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丛耘720 2024-03-29 发布于江苏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本文共3990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载体,跨学科课程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与深化。跨学科课程如何在多维度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力?本文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实践范例。

聚焦三个方面,打好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基础

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说,教学是常态化的工作,但具备开发一个特色课程的能力并不容易。因此我认为,要打造以思维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之前,需要在三个方面打好地基:教师团队培养、课堂教学优化与作业设计。

1.教师团队培养:学思维,用理论武装头脑

教师团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地基之一,因此前期学校邀请了思维型教学专家团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利用专题培训、研讨活动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让教师经历学思维的过程

2.课堂教学建设:用思维,让思维在教育教学穿行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将思维贯穿了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领域。例如将思维融入教师的教研主题中,进行教研前的微分享与教研中的主题分享。以此让教师时刻保持学习习惯,撬动团队智慧。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3.作业设计:由单一走向多元综合

作业设计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第三个基础,我们尝试将学业成就评价由学科知识导向转变为核心素养导向,设计不同学科的学思单,用综合性、拓展性作业助推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例如:

语文:预学——共学——思学。关注课前、课中与课后学生的思考。

数学:基础作业、兴趣作业、探究作业。指向学生知识基础、个人发展与高阶思维的培养。

英语:知识性作业、操练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助力学生打好基础再全部运用,让思维和能力同步成长。

同时,在评价阶段多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评价方式多元主体多元、内容多维。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立足四个维度,确立跨学科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期望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目标,同时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养、适应未来打下基础。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在课程开发时考虑了四个关键点,旨在立足“儿童本位”的思想,打造“因地制宜”又面向未来的特色课程:

地域——立足岭南,利用地域资源开发课程,弘扬地域生态文化;

文化——挖掘岭南特色文化,将“醒狮”“岭南建筑”“广东靓汤”等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感受岭南文化魅力;

生活——从生活出发,探究身边的美食、名茶、家电、香料等,让课程拥有“烟火味”;

未来——培养爱生活、爱家乡、爱劳动、爱思考、爱创造,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新少年。

最终,我们确立了基于儿童本位的思维型跨学科课程作为整体的课程理念。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设立三种类型,完成跨学科课程内容的构建

在上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思路遵循6T流程

首先,我们注重组建一个高效且多元化的教师团队。为此,我们特地挑选了不同学科的老师,组成了一个综合组,并将各个学科的领头人汇聚一堂,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跨学科课程的智囊团。

接下来,我们结合课程开发的四大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经过深入研讨,确定了课程主题。随后,我们着手开发课程图谱,确保课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设计课程资料,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进入教学与探究阶段,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程内容。最后,我们进行追踪与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以确保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通过这一完整的6T流程,我们打造了一个既符合教育目标又深受学生喜爱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具体包含学科课程类(组合型)、活动课程类(融合型)、特色课程类(递进型)三个类型,旨在助力师生完成学思维——用思维——学探究的闭环。

其中,学科课程类一般为不同学科1+1的组合课程;活动课程类指的是以活动主题为中心,将各学科融合的课程;而特色课程类区别于其他两类,更具校本特色,它又可以分解为研学课程、跨学科大课程与跨学科小课程,三种课程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探索研究。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1.学科课程类

建校以来,我们就在尝试帮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因此每一个单元主题学习后我们都会附加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绘本。后续我们发现,绘本可以连接道法、心理与美术三个学科,同时也能够作为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载体,因此绘本课程教学也成为了我们实践学科组合课程的一个重要抓手。

具体以李家宝老师执教的《Arthur’s Fantastic Party》一课为例。该课属于英语+心理的学科组合课程,同时也是绘本教学课程。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将绘本与两个学科的目标相结合,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英语:理解绘本中Arthur举办派对的过程与结果以及想法的前后变化。

心理:利用情绪ABC理论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将思维型教学理论与教学流程进行对接,设计导入型、探究型、建构型与审辩型问题,形成逐级进阶的问题链,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教师在整体教学设计时充分运用了情绪ABC理论,让学生经历绘本主角从不接受到接受他人的转化过程,以此帮助学生改善、合理调控自身的不良情绪,以及对不合理的认知有敏感的觉察,进而增强对于负面、消极情绪的钝感力。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2.活动课程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的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学校特别设立了八大活动节,以思维节为核心,作为活动课程的一个载体,助力学生且思且行,共赴高阶思维盛宴。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在这八大活动节中:

