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插队五十五年祭

 老朱748ib1xkur 2024-04-07 发布于福建

图片

插队五十五年祭
作者:北京知青 李连科

时间过的真如同白马过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过了五十五周年。我写过两篇纪念文章。虽然从时间上上山下乡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间,但对我们这些亲历者则是一辈子磨灭不了的印记,那是用我们的青春祭奠的!

究竟怎么看待和评价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这么多年来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包括我们这些亲历者,过来人,各抒己见。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到同意这是一场锻炼,思想和身体得到了升华。但在那个大环境下,一个独立的个人是无法抗拒时代的潮流,往往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就像一场洪水,被动服从也是服从。

五十五年前那场知青大迁徙运动可谓空前,他波及到每个家庭,甚至牵连家庭中的很多人,很多人有看法,我们插队的县志上则把知青上山下乡记载是“一场麻烦”,给农村,农民带来不少麻烦,这是客观的评价。

我们这一代,其实缺乏知识却被冠与知识青年。缺少文化却被叫做识文断字的文化人。“知青”是特定年代特殊的一代。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一代人是昙花一现的一代,就如夜空那颗流星,很亮后逐渐黯淡,拖着尾巴,最终消失在长夜漫漫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我们这一代人曾是最有理想的一代,我们出生在新中国诞生年代,像祖国的花朵一样幸福的成长,从小受党的教育,立志当科学家,工程师,宇航员,医生。憧憬我们美好的未来。如果没有上山下乡运动,全国1700万知青都受到良好教育,能有多少人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700万知青插队,没有滞留在城市,减缓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让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喘了口气。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而且我们完成了这个使命。

五十五载岁月荏苒
资料提供:李连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用青春做为代价,上千万的知青返城后失业下岗生活拮据仍没有给国家找麻烦,这不是担当又是什么呢?我们是快要消失的一代,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代,我们留给后人的,留给历史的不能只是空悲叹,还有责任和担当!

对于知青生活,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有痛彻心扉的感受。和我们一样在延安插队的知青作家史铁生曾在《插队的故事》中写道:有人说我们这些插过队的人,总好絮叨那些插队的日子,不是为了别的,是因为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是在插队中渡过的。谁会忘记自己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时候呢?谁会不记得自已的初恋或者头一遭被异性搅乱了心的时候呢?于是你不仅记住了那个姑娘或小伙子,也记住了那个地方那段生活。千真万确,我个人就深有体会!我的青春懞懂期就是那时有的和萌发的!

知青一代人成为那个时代的印痕,也链接着国家变革的那个的年代,也跌宕出如火的激情岁月。

我们搞知青文化研究,就是要展现与知青一代的岁月对话,以文学的方式致青春,带给人们一份人生的启示录。我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心愿,我要写下自己的人生,并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让一串串黑体字就象已经上了膛的子弹,用语句的韵律增强阅读的节奏,触动读者的心灵。

那个年代,我们的青春与国家发展的血脉相连通。我们转身回望青春芳华的时侯,记录的是民族的青春史和心灵史,指向的是擎举理想、勇为天下先精神品格和不屈意志。我觉得我们去大西北支边插队的这些人走过的经历绝不亚于战争年代参军打仗所遭遇的。然而无论哪个时代,弥合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永远都是年轻人闯关的难题。立志改造现实的人,即便收获了部分的成功,敢叫日月换了新天,他自己往往以悲剧收场。无奈下,也只有与那个过往的时代和解。

史铁生起码说出一部分人的想法和心声!知青上山下乡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地域不同、经历不同、知青素质不同、受教育不同、政治环境不同、必然有许多的差异,应该尊重知青们对各自上山下乡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在青春无悔和青春有悔这个前提虚假的争论辩题中,不应该用简单肯定或否定强加于人,无悔自有青春血色浪漫的光荣历程,有悔自有青春不堪回首的往事。

老三届与中各届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人数达1700多万,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历经苦难,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代,他们在反思与拼搏中成为社会的中坚。中国知青一代出类拔萃之辈群星璀璨,他们承前启后推动了中国改革大潮,为建设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对祖国和历史最好的回报。

人当了一回知青,就像泥土淬火成陶,永远回不到泥土的状态,而泥土经水浸泡,就是稀泥一堆,其差异就是一场火的历练。

——献给知青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

两瓶故土的样品
李连科

图片

这是两瓶很普通并很有意义的样品,一瓶黄土,一瓶水,取自我插队住过的窑洞前和饮过一年多的那口泉水井。我把它带回北京,放在书架醒目的地方,时常拿在手中,像把玩欣赏一件珍品,翻过来调过去的看,那土似乎还温存在着我的信息,那水依然那么清彻透明,思路也随之又回到了那个小山村,回到了北教场村的那个小山坳里。

