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手不见形——武术的极高境界内涵

 张孟龙58 2016-05-23

“出手不见形”是句武林老话了,懂武艺的人差不多都听说过,它代表了武术的极高境界,值得竭力追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洞悉它的真正内涵。

首先,它并不像是有的初学者所想像的那样,指的是动作很快,以至无法见其形,如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说是某某大师出手时根本看不清其脸面之类的外行话,而是指的无形无式,没有定形。它是十足的高手们的术语,并不像某些人一味苦练,或者是光想着巧练的人所想像的那样简单。

任何艺术的真谛都是必然要返归自然,而这种自然又被人称之为自南王国,它和普通的自然状态相比,又有了质的飞跃,到达自然境界的武术家们,形、意、力已融为一体。正因为有形的自然,所以让人看不出动作有任何征兆,在接近敌人的一瞬间,却能自动构成了最佳之形,令人防不胜防;有了意的自然,力与神会,产生了“超速运动”,意到劲也到,“打倒还嫌慢”;力的自然呢,当然不是指创劲或者是巧劲,而是凭借本能产生的“沾劲”发力,故能做到无形无势,挥洒自如,以无形之意,接彼有形之表,拳谱上说的“使日月无光,手到劲发而毫不费力”就是指的这种境界。

 “出手不见形”也是“拳本无法,有法亦空”的具体解释,可以说是摒弃了人造的方法和固定的招术,向变化无穷,无形无势中探求武术的真谛。那些津津乐道于本门招式的人,如果就此止步,不再进取,是永远也无法明白真正的武术的。

如何才能达到“出手不见形”呢?那应该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境界,武术家王芗斋称之为“拳拳服膺”,他对大成拳的最深体验为五字真诀“恭、慎、意、切、和”,似乎字字都不单纯讲招术的要求,字字都和内在的精神、意念有关。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也许根本不需要再考虑什么“形”的问题,而没有达到的人呢,会认为所谓“虚灵守默,应感无穷”又实在太过玄虚。

其实,高手们也是有讲招术的时候的,著名的形意拳家郭云深就是用他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未遇敌手。但他的半步崩拳其实已不是外行们所能理解的“半步崩拳”了,他是融合了他的毕生功力的,只不过是以他自己最喜爱的崩拳形式所表现出来罢了。他本可能用其它的外在形式打败对手,就如一个少年可能用任何的动作打败比他弱小的儿童一样,郭云深的武术代表了他那时代的最高水平,有意露形,并非武功不济,而是象征了高中之高的境界啊。

现代武术家李小龙直到在逝世之前的几个星期,才指出了人不是靠技术,而是靠本能才能进行真正的搏斗的。但是,到底要如何才能练出他所想像的神奇的本能,他本人并没有能够谈到和来不及去实践。他是全靠了超过常人负荷的训练才取得成功的,在他武术生涯的晚期,他曾经试图希望通过气功入静来达到高度的放松肌肉的能力,来达到他希望的本能。事实上,他所创立的截拳道其实只是一种简化了的、以格斗为主要宗旨的拳术,比传统的武技更加简洁和实用,技术干净利落,训练手段科学,使他成为武术革命家,他天生的素质和刻苦的训练又使他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几乎难有敌手。但可惜的是,自从他英年早逝后,截拳道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世界级的高手,甚至不如形意拳之类简单而古老的拳术代代都有高手能雄踞武坛,这似乎可以看出内在的修为胜过了单纯的苦练了。

事实上,不仅在中国的武术界是这样,国际武坛上,达到一流的格斗家都或多或少要有“意”的体验,比如拳王级的选手发拳时所需的距离只要有3厘米就可以将对手击倒,这在实战中差不多是等于不需距离,与中国武术中“沾劲”发力极为相似,难以想像,没有精神和体能的高度配合,单凭蛮力怎能达到如此的境界。难怪李小龙这样认为:只要有人真的学会了他的寸拳绝技,就可能将他击败。是不是他已经领悟到了武术中的另一种境界:不是以拳和人搏斗,而是用心击败对手。

号称“五百年来无敌手”的泰拳是把假想敌练习作为实现“蓄、闪、遮、格”战术原则的高级手段,日本柔道中最重要的原理是“心气力合一”,剑道中叫作“气剑体合一”。古代日本高手大波就是采用了类似中国武术中立禅一样的训练,而产生了武术上的质的飞跃,成为日本第一高手。他的方法与中国历代武林如少林、形意、太极高手的方法居然不谋而合。这是不是说明了任何艺术,无论是其外在形式如何,都必须遵循内在的共同规律呢?总之,只有外形的训练而没有达到内炼的境界,难以实现我们所要求的“出手不见形”,甚至可以这样说,内在精神系统的训练才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锻炼的根本标志,也是武术之魂。家之说呢?如果不是,那么内家外家最早由谁提出?这些现在都无从查考。沈一贯的《博者张松溪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篇描写内家拳的文献,但是沈一贯一字未提内家外家之说,我们只是从张松溪在迎风桥酒楼和少林僧比武时所用的拳法中,看出他用的是内家功夫——张松溪袖手而坐,一僧猛扑过来,“张稍侧身,举手送之,如飞丸度窗中,堕重楼下,几死”。这一招便是内家拳法中的“弃物投先”,和外家功夫的刚猛悍勇形成鲜明对照。还有张松溪的“五字诀”:“勤、紧、径、敬、切”,也完全是内家的内敛忍让的风格。尤其是在黄宗羲的文中,明确地指出了王征南师从单思南,单思南师从叶继美,而叶继美的师父,正是张松溪。

张松溪无疑是内家拳的大师,但沈一贯未提到内家外家,很可能内家外家之说是晚于沈一贯的年代,也就是说,此说是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以后。但究竟是起源于何时,出自何人之口,可能是永远的谜了。

最近,关于“内家”的慨念,又有一个新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四明内家拳传人、宁波武术协会四明内家拳分会会长夏宝峰提出来的,他根据祖传的说法,认为“内家”是拳术中“行家里手”之意。此“内行”、“外行”之说似比“方内”、“方外”之说更加奇特。可见“内家”、“外家”概念之谜尚需深入探讨。

在《王征南墓志铭》中,黄宗羲说,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七年之后,曾随王征南在宝幢铁佛寺学拳的黄宗羲儿子黄百家也写了一篇《王征南先生传》,文中说“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

黄氏父子之说,都有着对方没有的信息,可互为补充。王征南是黄宗羲的朋友,是黄百家的师父,和两个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他们所述的关于内家拳祖师张三峰创拳的事迹,很可能都是从王征南处得来的。而王征南则是在师承过程中,口口相传,从前辈口中传承下了这种说法。黄宗羲是史学巨擘,黄百家也是史学名家,他们的记录,应该是认真的,不会胡编瞎造。和黄宗羲同时代的著名文人王士祯也在好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武技》篇后写道:“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峰为内家。”此说没有新信息,很可能是从黄宗羲之处得来的。雍正年间,宁波知府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中说:“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这里,曹秉仁是将沈一贯《博者张松溪传》和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这两篇文章中的内容合起来了。但是,有了一点新信息,“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是谁“自言”?是张松溪,还是张松溪的师父孙十三老?无论如何,这都证明了宋朝张三峰为内家拳祖师的说法,是从孙十三老、张松溪、王征南这些内家拳传人的口中说出的。

关于内家拳祖师之说,目前所见,最古的只有黄氏父子的记载。正是他们两人这么简要的叙述,却成了中国武术界一个纷争不已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谜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