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点醒了我

 记忆的瓶子 2024-04-03 发布于河北

作者|Pinky   来源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慕名读了郝景芳老师的这本《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这不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一直以来的期盼吗?

最近在为女儿择校探校,这也是我为她选择学校的一个小私心:让孩子心中眼中能一直有光。

特别值得一读的育儿书籍,里面有很多超前实用的育儿理念,总是让人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为一位普通的妈妈,从女儿出生就走在育儿育己路上,从育儿书中学习各种科学的、实用的育儿理念,然后应用到实践中,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成为更好的妈妈,更好的自己。


读这本书有很多收获,整理一些自己特别受益或者特别有感受的内容,强烈推荐朋友们读郝景芳老师的纸质版书籍,将会为我们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读完整本书你会发现,我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
1.父母在阅读中如何发挥助推作用?

父母对我最重要的助推是什么呢?回想我的成长经历,对文学、物理的追求都是因为阅读。父母最重要的助推就是带我阅读。

我因为书而树立梦想,从书中学习,以读书来自我提升。这个世界上,只要一个孩子掉进了书的海洋,基本上不用担心他走不好这一辈子。因为这个世界的智慧,大都是用书来传承的。

父母的助推,还体现在并不限制我的兴趣,让我广泛接触,自我选择。

母亲对我启蒙的三个阶段:


带我读书:通过每天温馨的夜读,让故事从耳朵进入我心里,让我爱上故事;


让我寻找阅读的乐趣:在我的童年,让我自主阅读喜欢的书,通过兴趣爱上阅读;


带我接触更好的书籍:到我已经把读书当成习惯
的时候,帮我找到文学经典。


☔️我想说

细想一下,作为父母的我们能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然后让孩子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特别喜欢郝景芳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助推作用。

父母对于孩子不是强迫压制,而是让孩子做主角,自己在背后发挥轻轻推动的作用。

作为从女儿出生就开始给她读绘本的妈妈,到现在读绘本保守估计差不多2000册了,现在家里到处都是跟女儿读过的、在读的绘本。

我为女儿读过太多她喜欢的绘本,对0~6岁阶段孩子喜欢的绘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绘本共读”看看我整理的相关文章#绘本共读

一开始就是想着这是一项很好的亲子活动,然后培养阅读的习惯也许是可能让孩子一生受益的事情,然后就做了。

从每天随机给女儿读书,到每天问晚上读哪本书,到后来一到睡前程序,女儿自己就主动找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拿到卧室,成为不读书就闹情绪不想睡觉的宝宝。

我一开始做的仅仅就是拿了几本书放到孩子面前而已。我想这一举动就是郝景芳老师书中提到的助推作用吧。

📚
2.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求知,都是因为阅读。我因为阅读爱上知识,再进入学校学习,这是我学习主要的动力来源。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能见到干奇百怪的人生,知道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内心追求的是什么价值。

我读到什么是尴尬,什么是冲突,什么是怆痛。这让我明白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也让我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更容易建立心的沟通。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能见到这个世界上真正杰出的人、了不起的思想、伟大的作品都是什么样。因为有这些参照,自己永远有追求的目标。

这些目标让我谦卑,不会因为现实中的一点点成绩而自喜,因为那些真正杰出的灵魂,是绝不屑于为这点成绩而自得的。


☔️我想说


书中有一个大千世界,有优秀的人,有邪恶的人,有谦卑的人,有贪婪的人,所以让一个人变聪明,不上当受骗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读书。

什么伪君子真小人,在这里都有机会接触到。读完《冰雪奇缘》这本书,孩子会知道还有虚心假意接近安娜的虚伪王子。

读完《阿拉丁》会知道,陌生人话语可能是骗人的,读完《皇帝的新装》会发现,人云亦云的事情很可能是假的,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什么是优秀厉害的人,在这里也能看到。《海洋奇缘》里moana的勇敢,积极追求自己梦想。

还有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雪花人》,一直持有乐观积极精神的《有件旧外套的约瑟夫》……

阅读可以让我们博闻强记,阅读更可以让我们看透社会百态,让我们找到自己内心在追求的东西。

📚3.AI时代我们每个人能做什么

未来是知识创意型经济的时代。只有掌握稀缺的知识创造和运用能力,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在这样的时代,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我有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就是内心笃定一点。
第二条建议,就是理解人的基本需求。
第三条建议,就是持续投资于知识技能的提升。
第四条建议,让孩子接受能发掘其探索精神、发挥其创意的教育。

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面对的就业环境可能是,有1/3的职业是与知识生产和创意有关的。若只会机械记忆,不懂如何发现和发挥创意,孩子就很可能会迷茫无指,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第五条建议,就是不要鄙薄孩子的任何发展选择。

在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未来职业环境中,任何一个方向的个性化发展都有可能成功,最怕的就是毫无个性的平庸。孩子如果喜欢娱乐行业,也有娱乐创意,那不是缺点,而是天赋。

第六条建议,就是重视理解事物的本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做到,相信这个时代能做到。

☔️我想说


随着AI时代的到来,我们很多人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AI替代,高速路口收费站要么是ETC,要么是微信扫码支付,人工窗口越来越少。

餐厅里机器人“走来走去”的把餐送过来,很多工厂实现自动化,一个人操作电脑就搞定一切,还有自动驾驶功能,对了现在AI都可以写法律文书,写论文,画画,解答各种问题了……

