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嗨,497万公众号的圈友们 脸上油乎乎 身上胖嘟嘟 睡觉打呼噜 如果您有这样的情况 八成是湿气在体内作怪 哪些习惯是身体的“加湿器”? 又该如何缓解呢? ![]()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划重点 这4个习惯竟是身体的“加湿器” 痰湿与咱们的肺、脾、肾三脏息息相关。 很多时候,咱们不经意的生活习惯就会成为身体的“加湿器”。 1.久坐不动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瘀积的湿气就会越多。 2. 常熬夜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到了休息时间还不睡觉,肝脏也得不到休息。身体就容易出现头昏脑涨、眼睛干涩胀痛等肝胆湿热的症状。 3.偏好肥甘厚味 肥甘厚味是指辛辣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中医认为,过食油腻食物会伤害脾胃,降低运化能力,从而助长湿气生成,凝滞体内。 4.贪食生冷 从内生湿邪的角度讲,贪食生冷、油腻、酒饮及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容易生湿。这些因素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变差,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湿气在体内累积。 注意:不爱动,再加上本来就消化不良的朋友要注意了,酸奶对您来说可能也是身体的“加湿器”。 划重点 这5个信号帮你识别湿气 1.睡眠够了依旧困倦 即使睡眠时间很充分了,但起床后还总觉得很困倦、乏力、觉得头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东西在裹着,懒得动弹,那么就要怀疑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了。 2.大便总是黏黏的 便便容易黏在马桶上,或者使用手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3.刷牙时恶心感觉有痰 有些人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4.晨起后小腿总是发酸发沉 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5.舌头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 正常人的舌头没有齿痕。如果湿气很重,舌头的两边就会出现一些小的牙印。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可能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有湿热。 ![]() ![]() 划重点 不同体质的祛湿法宝 要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还需防止湿自内生。 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则是由于脾胃虚弱、水湿停聚所致,通俗来说,如大量吃生冷食物等。 1.痰湿患者 调理脾胃须单举:左臂上举,掌心向上;右臂掌心向下,缓慢用力下压。再换一侧,重复动作即可。 茯苓薏米代茶饮:5克茯苓、5克薏米煮水代茶,大火烧开,小火煎煮20分钟即可。 2.湿热患者 可以用生薏米煮粥祛湿,加红小豆效果也不错。 3.寒湿患者 需要把薏米炒熟,在炒薏米时要注意,要先将薏米放到锅里,用小火炒制,薏米表面变成微黄就可以用来熬粥了。 注意:寒湿患者不建议加红小豆。 同时,要清淡饮食,不能一边破坏一边补。比如一边吃红豆薏米,一边喝冰水。 要规律生活,该出汗的时候出点汗,综合调理。 健康小贴士 1.这4个习惯竟成身体“加湿器” 久坐不动、常熬夜、偏好肥甘厚味、贪食生冷。 2.这5个信号帮你识别湿气 睡眠够了依旧困倦、大便总是黏黏的、刷牙时恶心感觉有痰、晨起后小腿总是发酸发沉、舌头有齿痕及舌苔白腻或黄腻。 3.不同体质的祛湿法宝 痰湿患者:调理脾胃须单举+茯苓薏米代茶饮; 湿热患者:生薏米煮粥; 寒湿患者:熟薏米煮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