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诊断】警惕 | 这个颅内正常结构(蛛网膜颗粒)不要误认为病变

 影像诊断与科研 2024-03-13 发布于广东




往期推荐


影像解剖  |  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后动脉分段小脑供血动脉及范围下肢动静脉解剖及CTA肝分段肺分段颈部淋巴结分区腹盆壁肌肉解剖



影像诊断 |  腰椎MR上判断神经根受压;肝硬化结节癌变识别脑血管畸形的分类及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腰痛不能只看椎间盘

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颗粒:蛛网膜绒毛将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吸收人静脉窦的正常部位,它在影像学检查中无法显示。但随着CSF循环容量增加,蛛网膜绒毛可以增大,导致蛛网膜逐渐突入硬脑膜并达到静脉窦血管内皮下方,最终形成蛛网膜颗粒。这些颗粒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增多。常见于横窦、上矢状窦和矢状窦旁的静脉陷窝,直径一般为2~8mm,如果很大,则可能阻塞静脉血流,导致静脉高压,且易发生静脉血栓。> 1 cm 时称为巨大蛛网膜颗粒


影像表现:

CT:
无强化,与脑组织相比呈低密度至等密度,静脉窦内分叶状充盈缺损"。
密度测量值约 20 Hu(平扫一般密度不高,有助于与静脉窦血栓鉴别)。
如果过大,会导致颅骨内板出现扇形压迹,可能源于脑脊液搏动。

CT平扫显示显而易见的矢状窦伴有颅骨内板扇形压迹(*)

MRI:
与脑组织相比,T2WI显示高信号,T1WI显示低信号。FLAIR序列上信号部分或全部没有抑制。在增强图像上没有强化。可见皮质浅静脉流人是蛛网膜颗粒的特征性表现。蛛网膜颗粒突人硬脑膜静脉窦,可能与静脉血栓或硬脑膜肿瘤相似。仔细分析CT密度、MRI信号特征,以及病灶内流空信号的发现,对鉴别非常重要。在慢性期,静脉窦血栓可有强化。




脑部MRI,包括 T2WI(图 2.3a)、平扫横断位 T1WI(→图 2.3b)、横断位 FLAIR(图 2.3c),显示上矢状窦后部圆形充盈缺损(白色箭),内有流空信号。与皮质相比T2WI呈中央高信号,T1WI及FLAIR呈低信号,DWI成像(图2.3d)信号不受限。横断位T1WI增强(图2.3e)仅显示血管强化。所有表现都与显而易见的蛛网膜颗粒诊断相一致。

病例1、2、3、4、6和7的矢状图显示了蛛网膜颗粒的典型位置(箭头)。病例3,FSPGR对比后T1加权图像矢状位重建(3T);病例6,来自2mm轴向FSE T2-WI(3T)的矢状重建图像;所有其他的矢状FSE T2加权图像。

病例 4,1.5T,轴位 T1WI (A)、FLAIR (B)、T2WI (C)、DWI (D) 和对比后 T1WI(E 和 F)。多脉冲序列的典型外观。注意沿 SSS 右侧边缘的硬脑膜(箭头,C)中具有骨质缺陷的蛛网膜颗粒。注意内在血管,它们似乎是移位的皮质静脉或通道(箭头,E 和 F)。存在局灶性颅骨重塑。


鉴别诊断:

1、静脉血栓形成:通常涉及一个或多个静脉窦的整段,边界不清,范围较广,可延伸至皮质静脉,可累及远端乙状窦和颈静脉,可伴有脑实质静脉性梗塞。与蛛网膜颗粒不同,急性血栓在脑部CT上呈高密度,在 T1WI上呈高信号,在FLAIR序列上呈低信号,在 GRE、SWI上显示磁敏感伪影。

2、静脉窦内肿瘤-增强扫描有强化。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