未来的我们到底会不会被AI取代?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我们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我相信,在某些方面看,AI让我们这个社会能变得更好,可是在某些方面,也会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不那么好,就看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跟我先生不止一次探讨过,我俩共同认为未来需要的是有创造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部分人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亦或是将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这也是我努力为女儿寻找合适教育的方向。这也是我尽力给她提供尝试多种兴趣爱好的原因,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点,才能更多的发挥创意精神。

📚4.AI时代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我认为当前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教育。通识教育,是让一个人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教育。

通识教育让孩子学习很多学科的知识,让孩子见识整个世界和宇宙,让孩子接触从古至今的智慧经典,但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陷入知识的海洋,而是为了把世界装进孩子心里,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通识教育让学生在多个门类选修课程,有科学、人文、艺术等,开展跨学科、文化对话,对比不同历史文化的发展路径,试图从中寻找更高层次的真理的轨迹。

通识教育用最广阔的视野,融合各学科知识,开展思考与创造力实践。

☔️我想说


读《吴军》老师的《阅读与写作讲义》这本书的时候,里面提到:

“硅谷一些中学生见到马斯克时问他,在大学里学什么才能成为企业家。马斯克总是不假思索地说,像我一样学物理,因为你会因此有一种最适合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

可见,在马斯克心里,物理学的那些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物理学的思维方式,然后做到一通百通。这也道出了通识数育的本质,即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许多地方,而不仅仅是直接用来做具体的事情。”

通识教育,自从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名词开始,我就知道这就是我想让女儿以后接受的教育。我不希望她为了背诵而背诵,不希望她为了考高分而学习。

我想让她更好的学习到各种思维方式,比如数学思维方式,物理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编程的思维方式等等,归根到底培养起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这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教育方式吧。起码暂时我是这么认为的😂

📚5.孩子们在学校应该学什么?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有的距离实际生活很远,以至于学生常有“为什么学”的困惑。

化学课上学了很多化学公式,学了配比化学方程,但是这与生活有什么关系?不知道。于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然而另一种学法是反过来,先理解真实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有什么现象、规律和问题,然后思考解决方法的时候,遇到了化学公式。这个时候的化学公式是直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的。


小学学科学有什么用?可以从小建立未来科学家、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从小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小学习各国文化有什么用?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从小建立社会学者、政治家、媒体和文化人的思维方式,从小学会理解文明的起源,懂得与世界沟通。这些通过学习所建立的视野和思维方法,孩子可以直接带入长大后的工作生活。

☔️我想说


我自己从学前班到研究生毕业,在校时间19年。这么长的时间,我竟然不记得自己在学校都学到了什么。

英语在校学了13年,到现在依然是哑巴英语,那些高深的数学题到现在一道也不会了,即便数学成绩一直都是我的骄傲,更不用说当时感觉远离生活的化学题、物理题了。

可是无论是数学、还是化学、物理,还有英语,它们都是可以应用生活中的学科,很重要的学科。我学了十余年,都白学了吗?

这也许就是教育方式引发的问题,从问题导向性出发学知识,还是为了学知识而学知识。前者可以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后者仅仅可以将知识写到试卷上而已。

这也是我特别对项目式教育感兴趣的原因,促进主动思考,在实践中了解掌握那些曾经在我眼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知识,让知识为实践服务,让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6.关注过程更容易达到好的结果

如果喜欢的是站在领奖台上当第一名的感觉,那么游泳时想得更多的就是怎么成功。

但如果喜欢的是游泳本身,那么游泳时感受的可能是身体和水接触的感觉,人在水下身体的奇妙变化,调动身体肌肉向前游动的感觉,头脑中想的是更纯粹的身体姿态的细节。

奇怪的是,在人生的很多领域,以后者的心态更容易取得成功。当其他人真正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做这件事时是怎样全心投入的。

跳舞的时候,专注的是肌肉和身体的感觉。写作的时候,专注的是记忆引起的细微情绪。研究数学的时候,专注的是方程两边的意义。

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在更长久的人生里,最终是对一件事极致的敏感和热情,让一个人走上更广阔的道路。

☔️我想说


有时候越关注结果越容易出错,或者说越想走捷径。作为业余做自媒体五六年的人而言,好吧,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半个自媒体人。

不过我之所以坚持这么多年,现在还在这里,唯一的动力就是我喜欢码字的感觉,喜欢思考的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碰巧又有朋友喜欢看,那就更是动力加倍了。不过前提动力依然来自于自己享受思考的过程。

比如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整理读书笔记,其实这是很费力的事情。当我整理这本读书笔记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在这之后我又读了至少十本书,然后才回头整理之前读过的好书。

阅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喜欢为之一震或者感同身受的语段,识别成文字到电子文档中,一句句一段段二次整理,经过删减、位置调整以及分类,然后再码字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或者阅读感悟。

每篇读书笔记,我至少从头到尾读了三遍以上,然后才分享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喜欢阅读,如果不是实在喜欢作者的书籍,如果不是喜欢码字,我应该不会做这件劳神费力的事儿。

因为享受整个过程,关注整个过程。所以我才收获良多,不是来自为零的金钱上,而是精神世界的收获。

阅读纸质版书籍的踏实感、内心的平和以及那种近距离接近作者思想的感受,这是电子文档无法带来的体验。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阅读纸质版书籍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发现好书后总是迫不及待地推荐朋友们去阅读作者的纸质版书籍的原因。