研学节可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定势,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

语言文字节引领学生识汉字字形,思构字规律,从古人的造字方法中体会创造的思维和乐趣。

阅读节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在阅读中激发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科技节燃起学生对航天科技的求知和探究欲,在丰富的科技比赛中进行思维碰撞,开展脑力比拼,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美术节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提升臻美思维

体育节将奥运、航天航空等时事元素,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创新融合,创造出极具思维创新的步伐动作。

……

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下面表格中的这几个维度来设计与思考,活动内容可以灵活多变,但整体的思维能力培养不变,框架也不变。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具体以阅读节为例,该活动内核在于阅读,培养的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学习方式,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三种重要的思维能力。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更深层次地思考,我们设计了多学科融合、富有思维含量的阅读单,并将其作为学校校本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3.特色课程类

特色课程包含三种不同的形式。在第一种研学课程中,基于思维型教学专家团队的指导,我们将其划分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科技、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五大主题,每学期都聚焦一个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下都划分为具体的活动,形成服务于学生生活、健康的培养闭环,回归与对标课程开发的四大领域。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具体以一年级《有趣的我》为例,每一个研学课程教师都会设计一个课程图谱,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群为驱动,从“我的来由、我的身体、我的角色”三大层面出发,关联课程学习目标与20种思维能力。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不仅如此,在课程的具体设计与实施上,我们致力于将思维型教学理论贯穿全过程。以《身体的奥秘》一课为例,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中一步步寻找线索,感知脚长与身高、身高与臂长、脚长与拳头之间的规律。基于此,教师设计了以下七个问题,分别对标思维型教学的五大原理:

问题一:创设“警察抓小偷”的情境,根据小偷留下的脚印大小,警察叔叔能推测出其它信息吗?(动机激发)

问题二:智慧老人提供线索脚长:身高=1:7,你相信吗?(认知冲突)

问题三: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脚长与身高的比例?(自主建构)

问题四:如何推测出小偷的臂长?(自我监控)

问题五:通过脚印长度还能推测出小偷身上哪里的长度?(自我监控)

问题六:综合分析,谁是小偷?(应用迁移)

问题七:身体里还有哪些“尺子”?身体结构间还有哪些联系与规律?(应用迁移)

此外,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研学嘉年华,展示学生在不同主题的研学课程中形成的成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跨学科的学习,也认识了自我、认识了世界。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跨学科大课程是特色课程的第二种形式,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教师自选主题进行跨学科大课程的研究,最终形成跨学科大课堂并在嘉年华上展示,以此发展教师的多面性,丰富活动内容。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特色课程的最后一种是跨学科小课程,主要以探究作业的形式来体现。每年寒暑假或其他假期学校不布置传统作业,而是以阅读+探究作业来代替,围绕现代科技、风土人情、美食与文化等不同主题进行分学段设计。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以三四年级的《走进航空航天》探究作业为例。这个探究作业单包含推荐资料、参考主题、实施计划表、探究记录表以及成果展示范例,整体体现了分层式教学的思想,既给学生留白创造的空间,又给学生一个托底的支架。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学生在完成探究作业时,会经历组建团队-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践探究-成果汇报的过程。以三年级1班的《走进航空航天》探究作业为例,该班级以火箭为研究的对象,根据火箭不同的组件在班级内组建了不同的团队,确定了各小队的队名与选题方向。

在收集资料时,学生组团参观了广东科学中心等科研展馆,拟写采访提纲并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书院杨雅菲老师等专业人士,形成了相关记录与报道,由此制定了相关研究计划,展开系列实践,最终形成了手抄报、模型等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为了更好地展现学生探究的成果,我们借鉴了国外的成果展现模式“Science Board”,在开学初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其他同学与老师展示假期的探究成果。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跨学科小课程作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与探究欲。在2023年十一假期过后,有一个班级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自发地对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进行了研究,将数学与科技高度融合,解码华为品牌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情怀。同时,这个案例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展现了跨学科课程对学生的正向激励作用。

有情、有趣、有创意,聚焦思维的跨学科课程还能这样做!

综上所述,我们所研究与实践的跨学科课程既致力于落实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转型的要求,又期望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积极思维的种子,在实践中期待素养的开花结果,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童年中成长。

作者 |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一小学部校长 易敏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