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在国内唯一的旧居

 名言诗句 2024-03-30 发布于辽宁

杨振宁旧居

古镇南街气象新,

普通老宅出名人。

文图见证一生路,

爱国大家情自真。

赞首获诺贝尔奖的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

自小聪明求学真,

钻研物理长精神。

首拿诺奖中华傲,

回国甘为奉献人。

杨振宁旧居,位于三河古镇的古南街417号,建于明清时期,是一座典型的徽派风格宅院。2015年杨振宁旧居重新布展并装饰一新,这座沉淀着人文底蕴的三河老宅院,是首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少时与母亲一同寄住的地方,也是国内仅存的一处杨振宁旧居。

杨振宁旧居陈列室。

整个旧居分为前后五进,前面两进是杨振宁的图片资料展览,第三进是杨振宁书屋。后两进主要展示杨振宁的学术成就。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首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温馨家庭,杨振宁与父母。

1922101日杨振宁生于合肥城内四古巷家宅。

1923年摄于合肥四古巷宅院中的照片,十个月的杨振宁端坐在母亲膝上,身边的父亲即将赴美留学。

1926年四岁的杨振宁照片。

父亲杨武之,著名数学家。母亲罗孟华,三河人。杨振宁幼时生活在合肥城内和三河。

辗转求学

聪颖稚童

19264岁,母亲罗孟华开始教他认字,一年多后认得汉字3千多,5岁,始念的头一本书是《龙文鞭影》,六岁,在父亲面前已能把“龙”文背得非常之熟了。

初见世面

1929年随父母往厦门并上小学。杨振宁后来曾谓父亲把他带到厦门,就把他从18世纪带到19世纪,他第一次见到香蕉,第一次喝到牛奶,第一次吃到牛肉,也第一次用上抽水马桶。

有两张照片,是1929年,杨振宁与时任厦门大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母亲罗孟华在厦门的合影。

还有杨振宁1929年摄于厦门鼓浪屿日光岩的照片。

清华岁月

1929年秋,随父亲迁居北平。杨武之始执教于清华大学。杨振宁在清华园内住了8年,先上校内的成志小学。

1931"九一八事变"后,杨振宁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唱《中国男儿》。

193311岁,考上崇德中学。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短期就读合肥庐州中学(今合肥一中),随校迁三河就读,随即上昆明昆华中学。

考取联大。1938年秋季以同等学历考入西南联合大学 化学系,入校后改上物理系。西南联大本科四年,研究生两年是杨振宁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确定物理学主攻方向的重要时期,先后受业于赵忠尧、吴有训、周培源、吴大猷、王竹溪、马世俊、陈省身等教师。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杨振宁在兄弟姐妹中扮演长兄如父的角色,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游学海外。1944年西南联大研究院毕业,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西南联大附中短期兼课,班级学生有杜聿明、曹秀清之女杜致礼。

1945年夏,从昆明启程,辗转印度的加尔各答,搭美军运兵船,在四层铺的统舱里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抵达纽约。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先后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狄克拉和泰勒读研究生,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

在诸多照片中有几张照片引人注目。194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凌宁(右起)合影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

1948年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右起)合影于美国密西根大学。

1949年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合影于美国芝加哥大学。

普林斯顿大师云集。1949年春天,奥本海默到芝加哥大学做了一个演讲,那时候奥本海默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院长。杨振宁知道普林斯顿囊括了戴森、约斯特、卡普洛斯和卢廷格等才华出众的理论物理学家,甚至诺贝尔奖得主泡利、朝永振一郎都要去访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自然立即成为杨振宁优先选择的地方,杨振宁去找了费米和泰乐,请他们写介绍信给奥本海默。奥本海默接到了介绍信,立即邀请杨振宁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去访问一年。杨振宁对于坐落在普林斯顿大学南边的树林中间的高等研究院,感觉非常满意,特别是其中,还有他最为心仪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1950年应聘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与陕西米脂人杜致礼结婚。

遗孙之愿

19517月上旬,收到振宁拍来的儿子已在美国平安出世,请求爷爷命名的电报,武之先生当即复电,给长孙取名"光诺,他希望将来能光耀诺贝尔奖的遗(wei4声)孙之愿,想不到经过6年便由儿子在1957年提前实现了。

1951年杨振宁夫妇与长子杨光诺合影,摄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宿舍门前。

还见到爱因斯坦与杨振宁之子杨光诺合影。

1956年夏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随后经实验所证明,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文图介绍了获奖过程。

科学巅峰 颠覆权威

1956年,针对当时发现的一些新粒子有着令人非常迷惑的现象却无法解释,杨振宁和李政道在美国石溪附近的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展开研究,在这一年的5月底6月初,由杨振宁在病床上口授、杜致礼执笔写出论文《在弱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经李政道修改后,622日打印毕标上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编号,旋投给《物理评论》杂志。《物理评论》随即刊出,但把标题由设问句改为陈述句《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19571月,得到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的验证。世界看好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看好它的发现者。杨振宁时年35岁。

荣膺诺奖

1957103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博士。1210日诺贝尔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