📚7.关于孩子的兴趣爱好

让孩子从小打开视野、培养各种爱好肯定是好事,但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叙述的角度,也有很多种分析和理解的角度。

在一个让孩子随意玩耍的家庭和一个给孩子安排高强度兴趣班的家庭中,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差不多的。然而这二者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家长的态度是全然放松,即使送孩子上学习班,也觉得孩子是玩,不算是取得的什么成绩;而后者家长的态度是严肃紧张的,即使带孩子玩,也觉得是学,要记录每一点成绩。

​前者觉得这都是孩子自发的表现;后者觉得这都是我的优秀安排。

轻松玩爱好和严肃学爱好会带来感受的差异。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做不做一件事的主要理由是自己是否感兴趣。

而人在紧张的任务状态下,除了是否感兴趣的因素,还有能否坚持的毅力因素、能否令人满意的取悦因素、积累多少成绩的压力因素共同影响。

如果逼得紧,那么孩子可能会把一切都做好。然而如果一切都做好,也就失去了对这一切的区分。

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需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双方敏感的心,父母需要真正看见孩子。启蒙也是人生观的体现,要看父母是否能让孩子拥有选择自己的人生的权利。

☔️我想说


太赞同郝景芳老师关于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看法了。以上这几段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让我忍不住频频点头,感慨就是这样子。

为什么叫兴趣爱好呢?有兴趣喜欢爱好,才可以称作兴趣爱好。若对一件事极其反感,就无法成为兴趣爱好,毕竟大前提丧失了。

女儿到现在也报了三个兴趣爱好班,都是女儿自己主动提出要让报的,一个是芭蕾舞,一个是绘画,一个是刚报的尤克里里。

女儿是真喜欢这几个兴趣爱好。告诉我有芭蕾舞课和绘画课的那两天是最好的两天,她一直盼着过那两天,每次回家会自己练习基本功,完全不用提醒。足见女儿对于这两个兴趣爱好的热爱程度了。

说起为什么女儿会喜欢这几个活动,还要感谢幼儿园给孩子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尝试,每周幼儿园有跆拳道、芭蕾舞、高尔夫、绘画,曾经还有过声乐、话剧等。

正是因为尝试了这些事情,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我在外面带女儿试听过钢琴课、小提琴课,女儿完全没有感受。

可是幼儿园有个玩具尤克里里,女儿却喜欢极了,买了尤克里里,本来打算看视频自学,怕学偏了教偏了,然后有一个月女儿一直催我带她去找老师学尤克里里。

看,只要孩子喜欢的事情,根本不用家长催促,他们自己就去做了。而这就是内驱力的力量。

说到内驱力,《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这本书中就提到关于提高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几个要点:自主性、胜任性和归属性。


✔️自主需求: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自主选择要学习;
✔️胜任需求: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
✔️归属需求:孩子通过整合关心他的人的价值观与追求,再加上对他无条件的爱,所形成的一种身份认同。

也就是给孩子选择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权利,孩子能把事情做好,特别有成就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今(无论做的好坏)都能获得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就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而让孩子更喜欢做某件事,也更容易成功。

真正的兴趣,做好了一件事,被激励到,进而更喜欢,而这才真正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

兴趣是一切高质量学习的驱动力。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上周女儿上舞蹈课的时候,跟另一个小朋友妈妈聊天,她说起她女儿幼儿园的时候有七八个兴趣爱好班,后来上小学保留了三个,这三个是她女儿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的,都是她特别喜欢的。


在那三个兴趣爱好班里,她女儿表现优异,总是被老师表扬。这就是喜欢➡️做得好➡️被表扬➡️更喜欢做得更好的良性循环。前提依然是喜欢。

那位妈妈说,等过两年,孩子学业重了,这三个兴趣爱好可能还得去两个,只保留一个,最喜欢的。


尊重孩子的选择,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兴趣爱好班,这样做真的很重要。

依然记得女儿当时上舞蹈课的时候,有两个小朋友背生拉硬拽到舞蹈学校,一个孩子抗拒到满教室爬来爬去,就是不练舞蹈。

另一个孩子就哭着不进去,妈妈威胁说不跳舞就不能去哪哪玩了,孩子十分不情愿进去了,还需要妈妈看着才做动作,否则就站着不动。

这种情况就比较痛苦了,家长痛苦,孩子更痛苦!

所以当女儿说她不喜欢学钢琴的时候,我很淡然面对,当女儿说她不喜欢小提琴的时候,我依然很淡然。

孩子不喜欢的事,我不想强迫她去做。兴趣爱好项目那么丰富,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呢。

让孩子拥有选择自己的人生的权利,这也是我努力在做的所以我会带女儿体验钢琴、小提琴、绘画、舞蹈等各种兴趣班,最后选择哪个或者哪两个,也都是女儿自己决定。

提供选择,选不选,选哪个,决定权交给孩子。这就是我给女儿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所秉持的观点。


📚8.有关数学教育

数学塑造的是我们看事物的方式。数学真正影响的是我们的大脑。缺少数学感知的人看事物可能会是乱糟糟一片,数学好的人看同样的事物,可能就是条理清晰的。

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数学启蒙很重要,但不需要用上课的方式,而且上课的方式也不是最好的。

