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九) 河南省孔子学会 韩鹏

 紫雨轩书院2017 2024-04-08 发布于河南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九)   

8、开封西北方的新乡、辉县方位,是伏羲划分九州西北州“柱(台)州”,对应四象“玄武”、四时“冬季”、四渎“西河、河水”,八卦“艮山卦”、八方“西北方”、八节“立冬”、九宫“新洛宫”“六宫”之位。九宫图的“新洛宫”“六宫”,主立冬、小雪、大雪三个时节,对应上古时期昆仑山西北部“舂山”之地,也是西王母、西陵氏居住的“墉城”、共工氏治水的“不周山”“金(白)水”“西河”“河水”流域。故新乡也以九宫图“新洛宫”文化,古有“新洛”之称。
据伯益《山海经·中荒经》记载:“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九州西北州“柱州”,以昆仑山西北高入云天的“天柱”而得名。唐末五代时期,崇真馆大学士杜光庭所编《墉城集仙录》中云:“墉城者,以女仙统于王母,而王母居金墉城也。”居住“金墉城”女仙,归西(金)王母所统,故以此为书名。
九州西方州“弇州”与西北州“柱州”之间,便是西(金)王母居住的新乡“鄘城”“墉国”,其文化一直传承到现在。“鄘”与“墉”,都表示古代城邑、或区域,含义相同。据唐代史学家杜佑《通典》记载:“鄘城在新乡县西三十三里,古鄘国也”。《新乡县志》也记载:“鄘国都城位于现新乡县大家店(代店、店后营)村周围。”
新乡的西(金)王母“墉城”“墉国”文化,与自古以来太行山传承的“五行山”“盘古山”“王母山”“女娲山”历史文化相一致。南宋罗泌《路史·女娲纪》记载:“女娲又曰皇母。注太行一曰皇母山,亦曰女娲山。”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也记载:“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娲山。”新乡的“太行山”之地,也与开封西北方、伏羲八卦西北“艮山卦”的时空方位相对应。它是上古时期黄河在下游流域,最早冲积形成的昆仑山之地。
虽然,在数千年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西王母居住地在地理上略有变更,但在开封西方、西北方,九州西方州“弇州”、西北州“柱(台)州”的历法定位,却是始终如一的,并且逐渐向西部传承到了青藏高原“昆仑山”、洛阳“金墉城”、济源“王屋山”等地。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六》记载:“谷水又东迳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谓之金墉城。”所有这些,都是黄河下游“昆仑山”“九州”“西王母”文化,逐渐向黄河中上游流域传承的具体印证。

 新乡之地的九州西北州“柱州”、西(金)王母居住的“墉城”“墉国”,与上古时期共工氏居住的“不周山”同地。“不周山”,对应八风的西北风“不周风”之位,也是共工氏居住新乡辉县的“共山”“共头”“共首”“共国”“共城”一带,有新石器时代距今约8000年-5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印证,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它是定位“共工氏”“共工国山”(见图-50)、九州西北州“柱州”,在黄河下游流域的重要依据。

图-50 新乡河水、共头山、共工城图

对此,东夷人伯益《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西北海”,与九州西北州“诸州”“共工国山”同地;“不周”,便是共工氏怒触“不周山”之地,对应八风的不周风,八方的西北方位。
这里既是西王母居住的新乡金墉城方位,又是共工氏居住的新乡辉县共工城方位,也对应开封的西部偏北部,大禹重新划分九州后,这里为西北州“雍州”。
共工氏将流经原阳县西北黑羊山一带的黄河南岸掘开,导致以洪水淹灌东南部开封的尧舜中州“冀州”,和杞县的颛顼东南州“神州”“空桑”。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可见,洪水之所以泛滥空桑,是居住洪(鸿)水、洪(鸿)沟上游,即西北方新乡之地的“共工”,利用“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和“西河(河水)”地理环境,人为造成的水患灾害,也是导致“杞人忧天”(见图-51)的根本原因。

图-51 共工氏水灌开封、空桑河道图

新乡、延津、原阳一线的“西河(河水)”流域,也是西周穆王祭河沉璧的“燕然之山”。据魏国大梁《穆天子传·卷一》记载:“天子大朝于燕然之山,河水之阿......河宗伯夭受璧,西向沉璧于河......诏女(汝)昆仑□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珤(河图)”。正是伏羲划分九州的西北州“柱州”、新乡古黄河的东岸之地。
9、开封北方的延津、滑县方位,是伏羲划分九州北方州“元(泲、玄)州”,对应四象“玄武”、四时“冬季”、四渎“北济、济水”,八卦“坤地卦卦”、八方“北方”、八节“冬至”、九宫“一宫”之位,是上古时期昆仑山北部的“玉门丰沮(封钜)”之地。
伯益《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玉门丰沮”之地,盛产“玉门之枣”,对应新乡延津酸枣之地,西周为胙国和燕国(又作南燕);春秋为胙国、燕国和廪延、枣邑;战国为燕邑和酸枣邑;秦代曾在此地设“酸枣县”。
“酸枣邑”“玉门之枣”与西王母有关。东汉班固《汉武内传》记载:“七月七日西王母当下,为帝设玉门之枣。”“玉门枣”,与“西王母枣”同地。枣是仙果,补中益气,坚志强力,久服不饥神仙、轻身延年、长生不老。相传,尧舜时期,西王母为了奖励大禹治水有方,派玉女给大禹送去两颗仙枣,吃后使人精气神充沛足。
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西京杂记·上林名果异木》记载:“枣七:弱枝枣、玉门枣、棠枣、青华枣、梬枣、赤心枣、西王母枣”。北魏秘书监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建春门》记载:“有仙人枣,长五寸,把之两头俱出,核细如针,霜降乃熟,食之甚美。俗传云出昆仑山,一曰西王母枣。”“西王母枣”与“玉门之枣”生长同地,对应开封北部延津“廪延”“廪延”,也是昆仑山北部的“玉门丰沮”。
“丰沮”,指上古之国,读“冯纪”,也称“封钜”,是黄帝“胙土封氏”给炎帝长子方雷、姜钜之地,与黄帝裔孙始均“北狄国”、延津“胙城”、封丘“黑(北)山”在同一方位。方雷、姜钜是嫘祖的父亲,也是黄帝的帝师、泰山岳父,故“封钜”在开封黄帝嫘祖宫室“轩辕丘(楼)”(见图-52)北方之位,对应黄帝所居九州中州“冀州”的北方州“泲州”之地。

图-53 黄河下游南燕、酸枣、封钜、轩辕丘图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韩鹏,男,大学,1957年1月生,河南夏邑人。河南省孔子学会顾问,开封古都学会副会长,开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调研员。研究方向:中原华夏历史文明发源。首次提出了“华夏文字、文化、文明和三皇五帝、夏商诸王,共同产生于河南荥阳以东河济'两河’流域”的基本观点,先后出版发行研究中原华夏文明发源的学术著作十余部,曾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课一等奖。

开封 韩鹏文集链接

【韩鹏 文集】

夏文化发源地需要历法科学定位  

“夏都”要以质疑为导向解决问题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一)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二)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三)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四)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五)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六)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七)  

以伏羲历法规范 探索中华九州源头(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