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体系:学校发展的价值之锚

 临渊草堂 2024-03-3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参访北京十一系学校,会被这些学校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深深打动,在众多诉诸高权威、高管控的学校当中,十一系显得是那么开放、包容、多元和自由,这种文化体验是很特别的。而更令教育同行感到意外的是,十一系学校几乎没有直接提出要做“XXX教育”品牌,更没有提出要打造“XXX特色”,走遍这些学校的内外空间,很少看见用于学校宣传的标识标语,而十一文化却静水深流向每一位来访者扑面而来。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当2009年第一版《十一学校行动纲领》呈现出来的时候,可能大家还在疑惑,这样一份包含了学校发展战略、关键成功因素等15章100条试行条例的“文件”能生效吗?事实上,十五年过去了,这份文件不仅生效了,落实了,而且逐步超越又迭代升级成为2022年最新版《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文化,有'文’才能'化’,'化’了才是文化,'文化’本质上是一个动词。”可以说,正是这两份具有历史意义如“宪法”般的文件,才真正推动了十一系列学校的整体变革和一系列跃升。

图片

在这两份文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指引十一系育人模式变革的三驾马车——以办学准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以成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其中以办学准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始终占据文件的头条、首位。如果说价值体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南针,那么治理体系和课程体系则是文化践行的压舱石。对于学校办学顶层文化设计来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去设计学校的价值体系,也可称为文化理念体系,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明确地知道学校为什么而存在、学校要向哪里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秉持什么样的办学价值观等,只有在统一共识的基础上,学校全员才能形成文化共同体。

图片

更确切地说,价值体系就是学校的顶层文化,主要包含:办学使命、办学愿景及办学价值观。

图片

办学使命:学校为何而存在

在德鲁克的管理定义中,他使用了一个关键词:使命。什么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办学使命要回答一所学校为什么而存在。有人就说,学校为什么而存在还需要回答吗?不就是为了学生而存在吗,为了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存在吗。我们完全认同,学校的使命应该与国家的宏观教育方向相一致,以确保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契合。

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生源情况、学校发展阶段、师资水平等各类差异,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同点被放大,而这些就成为了学校个性的生长点,也是不同学校办学使命表述的主要来源。

第一,学校共同体的教育追求。包括管理者和教师等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

图片

以十一学校2009年第一版学校行动纲要举例,其使命表述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2022年最新版纲要的使命表述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

两个版本虽有“每一位”这一词之差,传递出来的共同体教育追求却是一致的,即十一学校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进一步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十一的管理者和教师必须要为这个目标来奋斗。

第二,学校历史文化基因。包括学校过去的办学成就、精神遗产、知名校友、校名内涵、建筑特征等。

有的学校历史资料浩如烟海,知名校友遍布全球;有的学校虽然办学时间长,但是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却很少;还有的学校甚至累积下来的基本属于负面信息。这些都是在考虑办学使命的时候需要仔细剖析的。

图片

第三,学校生源情况及成长诉求。学校当地的生源是怎样的,学生的成长需求是什么?不同的学生群体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学校的使命应该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并为学生尽可能去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第四,地域文化精神传承。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精神传承也是决定办学使命的重要因素。地域文化特征、名人传统等都可以为学校的使命提供依据和支持,使学校更加贴近当地社会和文化。

此外,使命的直接关联是学校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向。管理者必须站在学校发展的十字路口来看待下一阶段的学校走向问题,这个走向是从单一的以分育人走向全面育人呢,还是从集体走向个体,从高分低能走向高分高能。总之,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的结果,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向,又要与学校共同体的教育追求相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到学校的生源情况、历史文化基因以及所处地域的文化特点,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图片

办学愿景:学校要往哪里去?

对于学校而言,愿景要回答: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描绘愿景,就是为学校未来十年的发展画一张蓝图,是具体的、有想象力的描绘而非“国内领先、世界一流、高质量、现代化”这一类高大上却目标不可及的行政化表达。

办学使命需要一步步去实现,那么就需要管理者回答想办一所怎样的学校,想让学校成为怎样的状态,愿景要指向未来,且要具备长期稳定性,而且要有巨大的感召力,让师生既看得见希望,又看得见目标的可及性。

图片

例如,我们通过这所学校的愿景——“开拓多元育人新模式,营造绿色生态教育场”便可以了解到它未来的发展重心,即希望多元化育人,全方位育人,生态化育人。这样的愿景,它的领域指向性是很明确的,又具有目标可及性和巨大的感召力,那么它的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再来看这所学校的愿景——“每一天都有美好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这个看起来并非愿景的愿景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实践空间,在班级里,操场上,会议室……每一天都有美好的故事发生吗?发生美好的故事的地方,一定是孩子喜欢、家长满意、教师感到幸福且有归宿感的学校。

办学愿景的制定,一定要和学校的使命相互关联,因为在使命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去描绘抵达使命的蓝图。例如,一所学校的使命是着重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每个学生的未来胜任力培养,它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来支撑这样的使命必达呢?那么想必构建未来学习社区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任务,这个未来学习社区就有可能成为该校的办学愿景之一。

图片

另外,学校在制定办学愿景的过程中,可以从这些讨论问题开始:

图片

图片

办学价值观:学校要坚守什么?

学校要坚守什么,确切地说是学校管理者要坚守什么。办学价值观是一所学校管理的底线,是原则,是是非标准。

如果说学校的使命和愿景主要是管理层的战略决策,那么办学价值观则是人人需要了解和执行的准则,因此办学价值观确立的过程,需要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

图片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链”来进行价值观聚焦,可以邀请学校全体管理者以及对学校发展有巨大热情的教师一道,大家各自写下学校过去以及未来想要持守的价值观,可以从这些讨论问题开始:

图片

讨论完毕这些问题,可以形成一些“关键词链”,然后可以通过增加删减的方式来精炼,再一一对关键词进行阐释,众人投票,根据讨论和筛选,制定出一份候选的学校价值观清单,将候选的学校价值观清单向校内外相关方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再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对候选的学校价值观清单进行审议和修改,确保最终的价值观能够充分反映学校的特色和理念,经过反复审议和修改,确定最终的能激发善意的学校价值观,确保它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图片

最后,我们要说,办学使命、办学愿景、办学价值观的制定是学校的战略管理类工作,它的工作主体是学校的战略管理者,也就是由校长及其相关管理者的来共同确立,也需要战略管理层来带头践行,这是方向,是引领,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不能将其“甩锅”给教师,更不能“两耳不闻此事”却专抓学校其他事,否则学校将出现无方向、无目标、无轻重的秩序混乱和效率低下等情形,严重阻碍学校的发展,影响教师的教育热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