幼儿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数感,简单说就是数形对应。

把数字的发音、数字的写法、物体的数量和数量的大小,这四种数的概念对应起来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一旦在大脑中建立了数的抽象关系,加减法反而是水到渠成的。

幼儿的学习特征是浸润式的,最好让他们有一种“数学属于天地,数学属于生活”的感觉,而不是仅仅把数学当作答题卡上的算式。唯有这样的学习,将来才能触类旁通。

☔️我想说


毫不谦虚地说,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或者说当年做数学题是我的强项,虽然事后学到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现在给我一张高中数学或者大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或者统计概率类试卷,我可能一道也不会。

不过一直以来,我感觉自己的逻辑性条理性还算可以。也许这多多少少得益于当年数学课程的学习。

至于幼儿数学启蒙,跟英语启蒙一样,在生活中应用学习,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不喜欢填鸭式教育,而比较推崇在玩乐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关于我在生活中如何进行英语启蒙、幼儿数学启蒙的,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这两篇文章啦。

1篇文章5本书17个问答10000余字,解决孩子英语启蒙路上99%的问题

如何在家给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我做了这4件事

📚9.幼儿启蒙,究竟该学什么?

有的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口说话,有的孩子快三岁才开口说话但是一旦学会说话,在说话这一方面孩子之间就不会有任何差别。

正常的孩子到了三岁之后都会流利自如地表达,说话早晚的差距很快就被抹平,看不出区别。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说话是一种所有正常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只要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技能,早一点晚一点掌握不会有本质差别。就像吃饭和睡觉,在婴儿很小的时候,父母往往为了让孩子学会吃饭和睡觉大费周章,但无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没有不会吃饭和睡觉的。

能使人生产生较大差异的,一定得是某些人能掌握而其他人无法拿握的技能,而不是这种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那么识字、拼音、算数算是差异技能,还是共通技能呢?这肯定都是共通技能。幼儿识字很困难,但没有见过几个正常上学还不识字的人。

超前赶进度并不等于天才。比别人学得早,并不等于学得好。如果识字、拼音、算数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能力,那么提前的优势能维持多久呢?很容易想到,没有多少。

孩子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未来的学业也是一场马拉松,他要在学校待十几年,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仅仅靠抢跑是不能够给他带来任何长期优势的,马拉松是一个太漫长的过程,抢跑的优势很容易消失。

☔️我想说


第一次听到“共通技能”和“差异技能”的介绍,感觉很有道理,尤其是对于曾经做了三年全职妈妈的人。

女儿出生后,我因为各种事情焦虑过。每天睡觉睡多少才好?几岁开始如厕训练?多大会走路?多大会翻身?多大会说话?多大冒乳牙……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当初真的困扰了我。

其实这些,假以时日,几乎所有孩子都可以慢慢掌握。这些就是共通技能,所有孩子早晚都能学会,不用焦虑不用担心。

当年因为孩子入睡,我还专门报过孩子入睡指导得课程,看着时间哄孩子入睡,担心一直走在哄睡路上,不知不觉间,女儿就可以自己趴旁边睡觉了。有时候还会撒娇说“妈妈,你哄哄我睡觉嘛”。

哈哈哈,如果提前知道这些,当时的焦虑会不会立刻减半呢?我想会的。因为这是事实。

至于差异技能,最能体现孩子个性优势的所在。我想这些才是应该更在意的。比如逻辑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各种学科思维能力,这些很实用很重要,才是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地方吧。

📚10.如何让孩子拥有发展思维能力?

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习惯,对于任何不理解的事物发问的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浸润,最重要的是行为态度上的浸润。


第一点是多引导孩子观察。下雨天孩子都喜欢踩水,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观察:早上的水洼有多大?下午的水洼怎么变小了?晚上水洼为什么不见了?观察的过程,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

第二点是对孩子提问。不仅孩子可以问我们为什么,而且我们也可以问孩子为什么。当你问他为什么时,他很多时候并不知道答案。当他不知道答案时,他的小脑瓜就开始运转了,这是他的大脑成长的时刻。

第三点是可以跟孩子平等对话。可以多鼓励孩子表达他的想法。

第四点是代入情境。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具象情境中教给孩子知识,让孩子把情境中具象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对应起来。

第五点是分析引导。我们可以让孩子对比不同事物的差异,去解释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

如何在生活中启发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为什么”。

孩子在小时候都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当他问为什么时,其实是在思考,他在非常努力地想弄明白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这个世界背后的机理是什么。当他在思考时,其实就在锻炼他的大脑。

在这里,我也分享一个简单的小窍门,当孩子在家里问你“为什么”,父母如果不清楚怎样引导,最简单的三种回应是:“你看…” 带孩子观察,通过观察,回答问题。“你觉得呢?”鼓励孩子猜想和表达。“如果…会怎样?”引导孩子代入不同的情景,再根据推理想出答案。


☔️我想说


培养孩子的发展思维能力,其实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沟通交流了。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女儿被周围不少人夸赞过表达能力强、逻辑性强。

其实我唯一做的就是解决她的一个又一个的十万个为什么,两个人平等交流而已。一直以为这是很平常的事,直到有一次母亲感慨“**问问题的时候总被打断,认为事多,从来不会被告诉答案”。

原来跟孩子一问一答式的好好说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可是这件简单的小事,就有利于大脑的发育,思维的行程,沟通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的提升。

