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三姜”之生姜、干姜与炮姜

 李静曦 2024-04-02 发布于黑龙江

      姜是我们常用的调味品或食材,也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平素我们煮海鲜类食品时,必佐以生姜以去腥提鲜。这个生姜是厨房必备,没了生姜,就如没有盐似的,制不出美味的佳肴来。


      今天要说的“三姜”是指生姜、干姜、炮姜。用中药材的角度来讲讲这三个姜,一字之差,作用却大不同,其使用也有不同。

Image

       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是这样描述生姜与干姜的:将鲜姜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去皮晒干为干姜;将姜上所生之芽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


       是以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生姜系嫩姜,其味之辛、性之温,皆亚于干姜,而所具生发之气则优于干姜,故能透表发汗。简单来说就是干姜生长了两年,生姜只生长了一年。干姜是大热,生姜是温,而生姜是散,干姜又散又守,二者绝非只是水分的差别。

       生姜是厨房常用的,现在的干姜多是生姜晒干的,因为没有那么多母姜吧,炮姜是晒干的姜再用粗砂炒制到姜的表皮稍发黑(碳化)而内部发黄时。故古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之说。

       在使用时表寒用生姜,温中用干姜,走血分用炮姜 。

       中医认为生姜解表散寒,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生活中我们经常拿生姜去做鱼蟹虾的佐料,是因为它能解鱼蟹虾的寒毒,我们在受了寒时如风寒感冒时,多会泡个姜汤喝,让寒邪随着汗往外散出去,所以生姜是能解表散寒的。


       唐代药王孙思邈冠生姜以“呕家圣药”的美名,生姜止呕源于其辛通温散的药性。故进食生冷、受凉吹风引起的脘腹怕冷、脾胃虚寒的呕吐最适合使用。


       至于化痰止咳,是指有寒咳,因为寒而导致的,或者有寒痰,这个时候方子里面加入生姜,散其寒则会效果不错。


      干姜则能够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干姜和生姜不同,生姜发散的性质比较大,有发汗的作用,干姜这个作用就不大了,它的作用在里面,是一味温里的药物,且是比较常用的温里药。生姜是温的,干姜是热的。生姜是散的,干姜是又散又补的,即补阳,可用于脾阳虚,因也能散,也可以用于吃冷东西引起拉肚子的实寒。

       说起干姜能回阳通脉,还有个故事,相传,清代医家吴鞠通在街边用干姜救回了一个寒证的病人,一天,吴鞠通外出,突然在街上见一村妇,面色苍白,已经晕死过去。吴鞠通凑近一摸,四肢厥冷,脉细微欲绝。吴鞠通当时身上未带针药。情急之下,突然想起身上有块干姜,马上吩咐其丈夫熬汤,然后灌服。服药后,不到一炷香时间,妇人慢慢睁开了眼睛,果然醒来了,围观者都不禁拍案叫绝。

      古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也就是说它既可增强附子的热性,还可解附子的毒性,在治疗亡阳证时是个不错的帮手。


       炮姜是对干姜用粗砂炒成棕褐色,对于生姜和干姜,不仅多了温热之性,还多了止血的功效。同时也正是因为炮制,它没有了发散解表的功效,而是直接作用在中焦甚至下焦,故没有了温肺的作用。

       用一句话总结:生姜干了不解表,干姜炮了不温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