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手不见形——武学的至高境界!

 tjboyue 2024-03-29 发布于四川
“出手不见形”是句武林老话了,懂武艺的人差不多都听说过,它代表了武术的极高境界,值得竭力追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洞悉它的真正内涵。
首先,它并不像是有的初学者所想像的那样,指的是动作很快,以至无法见其形,而是指的无形无式,没有定形。它是十足的高手们的术语,并不像某些人一味苦练,或者是光想着巧练的人所想像的那样简单。
任何艺术的真谛都是必然要返归自然,而这种自然义被人称之为自由王国,它和普通的自然状态相比,又有了质的飞跃,到达自然境界的武术家们,形、意、力已融为一体。正因为有形的自然,所以让人看不出动作有任何征兆,在接近敌人的一瞬间,却能自动构成了最佳“切、和”,似乎字字都不单纯讲招术的要求,字字都和内在的精神、意念有关。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也许根本不需要再考虑什么“形”的问题,而没有达到的人呢,会认为所谓“虚灵守默,应感无穷”又实在太过玄虚。
图片

其实,高手们也是有讲招术的时候的,著名的形意拳家郭云深就是用他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未遇敌手。但他的半步崩拳其实已不是外行们所能理解的“半步崩拳”了,他是融合了他的毕生功力的,只不过是以他自己最喜爱的崩拳体现,使他成为武术家,李小龙天生的素质和刻苦的训练使他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几乎难有敌手。但可惜的是,自从他英年早逝后,截拳道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世界级的高手,甚至不如形意拳之类简单而古老的拳术代代都有高手能雄踞武坛,这似乎可以看出内在的修为胜过了单纯的苦练了。
事实上,不仅在中国的武术界是这样,国际武坛上,达到一流的格斗家都或多或少要有“意”的体验,比如拳王级的选手发拳时所需的距离只要有3厘米就可以,令人防不胜防;有了意的自然,力与神会,产生了“超速运动”,意到劲也到,“打倒还嫌慢”;力的自然呢,当然不是指创劲或者是巧劲,而是凭借本能产生的“沾劲”发力,故能做到无形无势,挥洒自如,以无形之意,接彼有形之表,拳谱上说的“使日月无光,手到劲发而毫不费力”就是指的这种境界。
“出手不见形”也是“拳本尢法,有法亦空”的具体解释,可以说是摒弃了人造的方法和固定的招术,向变化无穷,无形无势中探求武术的真谛。那些津津乐道于本门招式的人,如果就此止步,不再进取,是永远也无法明白真正的武术的。
如何才能达到“出手不见形”呢?那应该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境界。郭云深的武术代表了他那时代的最高水平,有意露形,并非武功不济,而是象征了高中之高的境界啊。
现代武术家李小龙直到在逝世之前的几个星期,才指出了人不是靠技术,而是靠本能才能进行真正的搏斗的。但是,到底要如何才能练出他所想像的神奇的本能,他本人并没有能够谈到和来不及去实践,而是全靠了超过常人负荷的训练才取得成功的。在他武术生涯的晚期,他曾经试图希望通过气功入静来达到高度的放松肌肉的能力,来达到他希望的本能。
事实上,他所创立的截拳道其实只是一种简化了的、以格斗为主要宗旨的拳术,比传统的武技更加简洁和实用,技术干净利落,训练手可以将对手击倒,这在实战中差不多是等于不需距离,与中国武术中“沾劲”发力极为相似。难以想像,没有精神和体能的高度配合,单凭蛮力怎能达到如此的境界。难怪李小龙这样认为:只要有人真的学会了他的寸拳绝技,就可能将他击败。是不是他已经领悟到了武术中的另一种境界:不是以拳和人搏斗,而是用心击败对手?
号称“五百年来无敌手”的泰拳是把假想敌练习作为实现“蓄、闪、遮、格”战术原则的高级手段,日本柔道中最重要的原理是“心气力合一”,剑道中叫作“气剑体合一”。古代日本高手大波就是采用了类似中国武术中立禅一样的训练,而产生了武术上的质的飞跃,成为日本第一高手。他们的方法与中国历代武林如少林、形意、太极高手的方法居然不谋而合。这是不是说明了任何艺术,无论是其外在形式如何,都必须遵循内在的共同规律呢?
总之,只有外形的训练而没有达到内炼的境界,难以实现我们所要求的“出手不见形”,甚至可以这样说,内在精神系统的训练才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锻炼的根本标志,也是武术之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