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脑动脉硬化,治痰!这张医案,揭示本质

 人老颠东 2024-03-29 发布于安徽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这是从前推送过的内容。今天温故而知新。)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说,中医不发展,是因为它的基础理论,几千年不变,跟不上时代潮流。

我却说,中医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拥有经历数千年,才沉淀下来的独特理论认知。

有些东西,自然要变,要发展。

但有些东西,变不得,也改不了。

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吧。你来看看,为啥有些中医的老道理,是不能改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65岁,是东北公主岭一带的人。

啥毛病啊?就是两年多以来,头晕目眩。

一开始啊,她主要就是有点胸闷,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图片

当时,她觉得是自己劳累所致,休息休息就好了。

但后来,她的问题开始加剧,出现眩晕、多痰的现象。尤其是最近俩月,特别严重,一天从早晕到晚。

怎么办?她去医院看了。

医院怎么说呢?说你这是脑动脉硬化,眩晕迷糊、胸闷,这是血管不好了。于是,用大量的软化血管的药物,但效果不好。

后来,此人又看中医,被认为是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归脾汤也用了,肾气丸也用了,全不好使。

无奈之下,患者继续求医。这一次的医家,姓马,叫马风良,是当时吉林的中医前辈。说这话,都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事儿了,半个世纪以前。

刻诊,患者脉象濡细,舌体胖嫩,舌苔白腻而滑。细问得知,患者好多年以前,大概从60岁开始,就有肢体麻木,浮肿之感,也有过胸闷、气短、多痰、多梦、食欲不振现象。眩晕现象也有过,只不过不太频繁。频繁发作,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儿。从两个月前开始,眩晕特别厉害。

再看患者其人,形体较为肥胖,喜欢肥厚油腻食物。

当时,医家就问,说你这个病,不能只去疏通血管、软化血管,而是应该化痰。

当时,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天麻10克,半夏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5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代赭石10克,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开4剂。

图片

结果如何?患者用了4剂以后,顿时感觉头目清爽,眩晕减轻,胸闷改善。但是,依然肢体麻木、浮肿、晚上睡觉不安定。

这时候,加远志15克,泽泻15克,龙齿10克。再投6剂。

这一次用完,患者舌淡苔薄白,从前的白腻苔没了。眩晕消失,浮肿也没了。脉象比较缓和。但是,患者依然感觉肢体麻木,乏力多梦。

这个时候,上方加当归15克,白芍15克,再投7剂。

最终,患者诸证息平,基本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复数了一遍。

这个患者,西医诊断是脑动脉硬化。她眩晕,胸闷、肢体麻木,再加上60多岁的年级。诊断为动脉硬化,这本身没啥稀奇之处。

那么,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最闪光的,是用中医的视角,来看所谓的脑动脉硬化的症状。

中医怎么看呢?就是痰湿内生,风痰上扰。

你看啊,这个患者,首先是脑袋迷糊,肢体麻木。好,我们中医看,这就是体内有风邪。

体内的风邪,往往源于肝。肝属木,为风木之脏。肝气出了问题,就容易生肝风。

那么,患者这个肝风,是怎么生起来的呢?

我们去看患者的整体情况。她体态丰腴,喜欢肥甘厚腻,平时多痰,舌体胖嫩,苔白腻而滑。脉象濡细。什么是腻苔?油油腻腻的白苔涂在舌面上,擦不去,颗粒非常致密。什么是濡脉?就是浮而细软。这两个,都主痰湿。

这一看我们就知道了,患者是中焦脾胃运化失常,痰湿中阻啊。说白了,就是肥甘厚味吃得太多,影响了脾的运化,导致痰湿内生。

痰湿困脾,脾就无法生血。肝血得不到补充,就无法柔养肝体。于是,肝风就起来了。

肝风起来,吹着痰湿,就上扰清空了。所以患者就头晕。痰湿阻止,气机不畅,所以患者就胸闷了。脾胃不足,气血生化发源,所以就气短乏力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以患者就咳嗽多痰了。

你看,这一切不是很明了吗?它就是用中医的理论,来看待和解释脑动脉硬化的症状。

这个时候咋办?肯定是健脾除湿,化痰息风。你来看——

天麻10克,半夏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5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代赭石10克,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

图片

这个配伍,是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运用。

其中,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陈皮行气除湿。天麻,用于祛风止眩晕。这个,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基本组成。

在这个基础上,配竹茹清痰,配枳壳行气消痞,改善胸闷。胆南星化痰。僵蚕配和天麻息风,代赭石重镇降逆,配合天麻来止眩晕。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后来加远志、龙齿和泽泻。远志可以化痰,龙齿同样重镇止眩晕。泽泻利痰湿。

总而言之,医家重点要做的,就是健脾除湿,化痰息风。这是一以贯之的思路。

读者朋友,你看到这里,就应该明白了——中医的很多古老理论,尤其是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为啥千百年来不变。

因为它说的是事实,是客观规律,是古人对问题的本质层面的理解。这就像地球自转24小时一样,亘古不变。而且,用这样的古老理论,可以很好地治疗现代人的疾病。既然如此,为啥还要盲目追求所谓改进呢?

这就是,有所坚持,有所改善。该改善的,还一定要改善。该坚持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

医案里所描述的患者,在现代生活中很多见。患者多肥胖,喜欢肥甘厚味,痰湿中阻,肝风上扰,导致眩晕、迷糊、胸闷、血压高、恶心、多痰、晚上睡不好觉。这类人往往还舌苔白腻而滑。此类患者,应该多了解一下半夏白术天麻汤了。

好,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