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路时出现这5大症状,可能是血管堵了,要提高警惕

 内科王医生 2024-04-05 发布于河北

我们经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99,经常走路确实对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有没有观察到,不同的人群走路姿势协调的程度其实是有不同的,

另外,走路可能还会伴有着一些其它的症状,通过走路能够反映出我们血管的健康状况。

走路时出现以下5大症状,可能是血管堵了,要引起重视,提高警惕,

1、走路时出现胸闷、气短、胸痛

尤其是快走过程中,心率会加快,心脏的做功会增加,如果存在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情况,快走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增加,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的表现,有些人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

2、走路时感觉不明原因的头晕

当供应人体大脑的血管出现狭窄,出现供血不足,可能在走路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头晕,多半会伴有一侧的肢体无力等表现。

3、快走几百米出现双腿的无力、麻木、疼痛,需要停下来休息

这种情况也叫间歇性跛行,也就是当下肢血管出现狭窄的时候,在快走的过程中,下肢缺血加重,就会引起双腿的无力、麻木,甚至出现双腿的疼痛,停下来休息以后,供血得到缓解,疼痛的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4、走路时向一侧偏斜

当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走路时向一侧偏斜,可能是脑血管出现了急性的堵塞,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5、走路出现步态的改变

正常人走路是比较轻松灵活自如的,

但如果出现了一些步态的改变,也要警惕,可能是脑血管引起的,

比如,像走路像剪刀一样,两侧的膝盖向一起贴,双侧小腿像剪刀一样的展开,这种肢体行动的不灵活,也要警惕血管的病变。

实际上,走路与我们的健康关系比较密切,而除了血管的病变,还有像肌肉、神经的病变,也会影响到走路的姿势。

走路是一种比较简单自然的锻炼方式,而且,又和我们的健康有直接关系,所以,平时我们要注重小腿肌肉的锻炼,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血管。

2种动作,锻炼上下肢的肌肉,

一种动作是锻炼大腿部的肌肉力量,

我们可以做蹲起训练,

如果是老年朋友,可以坐在椅子上练习蹲起慢慢练,逐渐的增加下肢力量,可以先从十几个做起,逐渐的增加运动量,慢慢的可以脱离椅子,做一些半蹲起的动作。

另一种动作是锻炼上肢的力量,

平时可以做握力训练,

在家可以用矿泉水瓶做一个简单的“哑铃”,加满水以后做简单的上下左右的抬举运动,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运动次数,运动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循序渐进。

天气晴朗也可以到室外进行运动,坚持下来对于肌肉的锻炼,对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对保护我们血管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