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我讲《窦娥冤》

 曹文凯 2024-04-04 发布于辽宁

高一学生应该是从这一单元开始,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接触戏剧。初中虽有,但好像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讲。所以,必要的戏剧知识一定要介绍给学生。这一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悲剧,一个是元杂剧《窦娥冤》,代表中国古代戏剧;一个是话剧《雷雨》,代表中国现代戏剧;还有一个是经典的《哈姆莱特》,代表西方话剧。但无论古今中外,戏剧的要点都在于矛盾冲突、戏剧语言和人物形象。只有把握住这三点,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主题。
矛盾冲突说白了就是人的冲突,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人与环境的冲突,即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另一个是人与人的冲突,即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
戏剧语言包含舞台说明和人物语言。舞台说明交代了一定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以及人物表情、动作等。人物语言则需要抓住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个特点。
人物形象自然是重要的。需要在把握冲突、品味语言的基础之上分析、比较、概括。
备课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武林外传》里吕秀才“问死”姬无命的经典名言——“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是啊,是谁杀了窦娥,而窦娥又杀了谁?前者好理解,就是探究窦娥悲剧的成因。对于后者,几乎人人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善良本分的窦娥怎么可能杀人呢?别急,咱们一起来看看。
整节课,我只提出一个主线问题:是谁造成了窦娥的悲剧?应该算得上“少而精”了
首先,我们先理清全剧内容。
《窦娥冤》节选了原本的第三折。四折一楔子的元杂剧里,第三折对应的是高潮。我先概括除了本折之外的另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子:
上朝赶考无银钱,窦娥卖入蔡婆家
第一折:
蔡婆遭劫被搭救,强行逼娶窦娥争
第二折:
驴儿下药误杀父,窦娥蒙冤判斩刑
第三折:                            
第四折:
窦娥鬼魂申冤情,千古奇冤得昭雪
然后,让学生仿照章回体题目的形式,概括本折内容。
学生概括出的如下:
1.刑前婆媳哭离别,刑后三桩愿应验
2.窦娥血溅长白练,冤魂显灵夏飞雪
3.窦娥法场斥天地,示冤明屈立三誓
4.斥天责地别蔡婆,法场鸣冤立三誓
显然,第4项最为准确。而第4项又可以具体划分为三个环节:
赴刑途中斥天地,
后街婆媳话离别,
刑场怒发三桩愿。
情节分析完毕,我们就可以展开讨论了:
是谁造成了窦娥的悲剧?
是张驴儿吗?是。
张驴儿和他老爹救了蔡婆婆,听说她家有些钱财还有个寡儿媳,便见财起心,闻色起意。学生说,张驴儿也没见着窦娥,都不知道好不好看,何来闻色起意呢?你想,光只是听说有个年轻的寡儿媳就起色心,不正好说明此人好色之甚吗?再者,我们揣摩一下他的心思,就算奇丑无比,反悔也来得及,顺道讹诈些钱财,总归是没有任何损失的。
怎奈张驴儿软硬兼施,窦娥就是不从。于是趁着病倒的蔡婆婆想喝羊肚汤之际,心生一计,想要下药毒死蔡婆婆。这时,我提出一个衍生问题:张驴儿为何要毒死蔡婆婆?要知道蔡婆婆在他的威胁和他老爹的“关爱”之下,并不反对这桩婚事啊。毒死蔡婆婆有利于他霸占窦娥吗?其实犯罪逻辑很简单。张驴儿不过是想嫁祸窦娥,到时候逼着窦娥屈从。结果造化弄人,倒是毒死了自己老爹。此处可以看出张驴儿心狠手辣,胆大包天。
另外张驴儿是个忒不孝顺的玩意儿。他为了满足自己霸占窦娥的欲望,竟然不顾及他老爹的晚年幸福,混账,无耻,无赖。老爹死了,不能白死,将计就计,左右不过是嫁祸逼迫,怎奈窦娥还是不从,这才有了上公堂,判冤案。所以,对于窦娥的悲剧,张驴儿罪不可恕。
是桃杌吗?也是。
“人是贱虫,不打不招。”“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楚州太守桃杌的经典名言,赤裸裸地展示了贪恋凶残、草菅人命的昏官形象。窦娥落到这等人手里,着实悲惨。
窦天章、蔡婆婆,乃至赛卢医,或多或少都该为窦娥的冤死负责。然而,只是这些个“人”吗?不止。
张驴儿不止一个,桃杌也并非独苗,甚至说无钱还高利贷而“卖”女儿的也不单是窦天章。他们是那个混乱无度、是非颠倒的社会的缩影。所以,窦娥的悲剧,其实是道德人格和不道德社会的矛盾冲突
综上,是张驴儿、桃杌等泼皮无赖、贪官污吏,以及混乱不堪的社会杀了窦娥。
那窦娥又杀了谁呢?
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送予蔡婆婆做童养媳,十七岁成了合卺之礼,没两年就死了丈夫。如今二十岁的她是否渴望一份爱情?当然。“催人泪的是锦烂熳花枝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团圞月色挂妆楼。”剧本当中有现成的证据。她拒绝张驴儿是因为她的性情刚烈,也是因为她不觉得那是爱情,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她守着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秩序,丢不下从一而终的贞节烈女念想。她不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同样钳制着自己的婆婆——“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个村老子,领着个半死囚。”
窦娥在冲突最激烈的第三折,先是自诉遭受冤屈被判斩刑。【滚绣球】时开始斥责天地。值得注意的是,窦娥唱的是“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在心理上由最初的相信天地自有公明在,到怀疑天地的公正,再结合身边的社会现实,终于发现天地也不分好歹,然后是叱天骂地。这个过程是窦娥信仰的崩塌,是与自我的内在冲突。到后面,她的三桩誓愿无一不是依靠天地。多数人只看到了窦娥认知的局限性,然而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才是悲剧中的悲剧——一个受到巨大伤害的人,最终不得不依赖伤害过自己的事物,来洗刷冤屈。

不管是脑子里守住贞洁的清规戒律,还是靠着天地、官府洗刷冤屈的做法,固然是窦娥们的无奈,但不得不说,也是悲剧的原因之一。 

窦娥杀了她自己。

第四折中,关汉卿借窦娥之口说出“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不知道是怕剧本不过审,还是他的真实想法。总之,这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正如他笔下的窦娥一般,有着难以挣脱的思想局限性。他的终极意愿应该是恢复儒道传统。官就是官,是治人者;民就是民,是治于人者。天地、日月、鬼神依然是湛湛青天、朗朗乾坤,仍旧是高高在上,不容违背的神。
近八百年后的如今,我们也没有摆脱局限性——这是悲剧吗?也许大家都一样,就不叫悲剧了。某种角度上讲,人最大的悲剧就是认知的局限性,几千年了,物质文明飞速进步,精神文明原地踏步,发明家、科学家川流不息,真正的思想家寥寥无几。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什么是良知?良知的前提是认知,只有认识到窦娥悲剧的真正成因,才可能激发心底的良知;只有意识到不论是八百年前,还是八百年后,窦娥们仍然活着,而且就在你我身边,甚至就是你我,才可能真的懂得悲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