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辨识青铜器文物身份造假:从铸造技术的角度

 北斗史地研究所 2024-03-31 发布于上海

青铜器是中国文物中的重要品类之一,而偏偏这个品类的文物,存在“身份造假”的情况也非常严重。保守估计,目前已经明确身份的青铜器里,98%文物的身份都是假的。

当然,文物身份造假,并不一定就是说文物本身是假的,因为还存在一种“真文物假身份”的情况。这就好比一个人假冒特朗普行骗,并不是说这个人不存在,而是这个人的身份并非特朗普。

青铜器文物身份造假相比于其他文物身份造假,其实要更容易辨识,只要我们能对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一定了解。

铸造,是金属器具的一种制造方法,经常和锻造技术并列出现。

比如制造一口锅,锻造是用外力直接将金属板材打造成一口锅的形状,是从固体到固体的过程。

而铸造,则是先将金属块条融化成液体,然后倒入事先做好的锅模具当中,待冷却成型后将锅从模具中取出,是从固体到液体再到固体的过程。

而我们看到的那些花纹精美的青铜器,都是铸造法做出来的。

而在铸造法里,又分为“模范法”和“失蜡法”。二者的详细区别,网上很多,笔者参考的是广东大观博物馆发表在微博上的文章《大观学止 | 谈谈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方法——范铸法(上)》和《谈谈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方法——失蜡法》。

概括的讲,“模范法”就是先用易塑性材料(如胶泥)雕刻好器具的模样,叫做“模”;“模”阴干后,然后再用胶泥贴在上面,分块印出模上的图案,叫做“外范”;将所有的外范固定在一起,然后在中间放上范芯(内范),范芯和外范之间形成一个腔体,叫做“型范”;将铜合金熔化成液体状,倾倒于外范与范芯形成的型腔内,待铜液冷却凝固后,打碎陶范,取出青铜器,铸造的基础工作完成。

而失蜡法,则是先做好内范,然后在内范上涂抹蜂蜡、猪油等做成的蜡片;接着蜡片上雕空、刻花纹,形成蜡模;然后将范料稀释成泥浆,反复涂敷于蜡模表面,形成外范;随后低温烘烤陶范,让内范、外范中间的蜡成流出来,形成腔体;将金属液体倒入腔体内,冷却后脱去内范、外范,铸造的基础工作完成。

搞清楚了铸造技术的基本常识,我们再来看那些有身份青铜器,比如“何尊”。

何尊之所以身份高贵,是因为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来自度娘)

一般来讲,人们看到这段铭文,就会被某种“自豪感”所蒙蔽,而从情绪上信以为真,但是如果我们从铸造技术的角度,就可以知道这件文物的身份必然是假,原因如下:

首要的问题,就是阳文和阴文的问题。

铸造技术的应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最常见的轮胎。

轮胎上的制造原理和青铜器类似,也是通过模具来实现的,其上面的花纹、轮胎都是阳文,即突出于整体平面的。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相对于阴文而言,阳文的优势有三:一是制作模具时工艺简单,需要的内容直接粘贴上去就行;二是阳文比阴文在脱范时更容易;三是器具的整体厚薄容易掌控,达到同样的目的阳文比阴文成本更低。

所以我们看到青铜器,其花纹也都是阳文。

而阴文,一般出现在锻造技术上。

所以,在用铸造技术制作的青铜器上出现阴文,这个从技术的角度和成本的角度都是违反常识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铭文位置的位置的问题。

人们制作器具无非出于两种目的:实用和观赏。不管是实用的角度还是观赏的角度,铭文都应该出现在容易辨识的地方。

这就好比汽车LOGO,一般会放在车前或车后,而不会放在车架底下或者车顶内部。

而很多身份造假的青铜器,铭文都出现在内壁、内底,这个也是违反基本常识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美观的问题。

以何尊为例,我们看到这件青铜器外面的花纹线条流畅,布局合理,精美绝伦。

而里面的铭文,歪歪扭扭,笔画生硬,粗细不一,毫无章法,给人的感觉就是例外不是出自同一个工匠之手。

这就好比青铜器外面的花纹好比王羲之的字。

而里面的铭文,则是不入流的刚学写字的小学生写的,俗称“鳖爬的”。

这种内外审美呈现分裂特征的现象,也是违反基本常识的。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再去看那些“身份高贵”的青铜器,即可一辨其身份的真假。

看看传说中的“妇好”铭文,阳文器具上突现阴文,不仅突兀,而且丑陋吧?

这个毛公鼎更夸张,鼎外面一字不见,鼎里面搞了近500个粗制滥造的文字。

最后,我们来国之瑰宝,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的铭文制作上不是那么粗制滥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并不十分平整的铭文中看出这并非是原装铸造的产物,而是后人加上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