:天为什么黑了?
:因为太阳落山了。
:太阳为什么落山了?
:因为被树挡住了。
:太阳为什么被树挡住了呢?
:因为地球是圆的。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因为地球是个ball,ball是圆的,所以地球才是圆的………

这是发生在女儿快两岁时候的对话,类似的对话成千上万,每天都上演数次。所以女儿现在有比较好的思维方式,当然还有剖根问底的习惯。

如果哪次我没有很好的解答她的问题,她就会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不想让我多知道一些事情?想让我啥也不知道🤷‍♀️

哈哈哈,很欣慰女儿是个不容易搞定的宝宝,这样反而让我很放心。

📚11.最有效的赏罚具有即时性

孩子越小,即时性越重要,如果做一件事的好处和坏处都在未来,那激励作用就很弱。

父母跟孩子说,你快点写作业,长大了找好工作,那基本上等于没说;跟孩子说,好好写作业,年底给你买礼物,只能起点儿作用。需要让孩子看到当下的结果才有可能有效果。

那快点写作业有什么当下的好处呢?最直接的好处在于给自己赢得时间。赢得时间做什么呢?当然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看动画片、看课外书、打游戏,什么都可以。这种时候,孩子才有快的动力。

能起到激励作用的,就是赢得的时间全归他自己,写得越快,玩得越久。这个玩必须是真正的让孩子自己决定的玩。只有这种情况下,孩子才会觉得快点写作业是有好处的。

☔️我想说


我真得总是听到周围有父母对孩子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这样长大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挣大钱!”

现在好好学习,二十年后找到好工作,先不说这个结果是否能达到,这时效性可真够长的。这样的话,好好学习基本等同于没有好处。

特别赞同郝景芳老师提到的即时性赏罚,这样无论是奖赏还是惩罚,都是在眼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孩子的主观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其实看到这几段话的时候,我想起来女儿每天起床的程序,我们有一个睡觉程序,有一个起床程序。起床程序就是起床➡️补充能量吃个饼干、干枣等零食➡️看十分钟动画片➡️洗漱穿衣服。

从女儿上幼儿第一天起,就从来就没有为她起床犯愁过,原来是因为起床后有“即时性奖赏”啊😂

即时性赏罚果真好使!切身体验!

📚12.成就归因于自己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孩子觉得: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做到的。

让孩子把成就归功于自己,也就是说,让孩子不仅感觉到 “我在进步”,而且将进步归因于“自己努力”。

人格研究中曾发现,一个高自尊的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因素。在自我归因的基础上,逐渐让孩子理解努力的意义,才有意义。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能争功的,越不去争夺“你看我对你教育得多好”的功劳,孩子成长的内驱力就越强。


☔️我想说


有孩子后,我越来越认识到一个词“抢功”,作为曾经连续三年全天24小时全职带娃的妈妈,也扎心地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孩子还是我抱着舒服,你看都不哭了”,抢照顾孩子的功劳;“孩子就像我们老*家人”,抢孩子教育的功劳;“孩子就是跟我亲”,好吧,抢孩子……

哈哈哈,总之,家有孩子的妈妈总能感受各种争功邀功的行为。细想之下,这竟然就是人性。孩子好了,全是自己的功劳。

孩子没做好某件事,全是因为孩子没听妈妈的话,完全否认孩子的努力付出,完全否认孩子优秀是因为孩子自身的原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认同,就需要让孩子体会到“我通过自己努力变得优秀”,而不是因为父母做了什么而优秀。这一点很重要!

📚13.如何培养一个有自觉性的孩子?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识别出孩子幼时那些内心驱动力的火种,并呵护鼓励它们的成长。

当一个人随机做一些事,其中某一件事获得了正反馈(好评、鼓励、奖赏等)那么这件事就非常容易获得重复,从而熟练掌握。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行为不是被强迫的,而是一个人自发随机做出的,其中有些行为获得鼓励,因而得到加强。这种“尝试—反馈”正是我们日常学习的方式。

☔️我想说


培养自觉性的孩子,我想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所做的事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然后做这件事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鼓励,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然后自觉性就上来了。

就像我女儿喜欢芭蕾舞和画画,每周眼巴巴地盼着有芭蕾舞和绘画的日子。每天晚上晚饭后玩耍一个小时左右,都会自己主动做基本功练习,不需要任何提醒。

甚至有的时候吃饭吃晚了,到睡觉的时间了,女儿还要练习芭蕾舞,我反而说“别练了,太晚了”😂

所以让孩子自己喜欢才是王道。最近这两个月,女儿又喜欢上尤克里里,然后我就给她买了尤克里里,本来想着自己在网上学一下教她,发现太难了。

然后决定找老师学习,由于各种事情安排,拖了好几周没去找老师,女儿一直特别着急。所以最近又多了个尤克里里兴趣爱好课。

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女儿自己主动要求的,我想这就是因为喜欢产生的自觉性。

📚14.要允许孩子不开心

很多时候,孩子会流露出负面情绪。而我们常常不允许这种流露,希望将其压制和消弭。可是情绪在心里,是消弭不了的。

压下去的情绪会积蓄成更强的爆发,孩子对于压制的反应会更剧烈。其实他们的心里就只有那一点点小惊惶和小难过,就像我们曾经在那些孤独时刻的感受一样。

他们需要的根本不多,只是我们一句安抚的话:你可以不开心,难过也是正常的。然后,那情绪就如春天的寒冰无声消融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的就是“此岸感”和“彼岸感”。如果一件事,能让一个人觉得他和你站在同一岸,共同看着对岸,那么什么分歧都容易解决。

