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是杜牧的诗还是许浑的诗?

 飓风居主人 2024-04-05 发布于河南

□刘绍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知道这是杜牧的诗,我若说不是杜牧写的,不是贻笑大方,让人耻笑吗?

最近通读《樊川文集》、《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后,发现《清明》的风格确实与杜牧的其他诗不太一样,这位著名的晚唐诗人不但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还自称“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清明》虽算不上绝对“习俗”,但它也绝对称不上“高绝”。

正因为如此,很多文学评论家在谈到杜牧诗时,都没有谈到《清明》,因为大家都觉得这首诗与杜牧的“豪而艳,宕而丽”不太一致。所谓的“豪”,就是感慨淋漓,挺拔警悍;所谓的“宕”,就是情韵悠长,清新多变;至于“艳”、“丽”,就是文采风华,婉约生姿。《清明》的风格情调都与之相差甚远。

当然,我们不能仅从这些,就断言《清明》不是杜牧的作品。我们再看看《清明》一诗最早的出处,也能看出些端倪。《清明》诗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谢枋得编选的《千家诗》中,《千家诗》在《清明》的下面署上了杜牧的大名,从此历经元明清三代,直至传到今天。

我们知道,《千家诗》与《百家姓》、《三字经》等书一样,是古代的启蒙读物,编选得较为粗糙,不署作者名或者署错作者名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将《清明》的作者张冠李戴,也是非常容易的事。再加上杜牧长期在江南一带做刺史,又有诗名,人们把描写春雨、杏花的诗,安在杜牧的头上,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但只要我们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在这之前的《樊川文集》、《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中都没有收入《清明》一诗,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樊川文集》是杜牧的外甥裴延翰编辑的,裴延翰在序文中说,杜牧生前曾经对他说:“既不自期富贵,要有数百首文章,异日尔为我序,号《樊川集》。”杜牧病重时,“尽搜文章,阅千百纸,掷焚之,才属留者十二三”。杜牧死后,裴延翰根据他的遗嘱,“比较焚外,十多七八”,结为《樊川文集》。

退一步讲,就算裴延翰一时疏忽,没有收录《清明》,那在后人又搜集杜牧《樊川文集》以外的遗诗时,也应该把《清明》收进去。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别择不严,《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误收了李白、张籍、王建等人很多作品,依然没有收录《清明》。说明当时大家非常清楚,《清明》不是杜牧的作品。

还有一个,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多次提到杜牧,里面光涉及杜牧的诗就有十多首,就连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都提到了,就是没有说到《清明》。他在《后村诗话·前集》卷一中还提到了《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里混入了不少他人的作品,《清明》如果是没有收录的杜牧作品,他肯定会在此加以介绍,甚至还会浓墨重彩。但是他没有。这说明刘克庄也知道《清明》不是杜牧的作品。

既然《清明》不是杜牧的作品,那它到底是谁写的呢。这些,我们从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序》中,也能看出点蛛丝马迹。宋人洪迈曾在《万首唐人绝句序》中声称:“金华所刊杜牧之《续别集》,皆许浑诗也。”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也肯定:“樊川有《续别集》三卷,十之八九皆(许)浑诗。”

根据这个线索,我又读了不少许浑诗,发现《清明》的风格与许浑的许多诗都是一样的,他的《下第归蒲城墅居》与《清明》的格调如出一辙。更为巧合的是,这首诗颔联“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中也有“杏花村”三个字,与《清明》简直就是孪生。所以我们推断,《清明》应该是许浑的诗,它与《下第归蒲城墅居》一样,也是许浑下第归蒲城途中所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