图片

我自离开陕北后先后四次回村,看望乡亲们。四次回村我都要去我住过的那孔窑,泉水边走走看看,在泉水口旁不由自主地捧起一捧清凉的清泉水,喝上几口。顿时感到沁入心田,思绪也跟着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些个难忘的陕北插队下乡的岁月。

1969年元月我们辞别了父母,离开了北京,千里迢迢来陕北延安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的农村情况与我们想像的大相径庭,我们这群17,8岁的孩子都懵了。我们不知我们的今后的生活会怎么办,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紧接着要过劳动关,自食其力关,艰苦的考验接踵而来。正当我们走投无路时,大队书记王明德一家接纳了我们,我们搬到他家窑院的这孔闲置的窑洞,从此开始了我们与这家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生活。一直到来年我离开北教场村参加工作。

图片

王书记一家人

这座窑院里的生活让我铭记了一辈子,以至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我曾经的家,每次当我站在窑院中,似乎看到大叔大妈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仿佛听到了这个小院曾经的欢声笑语。那是我知青岁月一段刻骨铭心的温馨生活。

王明德书记自合作社起就是我们大队书记,我们去的那年他才38岁,己是5个娃的“大”!陕北靠天吃饭,又由于文G,乡亲们食不裹腹,吃不饱饭。我们队是当时全县自然条件最好的一个大队,有川地,水田,可队里的社员辛苦一年才分得130斤皮粮,仍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王书记冒着很大的风险,在我们队办砖厂,开菜园,果园,搞副业带领乡亲们脱贫,尽自己全力为乡亲们办事!

他对我们知青也很关心,刚来时,派来一个据说给红军做过饭的老炊食员给我们做饭,把一块全队最好的靠近水源的地分给我们做自留地,可我们这些乳 臭未干刚刚走上社会的孩子哪会打理啊?糟糕的是我们知青内讧也吃不上饭了,于是分灶,知青各谋生路,才有了我们几个人上他家的机会。

图片

爱人插队住的那孔窑洞

图片

李连科插队住过的小院

图片

图片

在村时的大队书记,队长都已作古

当时他家7口人,最小的才4岁,加上我们3人10囗人吃喝就是一大问题,可是大妈很会过日子,一日三餐我们都能吃饱,虽然也要掺杂着一些麸糠之类,但我们从此没挨过饿,大叔大妈视我们如同自己的孩子,让我们这群远离父母的孩子有了家的感觉。每当下工回来,大妈忙着做饭,我们洗漱完就去窑里休息,饭做熟了,大妈的孩子来叫我们,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我们三人中那两个同学都会乐器,时常晚饭后小院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小提琴声,琴声在山谷中回荡,给这小院,给我们紧张劳动之余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欢乐!

我们住的这孔窑原来是一净深十米的窑,由于窑面塌陷,只有3米多长的一孔窑了,净深浅了,但朝向很向阳,窑面积不大,有一刚好睡下我们3人的一个土炕,土炕前还有一放下两个箱子的地方,我们常伏在上面给家里写信,书信是那个年月我们唯一与外界家里联系的方式。一般我们也是报喜不报忧。我最盼的是每月初家信夹的那5元钱,基本上这个月零花钱就没问题了。

自打住在这里,生活有了保障,一切不用我们操心,偶尔我们帮助挑挑水,劈劈柴,生活的像一家人。

图片

我们住的山坳里有一口近千年的山泉水,水质很好,村里人都喝这口泉眼水。现在社员都搬到山下住了,但仍有不少人开车来这里取水,据说比“农夫山泉”的水质还好。

我回村也曾住在这山脚下,每天提着一个大号的水壶前去提水,仿佛当年我们在这儿生活一样,喝在嘴里,甜在心里,依然觉得味道甜美!

泉水离我们住的窑洞只有六七十米远,走过一段小路便是,那时我们小,年轻,每次我都是挑着两只木桶一路小跑,玩儿似的!

2012年第一次回村我就在我住的窑洞取了一瓶土,13年第二次回村,我在泉水井旁用塑料瓶装了一瓶水回来,并用塑胶袋封好。永久保存,这两样东西我把它看作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它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回忆……

2013年,我组织了我们村10名知青回村,有的人是离开了40多年第一次回村,村里的老乡很高兴,组织了一次有50多名村民参加的盛大宴会,在那次欢迎宴会上,我请出席宴会的老乡给我签名留念,一晃也过去了9年,这9年里变化也很大,包括当年给我签名留念的乡亲们。我们的2个队长,王书记都先后辞世离去,我那个敬仰的如同母亲给我们做饭的大妈也去逝了。

斯人都己去,音容笑貌犹存。唯独那座小院,一切如故,还有这两瓶样品里的土,水,静静的似乎诉说着当年这里发生的故事……

图片

在我插队住过的第一孔窑洞内

图片

和乡亲们的合影(后排左一 李连科)

作者简介

李连科,1969年元月到延安富县插队,喜欢读书,热爱写作,文章多次被各种报刊,杂志登载。

来源:延长老矿典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