杨振宁与母亲的合影。拍摄于1984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背后的办公室是杨振宁完成他一生最重要的两篇论文(1954年的非交换规范场论,1956年的宇称不守恒)的地方。

杨振宁一家人与李正道一家人在普林斯顿的亲密合影。

1966年夏转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杨振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第三进院是杨振宁书屋。

院中有杨振宁学生时代手执书卷的全身铜像。只见他胸怀大志,目视远方,令人钦佩。

堂屋设备简单一桌两椅。

灯下苦读卧室是杨振宁读书的地方一桌、一椅、一床、一箱就是全部家当。桌上的煤油玻璃罩灯,仿佛映照着16岁的杨振宁读书时的不倦身影,2001年这位近80高龄的老人重返旧居时还深情地说:“当年就是在这样的煤油灯下学习的,真是难忘啊。

简单的家具设置是杨振宁少年时生活的场景再现。

归根清华19995月,杨振宁从纽约市立大学石溪分校正式退休,旋接受邀请,到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兼职。欣欣向荣的中国,令寻根认祖者、发展创业者纷至踏回,"海归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荣誉和光环满身的科学巨匠从大洋彼岸入住清华园,并没有安度晚年享清福,而是继续钟情于他所热爱的科研事业。这位功成名就的美籍大科学家选择落户清华园并申请永久中国绿卡。他把清华的居室命名为“归根居”,并从给本科生授课开始他新的执教生涯。

他还先后受聘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自谓一生中最感到自豪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帮助中国人增加了自信心。

魂牵三河

2001,年10月杨振宁第六次回到安徽,先到儿时曾来过、抗战初期,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三河镇,来到南街417号旧居,一时间万人空巷,父老乡亲热情欢迎他们引以为荣的骄子,县里和镇上的负责人恭祝他80  华诞。杨振宁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仿佛回到了64  年前。

在一人巷里寻觅逝去的少年时光。杨振宁提笔写下"六十多年前曾在三河居住一个多月,今天从来三河,喜见许多新建筑。希望今后更能高速发展"的题词。

当年这位持中国护照前往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著名物理学家,献身现代科学,毕生为之奋斗。他以自己杰出的成就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偏见和中国人的自卑心理。他以自己独特的地位为促进中美乃至中西方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杨振宁的书籍,《人情物理杨振宁》、《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 杨教授学术"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作品还有《杨振宁人生传奇》、《奇迹的奇迹》、《杨振宁传规范不对称之美》等著作。

人间晚情

20031019日杜致礼病逝。20041224日,圣诞节的头一天,82岁的博士杨振宁和28岁的硕士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他们初相识于1995年汕头首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期间,翁帆作为在校大学生抽调为杨振宁、杜致礼服务。杨振宁因新的姻缘为公众舆论所强烈关注时,他坦然应答:“我想大家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毕竟是少有的,所以就发生兴趣了。……我相信我们这次结合,最后大家会认为是绝对美好的。”后来他和翁帆面对媒体的谈话,出了一个集子,书名叫《人间重晚情》。

中共三河镇委员会、三河镇人民政府为杨振宁先生与翁帆女士喜结良缘发去贺信。

还有之前杨振宁给三河镇委镇政府的亲笔复信。

杨振宁与中国邮政

20071114日《科学巨匠华夏赤子--杨振宁》中国邮政邮资明信片首发仪式在合肥市科技馆举行,杨振宁先生出席了首发式,《科学巨匠华夏赤子--杨振宁》中国邮政邮资明信片全套共30枚。明信片全景式展示了杨振宁先生的人生历程,反映了在科学领域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充分表达了杨振宁先生对祖国家庭和朋友的深厚感情。

明信片里有许多珍贵的照片:

1973年,毛泽东主席与杨振宁。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里同杨振宁博士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极为亲切的谈话。

1961年前后与普林斯顿。杨振宁1949年来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1952年被所长奥本海默聘为永久研究员。当时在这个一百多人的研究所里,只有二十位永久研究员,属于物理学的仅有五位,杨振宁是其中之一。

1986年,里根总统授予杨振宁美国国家科学奖,这是美国政府给予卓有成效和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1995年杨振宁在国内讲课。

1957年杨振宁自瑞典国王手中接受诺贝尔奖章。

20135月,杨振宁被聘为全国最幸福城市合肥幸福主题邮局名誉局长,他深感荣幸。

杨振宁旧居后门。

在杨振宁旧居不远处终于寻到了一人巷。

两墙之间窄窄的小路,只能容人通过,在被磨得光亮的石板小路上,留下了杨振宁曾经上下学的足迹。

在杨振宁旧居中,留下了杨振宁跟随母亲寄居三河、在这里度过少年生涯的一段记忆与起居休憩、苦心向学的痕迹。

从诸多照片文字及文物展览中,让我们系统地捕捉到了杨振宁成长、成材之路。这是一座展示杨振宁先生生平事迹的博物馆,也是他学术成就和中国科学事业贡献的见证。我通过细致的游览,对这位物理学大家、华人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生出一种敬仰。尤其在另外一文中得知他曾说过:“尽管我知道国内与美国的差距,但是无论如何人不能等下去了,怕再不回就没有机会为中国的发展尽上一份力。”,这段话又增加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