☔️我想说


允许孩子哭,哭完就一切恢复正常,孩子该玩玩该吃吃,大人情绪基本能够稳定。

不允许孩子哭,孩子反而更委屈,哭得更凶更长久,大人反而更容易崩溃,一方面要面临孩子的哭闹,另一方面要接受孩子无视自己“管教”的挫败感。

张德芬老师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就提到: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大人不是想要帮助孩子立刻消除(买糖给你吃哦,别哭了/再买一颗给你就是了,别伤心/明天我带你出去玩儿,别气了)。

就是否定孩子的情绪(这有什么好哭/好气/好怕的),要不然就是打压(不准哭,再哭就揍你/不准发脾气,小孩子凭什么生气)。

无论采取以上任何一种策略,孩子的情绪从来没有被认可、被接受过,所以,它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记得,在情绪上,要给孩子无限的支持和认同,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阻止或是否定,不过行为规矩该遵守还是要遵守的。

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让他们学会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所以千万不要阻止孩子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这样很残忍的。

📚15.关于如何看待大宝二宝关系

当家里有了二宝,很多长辈都开始要求老大要有责任感。有的家庭会要求大宝谦让懂事,有的家庭会要求大宝照顾二宝。但实际上,老大没有这个义务。

兄弟姐妹,从道义层面固然要相互支持、不相互伤害,但这只是非常基本的层面,并没有道义上的法则说,年长的孩子必须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照顾年幼的孩子。

如果大宝关心二宝,那不是理所应当,而是因为大宝良善。这一点在生活里蛮重要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看见孩子做出的努力。

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定位的问题,父母心里都会有行为的基准绳,根据孩子行为在这条绳之上之下来决定是表扬还是批评。将准绳降低,不把很多事当作理所当然的义 务,反而能看到孩子很多闪烁的善良。

兄弟姐妹之间,谦让也好,分享也好,并不是非做不可的义务,如果孩子不愿意,也是正常的。只有这样,才能珍视孩子那些自发的善意。当善意被看见,被珍视,才更容易延续。

☔️我想说


特别反感的一句话是,很多父母总是声称自己是“为了大宝才选择生二胎”。我不太理解。说为了自己生二胎,并没什么问题,为什么非让自己变得高尚一些呢。

首先生二胎的时候,有多少父母征求过大宝的意见,再次生二胎的时候,大宝一个孩子懂什么,他们只希望爸爸妈妈爱他们,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其他的大都不会在意。

我没有二胎打算,可是女儿却提过二胎的话题。她会说“妈妈,会不会有别的宝宝再选你当妈妈,我不想别的宝宝当妈妈,我想爸爸妈妈只跟我一个人玩。不想别的宝宝在咱家玩我的玩具,动我的东西………”

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

基于自己意愿生了二胎,大宝的生活必定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孩子有情绪很正常,并没有什么道理让大宝必须爱二宝,必须谦让二宝。

认识到这一点,才更有利于让大宝适应有二宝在的生活,否则孩子只会被道德绑架一般压抑自己的想法,想喜欢二宝更难。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我无比赞同,大概意思就是“想让孩子讨厌某件事就去强迫他,想让孩子喜欢某件事就去诱惑他”。大宝和二宝的关系也同理。

📚16.家庭能带给孩子什么?

其实,我们并不太能在孩子的智力、人格、特长、能力等方面施加太多影响。孩子就是他自己的样子,由基因和独特经历塑造的样子。但我们能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也就是说,孩子有没有学琴的天赋,有没有沉稳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不是父母能管的。但是孩子对学琴这件事的态度,与家庭很有关系。

如果说人格特质是孩子自身内部的东西,那么态度,就是孩子与自己、世界、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现代精神分析研究中,有一个词叫工作模型,指的是一个人头脑中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这种工作模型早在孩子一岁之前就装载到孩子的脑袋里了。婴儿会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变为自我一他人关系的基础模板,以后的人生会自动装载这个模板。

婴儿的安全感是被研究得最多的工作模型,但实际上,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工作模型远不只在婴儿期。

在之后的童年期,孩子仍然会相当大程度上感知到父母对世界的态度—价值观,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一亲子关系。而这些态度,会以各种方式,或深或浅地变成孩子不自觉的工作模型。

☔️我想说


郝景芳老师在书中提到的这个观点让我有点震惊,感慨幸亏知道了这一点。孩子的智力、特长,我们能做的真的太有限了。集全家之力,耗尽所有人的精力强迫孩子学习这学习那的,到头来又能左右多少事情呢。

也许让孩子看到我们怎么学习一件事情,我们的学习态度,我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更重要。

除此之外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于孩子的爱毫无条件,不会因为孩子表现好爱孩子,不会因为孩子表现不好而不爱孩子,做孩子值得信任的坚实的后盾力量,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吧。

📚17.80分好妈妈就够了!

