上有一股气儿环绕着,如同人体的保镖,叫作卫气

卫气就是国家的边防部队,是保护阳气的,总是在人的表面跑来跑去。

白天的时候,卫气跑到表面的阳经里;到了晚上,它就跑到阴经里。

俗话说「阳入于阴则寐」,意思是:只要阳气一进阴经,人就困了,该睡觉了。

卫气在阴经里走完,一离开,人就会醒过来。

「动则生阳」,人白天运动时,会产生阳气,这种阳气会分布在体外,所以人在白天会很活跃,展现的是阳刚之气。

像太极图一样,一半为白,另一半为黑,黑种有白,白中有黑。

分布在体外的阳气,是由阴液转化而来的,为了保持白天的活动需要耗费体内的阴液和气血。

当活动到极限,阴液气血耗费过多,人就会累得想睡觉。

一旦入睡,人的阳气开始回收,消耗减少,反而会促进阴液气血的产生产生。

通过阳气的推动和加热,阴液才能有用,这就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相互补充,才能保证源源不断。

一旦阳气进入不了阴液当中,人就会失眠,如何确保阳气能进入阴液呢?

阳不入阴有3种情况:

气郁化火-失眠

有些患者总是情绪烦躁,这是因为体内肝气积聚,气太多就是火,气郁化为火,影响心神,阳气被排挤在外,就没法进入阴了。

这种情况用清降肝火的穴位,效果很好。例如,行间穴。

行间穴,在第一,二脚趾之间,局部涂抹蓝色艾草精油后,用纯铜刮痧板或者手指前后搓揉,既能清肝火、补肝血,又能疏肝解郁。

刮痧3分钟,搓揉5-10分钟。

「行间穴」:在足背,第1、2趾两趾之间连接处的缝纹头。

寒湿严重-失眠

有些患者体内寒湿比较重,阳气进入,却推不动那么多的寒湿邪气。

人就会感觉很累,睡觉时也累,甚至做很累人的梦。

这种患者需要补充阳气,让阳气推动阴液的运行。

只要阳气充足,推动有力,睡觉就能轻松。可以用: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正头顶,大概就是咱们头顶「旋」的位置,百会穴居高临下,可以调补所有阳经的阳气。

百会穴有头发,艾灸时,可以用头部耳朵艾灸罐,装上艾柱后戴在脑袋上就行。

「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阳不入阴-失眠

有些患者的阳气进入阴的机制出了问题。

人的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

由阳入阴,就是阳气从体外进入体内的过程。

这里的关键环节是由阳明到太阴的过程,如果这个环节出问题,阳气自然进不去阴,就会导致失眠。

阳明在人体指的是胃,太阴在人体指的是脾。

《黄帝内经》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因为阳气不能经过阳明胃,进入太阴脾,阳气进不去阴,所以睡不好了!

可以用: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于胃经,有引火归元的特性,也是引阳入阴的好穴位。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可以起到「和胃降逆」的功效,胃气和则心神安,失眠自然就好了。

「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两条大筋之间。

「足三里」:屈膝90度,膝盖骨外侧凹陷下3寸。


(戳上图,可进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