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新识新用 | 瓜蒌薤白半夏汤 ’治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等阳虚痰凝心脏病胸痹症

 止语ny97bztzay 2024-03-2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瓜蒌薤白半夏汤,来源于《金匮要略》,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由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药物组成。
图片
01
【出处】












《金匮要略 ·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02
【原文】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03
【组成】












瓜蒌实1枚(25g),薤白9g,半夏9g,白酒300g.

04
【原方剂量】












瓜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05
【词解】












不得卧:有不得平卧和不能卧寐两种意义。

心痛彻背:即心胸疼痛,通到后背。

06
【功效】












宣痹通阳,蠲饮除痰。

07
【主治】












痰诞塞胸痹证。

08
【用法】












酒煎服。

09
【用方指征】












心痛彻背,喘不得卧。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紧。

010
【传统方义】












本方为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半夏组成。加半夏以化痰逐饮降逆。

011
【选注】












《医宗金鉴》:

“上条胸痹胸背痛,尚能卧,以痛微而气不逆也。此条心痛彻背不得卧,是痛甚而气上逆也,故仍用前方,又加半夏以降逆也。”
图片
【现代新识】

①本方与瓜蒌薤白白酒汤一样,为治疗胸痹常用方,现代应用最广泛为阳虚痰凝心脏病的治疗。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相比,其化痰降逆散结功效更强。

②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治疗胸痹的主药薤白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示薤白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具有防治作用。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成分异常的高脂血症与脾失健运致湿浊内生而瘀阻血脉,降低血脂与通阳宣痹等有相通之理。

③仲景治胸痹有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等,药用瓜蒌、薤白、半夏、枳实、厚朴、桂枝、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陈皮、茯苓、杏仁、生姜、薏苡仁、附子等。

④瓜蒌、薤白为治胸痹基本药物,瓜蒌入肺、胃、大肠经,理气宽胸,化痰散结;薤白入肺、心、胃、大肠经,行气止痛,通阳散结,下气导滞。二药合用,为中上二焦并治之药。枳实、半夏、陈皮、茯苓、白术、薏苡仁为通利胃肠,健脾祛湿常用药。秦伯未评论仲景治胸痹以薤白为主要药物,温胃散滞气,用以加减的枳实、厚朴、陈皮等也都是和胃之品。

⑤若以正虚为主,则用人参汤,以温中祛寒,补益脾胃,故无论虚寒,注重脾胃,是仲景治脾痹一特点。


图片
【新用案例】

①心肌梗塞:

丁某,男,71岁。刻诊:前额昏痛,胃脘不适,继而左臂内侧麻木掣痛,数秒后止。严重时胸闷憋气,口吐涎沫,口苦溲黄。查:舌质暗红,苔白腻滑润,脉弦数。证属阴寒痰浊痹阻胸阳,气机不畅。治宜温通心阳。

处方:

瓜蒌、薤白、制半夏各10g,桂枝 6g,檀香 5g,炒竹茹,丹参、赤芍各10g。

服 3 剂后症减,继服 5 剂而愈[茅武庆,章文庚方验案三则·江苏中医1991;(12),21]。

图片
【用方奥妙】

本案心肌梗塞属急危病症。单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药力不足、故加桂枝、檀香、丹参、赤芍加强温阳、开结、化瘀之力。本方妙在竹茹药用。一则用竹茹以化痰,二则以开郁。《本草再新》载其“入心肺”二经,能“开郁润肺”。

②冠心病:

以本方为主,药用瓜蒌、薤白、半夏、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木香、郁金[阙方旭,等·刘献琳教授临证经验。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

本病主要为痰浊瘀血、痹阻心络所致,故治疗以涤痰宽胸、活血化瘀为主,方中瓜蒌、薤白、半夏宣痹通阳化痰浊,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通心络,木香、郁金理气活血止闷痛。


图片
图片
【病案举例】

冠心病心绞痛

李某,女性,57 岁,干部。冠心病心绞痛5~6年,心前区疼痛每日2~3次,伴胸闷气短,心中痞塞,疲乏,脉弦细,苔白质淡边齿痕。此条胸痹之病,乃心阳虚,胃不和遂致气机不畅,血脉痹阻,拟通阳宣痹,心胃同治,仿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橘枳姜汤化裁。

处方:

瓜蒌30克,薤白12克,半夏15克,、枳壳10克,橘皮15克,生姜6克,党参30 克,生黄芪30克,桂枝12克,香附12克。

服上方2月余后,心前区痛偶见,胸闷气憋减轻,脉弦细,苔薄。心电图TV4-6由倒置转低平,或双向,ST4-6。由下降0.1mV转回升0.05mV。

(《中国中医》1981,3:46)

 来源 | 《经方新识新用》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