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里,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不需要做100分的完美妈妈,做一个 Good Enough Mother就好了。”

这个Good Enough Mother 没有特别准确的中文与之对应,直译就是 “足够好的母亲”。我按温尼科特的原意,取“已经不错”的意思,翻译成“差不多的好妈妈”,

精神科专家曾奇峰翻译成“60分好妈妈”我感觉有点低了,“80分好妈妈”可能比较符合现实。

为什么心理学大师会只提倡“差不多的好妈妈”呢?原因是一个理想的好妈妈太容易迷恋于自我的完美,从而可能让孩子一辈子得不到真正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必须来源于独立,而理想好妈妈是一个为孩子做好了所有事的妈妈,所以孩子一辈子都得不到独立。

区分一个妈妈是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还是当作自己的成绩单,就看她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的态度。

当我们在生活里见到一个朋友遭遇人生滑铁卢,我们会心疼:“啊,你一定很难过!”或者努力想提供帮助:“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换成是孩子考试没考好,把孩子当作是独立个体的妈妈也会同情和安慰:“很难过吧?我能帮你什么呢?”

但是把孩子当成自己成绩单的妈妈会指责孩子:“为什么考不好?你怎么能考不好?”

心里越是有 “理想好妈妈=理想好孩子”这个公式,越是不允许孩子失败。把孩子当作自己成绩单的父母,永远没法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事情。

☔️我想说


是妈妈更是自己!这是我总想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有做好了自己,才有机会成为好妈妈。一个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好妈妈呢。

孩子需要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妈妈,因为我们自己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榜样。

一个想做完美妈妈的人,就不可能真的拥有自己。毕竟当一个人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做完美妈妈这件事上时,那么大概率会在“完美”上钻牛角尖。结果大概率是:自己没有了自我,孩子没有了自我。

所以我现在目标就是做个80分的妈妈,80分的好人……只有这样才会心有余力做很多事情,才不至于心力交瘁。

📚18.什么是好角色、坏角色

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感觉自己是“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指责,一个人的下意识反应是防御,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地不予回应,避开指责,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而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是让对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这是不把自己的困扰归咎于对方。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不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怎么会改好呢?但事实怡好相反,往往这样才能让对方做得更好。

由此,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讲的道理都对,但对方却不听。原因其实就在于我们把对方置于哪个角色上。如果我们讲的道理是你如何如何不对,按照我说的道理才对其实是把对方置于 “坏角色”之中。

这里的“坏”不是指邪恶,而是一切负面归责,例如看问题不清楚、不听话、脾气不好等等。与此同时,隐含着的是把自己置于 〝好角色”之中,“你看我说得多对,我看的多明智”。

只要是声称“对方错了,自己才对” 的讲道理方式,就是将对方置于 “坏角色”之中,自己置于 “好角色”之中。

这种情况下,你讲的道理有可能全对,对方也点头承认,但是对方心里一定是非常不服气的。

你讲的道理越对,就证明对方越错,他心里的自我感觉就越糟糕,就越不愿意接受你讲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跟一个处处都有理的人很难相处,就是因为这样。

当孩子拒绝父母的要求时,也许拒绝的并不是要求本身,而是父母对自己的指责。

如果明白了这个心理机制,那么正确说话的策略也就很明晰了:尽量以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提出建议,他人也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这样互惠共赢,皆大欢喜。

真正让生活轻松的方法,就是对他人不抱有预期,这样别人有一点点好的地方就都是正分。如何让生活看起来处处美丽?相信不美丽是正常态就可以了。

当小孩子没有听父母劝,非要拿着一个重的东西走,结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是赶紧拥抱一下,说“没关系,摔疼了吗”。

而当小孩子把东西放下,爬起来再走,就只为他喝彩 :“你好坚强”,绝口不提 “看,我当初说什么来着”。老子讲“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就是指不彰显自己,才能在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很多情况下,与人相处,本质上是相通的。让对方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就是简简单单的关键一步。

关于大宝和二宝,从心理学家的研究看,兄弟姐妹之间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所以人类与生俱来有一种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嫉妒、漠然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把心理零点设低之后,对于大宝行为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想说


“好角色”与“坏角色这部分内容是整本书中最让我受益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运用的好不仅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更可以改善两性关系等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厉害,都觉得自己厉害,不知不觉间就会贬低别人。是人肯定受不了他人的贬低了,这情绪这想法一上来,说啥都不好使了。

这也是对孩子各种说教不好使的最大原因了吧。一旦“坏角色”的标签被打上,人就会不由得反抗这种被贴的标签。

这也是“我牺牲了那么多,你怎么就不领情”不好使的原因。毕竟这种感觉可太让人不舒服了,没有人喜欢一个人在自己面前抱怨自己的牺牲没有换来应得的。这种感觉就是把对方置于“坏角色”身份上了。

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我们之所以抗拒之所以不喜欢,有很多原因就在于自己被置于“坏角色”位置了。

不信你可以在某一天关注一下,为什么老公的一句话让自己怒火冲天,为什么孩子因为我们的一句话而发脾气,为什么家庭关系越来越糟糕,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19.如何做到文理兼修?

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就是大脑可以学会的两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如何才能做到文理兼修呢?答案也很简单,找到文科和理科背后的底层能力。

理科的底层能力是什么呢?其实不是计算能力,而是抽象思维能力。

文科的底层能力是什么呢?其实不是修辞能力,而是感受能力。

理科的底层能力从哪儿来?整个物理学发展史,都是人们观察自然,把自然装进头脑中,在想象的世界里进行操作,寻找到最合适的概念,再推理表达。这是科学最核心的思维过程。

因此,想要理科学得好,就可以不断尝试在生活中体验抽象概念,在滑滑梯时思考力的原理,在路上看汽车思考坐标系。

父母可以让孩子养成多观察的习惯,比如让孩子去观察总结多种事物之间贯穿的特征是什么,引起差异的因素是什么。还可以多做推理练习,假设反例,思考前因后果。

就像音乐需要“内心声音”,理科也需要“内心模型”。可以说,在头脑中进行抽象思考,是理科的“视唱练耳”。

文科的底层能力从哪儿来?

