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祀先”与“踏青”

 沪学 2024-04-03 发布于上海

——江南清明节俗谈

1906年上海乐群书局初版《国文新教科书》清明节课文插图

  上海地处江南,在经历了一个难熬的寒冬,又迎来了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阴雨霏霏之际,明天就将迎来甲辰清明节。我家祖先的坟茔在苏州,与兄弟姐妹相约,明天必须去上坟祭扫,寄托哀思。当然,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踏青游春,祀先插柳迎春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我们的情感深处,素白的梨花与清明最相宜。

  这使我想到年复一年的清明节俗,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一个节气,又是包含着人文风俗意义的节日。清明节按农历算,大致在农历三月,没有确切的日子,从上一年冬至开始往后数到第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算,具体日期倒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总是在4月4日或4月5日。此时严寒已过,气候转暖,草木茂盛,桃红柳绿,一派生机勃发,春天来了,“清净明洁”,天气清澈明朗即为“清”,万物欣欣向荣故为“明”,故此又称清明。

  1906年上海乐群书局初版的《国文新教科书》有清明节课文:“清明节,风和日暖,桃花红,杨柳绿,草色青青,一望无际。郊外游人,往来不绝。二三童子,亦携手通行,为踏青之举。”旁边还附有漂亮的彩图,四个孩子携手而行,并作交流状,春意跃然(见题图)。

  在历史的长河里,寒食与清明逐渐融合,寒食遗意尽入清明,老上海本属江南吴地,江南民众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焐熟藕、烧野火米饭及上坟扫墓等习俗,上海人与苏州人没有不同。清明节的特殊内涵在于,它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一对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协调和安排。

  祀先,就是祭祀祖先,或者说祭祀先人,可以说,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慎终追远,千百年来蔚为传统,除了在家里拜祭祖先外,扫墓,更是清明一大内容。清顾禄《清嘉录》卷三“上坟”条云:“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挑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邻,皆向来之旧俗也。”人们清理祖坟上的杂草,修整一下坟头,表示对祖先的敬重。旧时水乡民众上坟大多舟行,时人有竹枝词云:“柁尾飘飘挂纸钱,出城都是上坟船。荒原落叶何曾扫,胜地名花别有缘。”清明祭祖扫墓也是在历史中形成习俗,我曾经说过这是“人鬼情未了”的一个节日。社会的发展,江南水乡原本在清明节“舟行上坟”的习俗看来是消失了,但“上坟”扫墓祭祀祖先仍是重要的清明过节内容。

  上坟除了要备规定的祭供用品,过去上海人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烧草甏”习俗。甏是一种小口大腹的缶,如盛老酒的甏叫“老酒甏”,旧时的“甏”具有“储蓄罐”功能。上坟“烧草甏”就是用草扎的甏,再将叠好的锡箔纸钱贮入其中,在坟地上一把火烧尽,算是给已故亲人汇去一大笔现款了。现在有的墓园是禁止烧纸钱了,但大多数江南墓地管理者还是比较通情达理,一般都指定焚烧地点,加强管理,也是给普通民众祭祀先人一个合理的通道。就不去多说了。

  由于清明时节所处的时令,或风和日丽,或阴雨绵绵,总是给人一种莺飞草长,清净明洁的生态。我想起童年时的清明节,那个年代去上坟踏青,小伙伴们大抵都是美少年,戴上一个个柳圈,鬓边插柳,青发红颜,明眸皓齿,楚楚动人,更是一道别致和美丽的风景。上海弄堂房子虽然不便插柳,大人们把折下的一二枝柳枝,插于门边,或系于门框,这既是一种表示春天可种柳绿化的暗喻,又有希望家庭、社会和合、诸事如意的美意,称“柳户清明”,清明时节,杨柳青青,最是亮色,柳条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是最先发芽的植物,戴在头上,就是象征着新生命,新的希望。旧志书上有“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的记录,已经成为历史了,令人怀念。

  旧时上海人家的女子不轻易出门,清明踏青提供了“士女”野外活动的机会,女孩与男孩一样,清明节野外踏青,放风筝,就叫“放鹞子”,农家一般每年元宵节后,开始放鹞子,由于农忙、气候等原因,过了清明,就逐渐停止,这就叫“清明断鹞”。而清明节那天,是“断鹞”的正日,旧时常常有群众性的“断鹞”仪式。断鹞,因在上海方言里“鹞”与“妖”近音,“断鹞”就是“去妖”,有的干脆在风筝上写“妖去病除保安康”字样,将鹞子放走,就是祈祷或象征祛除小孩或家人疾病晦气。除了折柳插柳,清明节也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进行拔河、蹴鞠、荡秋千等户外运动的好时机,既热闹十足又能强身健体。

  在清明节这天,吃东西也很有讲究,青团子、酒酿饼,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民间还有吃鸡蛋的习俗,不过这蛋可不是谁都能吃的。大抵是没有生育孩子的已婚妇女,在清明节吃蛋,就是祈求自己能够快快怀孕生子。

  清明节节日风俗建立在古人对大自然四季变换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有其一定的科学性。清明节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情怀。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上海率先在全国提出的“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是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节日内涵,应该发扬光大。

  写到这里,这篇短文也该结束了,可是有老同学、老朋友问我,最近有一种说法一直在网上流传——叫“今年清明不问候”,弄得很多人无所适从,我就纳闷了,怎么叫“不问候”呢,问候一声又如何?!这种蛊惑人心的说法阴气很重,像是坟墓里发出来的阴风,严重毒化着社会氛围与大众心理。这些年几乎年年都冒出“今年清明不问候”,就像端午节之前说的“不能说快乐”一样,神神叨叨,阴阳怪气,这种充满邪气不值一驳。

  我就举民国时期的两位大学者“话清明”的例子吧。

  一位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他在回忆过清明节时,写道:“孩子们所知道的过节,第一自然是吃饭时可有较好较多的菜;第二,这是家庭里的特种游戏,一年内总得表演几回的。至于祖先会扶老携幼地到来,分着左昭右穆坐定,吃喝一顿之后,又带着钱钞回去:这在孩子是没法想像的。”(《过节》)清明节不仅可以美食,甚至都可以游戏,咋就“不能问候”呢?!

  另一位是沪上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他说:“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清明扫墓》)更是一件“无上乐事”,何来阴风凄惨的“不问候”呢?!

                        202443日于沪上“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