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瞎想一圈后突然不会当父母了

 土而不渣 2024-04-02 发布于重庆

种了一茬蔬菜的园地又空出来了。便在这个周末领着孩子去集市上了买了几颗菜苗种上。一来不至于土地空缺,二来孩子或可体验种植的乐趣。

只是胡乱地种下去,孩子连是什么菜也仍旧没有搞清楚。

倒是让他干啥也还听命而已。


大抵现在的孩子并不十分热衷劳动吧!

能够获得个人成就的渠道实在太多。

比方打一把游戏,弹好一次琴,或者仅仅做好一次作业而已。

现在的父母总不吝啬地赞美,现在的时代也不吝啬地积极激励反馈。孩子也总容易装满,便知足常乐了吧。


以我个人成长经历来看。以前并没有那么多鼓励、赞赏,只要做得差自然会迎面批评,相对做得好仍然会被敲打。

仿佛人就是一根弹簧,非要一直压着才能储蓄力量。同时代的孩子们恐怕有不少压坏的,也有不少用着一生慢慢疗愈自己。

我也是用了多年才算终于治好了自己。便又开始有些担心起现在孩子宽松的环境。

弹簧无论拉伸还是压缩,都存在极限,超过了都会出现问题。

极限值又在哪里?每个孩子不一样。

也许拉伸确实比压缩好吧。起码表面看来,家庭关系和睦一些。


也便在孩子稍微劳动后有感于他的听话,哪怕没有记住菜名也相信伴随着后面浇水、施肥,便能重复强化起记忆,总也记得住。

毕竟成长环境早已不一样,劳动已经成为稀缺。孩子能够听话照做些已经不易。

即便如此,我也会在给孩子啰嗦几遍种菜之方法后仍旧得不到孩子积极的反馈而动怒。

便也会把上一辈人常常贴在自己身上的不热爱劳动、不爱学习、就知道玩等标签贴给他。

只是迫于曾经的教育和当前时代环境的压力便不情愿地慢慢又将其撕掉。

既冲动又拖泥带水。总不能干脆行事。


事情过后想来那时此刻不过是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放大罢了。

孩子会与不会到底又能影响他什么,确凿不是一个十万火急的事呀。

反正菜是种下去了。至于收获是什么,孩子不关心,我似乎也并不关心。


孩子之所以不关心,是他并没有概念。

纵然“粒粒皆辛苦”天天背诵,只要没饿过,很难真正理解。自然也就看不到劳动的价值所在。


与苦难教育不同的是快乐教育其实也掩盖了许多真实。我以为快乐仍然是一部分苦难支撑之后的收获,并不尽是天生的。人之成长并无《楚门的世界》。

不过,成年人最后愿意给予什么,孩子却仍然在感知什么。社会环境在提供什么,孩子也就在吸取什么。想来,也不过是更为复杂的“楚门世界”。


我之所以不关心,是因为可以低成本获得。

纵然所种菜苗全部死掉也不影响盘中三餐。故不会执着,也就无所谓好坏。自然不会像物质匮乏时代的父辈那样提出严厉的要求。

只要不对结果负责,任何人便都可以阿弥陀佛。


物质充裕的好处就是不会放大失误的过错,坏处就在于害怕失去。

从无到有是创造而来的幸福,从有到无是享受之后的痛苦。

因为担心失去,一代又一代的人总不断歌颂创造,放大痛苦。


歌颂的是上一个时代的创造,放大的是未来并不一定会有的痛苦。

孩子们听之大人们幸之,孩子们不听大人们侮之。

可孩子们到底怎么办?大人们只有见识,并无方法,否则旧时代不至于潦倒,新时代不至于躺平。

而今偏要指导后生,不过是拿一点点见识投机后生的未来罢了。


父母这样做,因为孩子只有一两个,便容易将投机变成梭哈。常常得不偿失,亲子关系自然也就紧紧巴巴。


还是无所期待的好。正如邻居问我这茬苗能长多少,我说先活一半就不错了。


我想种地的事不过是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干过,并不行家里手。至于当父母,也不过见过自己父母当过父母而已。

可怜孩子一路成长伴随的尽是父母的试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