文科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呢?不是记忆力而是感受力。想要有良好的人文、艺术学科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感受力是第一位的。

对于作品本身的感受,以及对于人的情绪和周围环境物品的感受力,是一切人文艺术学科能够学好、能够产出优秀作品的基础。

怎么才能让孩子学好人文艺术呢?其实不是上更多培训班。对文科的真正培养,是在生活中,让孩子对自我和他人内心的情感和视觉审美更做感。

☔️我想说


这也是我特别佩服郝景芳老师的一点:文理兼修,同时具有强大的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

清华大学的物理系,经济学博士,作家……这些Title足以看出郝景芳老师是最有资格谈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人了。

说起来文理科思维,其实我自己也算是一半文科背景一半理科背景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高中二年级分文理方向,我选了理科,然后大学学的是理工科方向的生物制药。后来研究生考研,我考了法学院的法律硕士,妥妥的文科专业。

我特别赞同这本书中提到的文科的感受能力,理科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两种不一样的侧重点,却同样是生活必须的能力。

说到这里,有一点感受特别深。最近在给女儿择校探校,去看了几个学校,有的学校在介绍的时候就会偏理科思维,会解决困扰我的一些数据方面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学费、班级人数等。

而有些学校会侧向于文科思维,让人感觉更感性,在具体学习生活中向我们传达孩子在这里的快乐。

哈哈哈,然后我发现自己更对理科数据感冒,纯感性认识让我感觉欠缺了一些什么,当然纯理性思维又可能缺少温度。通过这件事,足以可见兼修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重要性了。

📚20.为什么要让孩子读经典?

我们为什么要引导孩子理解经典?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这样说:

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

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有这样几段话,极为鲜明地讲述了学习经典的方法:

大师的作品不是用来机械模仿的,这些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播撒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将来能长成或大或小的一棵树。文学艺术作品的高低境界在哪里呢?

经典的作品,能与人的内心产生共鸣,但是又有足够抽离的高度和境界,让作品本身有超然的独立性,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不会陷入过于浅显的单一视角。

艺术学习必须融入每个人自己的东西,这样艺术品才能产生个性化的新形式。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这就是读经典的意义。

通识教育最注重的,就是将人类文明融为一体,让学生看见整体文明发展的脉络。而经典学习,最能串联人类文明精华,

☔️我想说


经典故事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经过了岁月考验后,依然被认同。就像莎翁的《哈姆雷特》,时隔三四百年,读着里面的文字依然让人感到震撼。

就像《小妇人》、《简爱》,时至今日里面的教育理念、择偶标准依然值得学习。经典不朽,这就是经典书籍带给我们的感觉

读《小王子》,小王子之所以一直惦记着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玫瑰花,就是因为那支玫瑰花是他的玫瑰花,他在这支玫瑰花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生活中就是这样子!我们在哪里投入时间和精力,哪里就会开花,就会越关注那里。

读经典书籍,总会让人有所获有所感,所以我会读经典书籍,也会给女儿买一些经典书籍,比如《皇帝的新装》《生命的故事》等。

📚21.作为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

人生的每个阶段里,孩子面临的挑战都不同,父母所应承担的角色也不同。

总体而言,父母从孩子的人生中逐渐撤退,从无微不至的照顾者变成人生导师,从人生导师变成朋友,再从朋友变成“树洞’。父母如果能顺利撤退,就意味着孩子独立成长的过程顺利。

We offer, but not give”这句话点醒了我,至今仍是我觉得各种人际关系中最合理的态度。

Offer 的意思是提供,give的意思是给予。offer是把好东西放到你面前,拿不拿随你决定,give的意思是把好东西塞到你手里,不拿就是不给面子。


☔️我想说


"We offer, but not give"这段话也点亮了我,让我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多么富有哲理而又实用的一句话。

日常育儿生活中,我也是秉持着这种理念。所以我会给女儿提供各种绘本,至于最后她喜欢读哪本,都是她自己来选择。

我会带女儿体验钢琴、小提琴、绘画、舞蹈等兴趣班,最后选择哪个或者哪两个,也都是女儿自己决定。

提供选择,选不选决定权交给孩子。亲子关系更和谐,孩子生活的更快乐。毕竟孩子所做的一切,大都是自己选择的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长大过程中,我们自己有多少次想做的决定却被父母代替了,这种情况很不好受。我们不喜欢吃的东西,被父母“硬塞”到嘴里,不喜欢穿的衣服被硬穿到身上,不喜欢的专业被说教着做了选择……

所以父母越能恰当的后退,跟孩子划清管事界限,孩子越自立越幸福快乐。

庆幸读了这本书,话说这是我读过的郝景芳老师的第二本书籍,之前读了《孤独深度》接下来还想读一下老师的《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总之,这是一本很值得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书籍。书里面有太多让我忍不住连读两三遍的段落,只因为对生活太有帮助了,强烈推荐大家阅读纸质版书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