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面故事丨从“凉水井”到“课共体”——构筑“学为中心”的理想课堂

 盐心Jaffe 2024-04-02 发布于四川
徐 青

新教育学校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新学年教育副总校长

“课共体”主要发起人

2020年9月15日,那是我第一次到凉水井实验学校。

吴舸校长接待了我,在我表达了听课的意愿后,他指着教学楼说:“任何教室,你随便进,都可以听!”然后就走了。当时我想:好歹我也是一位校长,你总得给我个推荐课表,搬张凳子吧。

带着些许怨念,我走进了最近的一间教室。一位特别年轻的老师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有些纳闷:怎么看上去这位老师这么年轻?长得好像学生一样。直到又有一位老师上台,我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学生。真正的老师居然就站在我身边,“袖手旁观”了好一会儿,直到几位学生发表完观点,她才点拨了几句。一整堂课下来,愣是没说几句话,大多数学习都在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和展示中完成了。

就这样,我听了一节又一节,一天连听了6节课,换了6间教室。我有时站在教室的后面,有时站在教室的中间,甚至还站到讲台边上,但是整个过程中,居然没有人管我,也没有人多看我几眼,老师们、孩子们都在专心致志地教学。

这一天,我整整站了6节课,连张凳子都没有,却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理想课堂!凉水井学校的每个课堂、每个小组、每位学生学习的细节,都让我着迷。事后,我非常庆幸,没有因为一张凳子而离开。

至今,我已经数不清到凉水井实验学校的次数了,身份也在参访者、学习者、总教练、总导师、总顾问间不断转换,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体验。

▲2020年11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卢志文(左四),考察指导凉水井课堂改革


后来我找机会,与吴舸校长一起谈了半个小时。这是神奇的半小时。我们交流了教育理念,讨论了各自的梦想,彼此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对吴校长说:“凉水井的课堂如此精彩,据说还有很多学校都在学习凉水井的模式,能不能再介绍一所类似的学校?我去拜访一下。”

吴校长沉默了一会儿说:“暂时还没有。”

其实,我是带着目的考察凉水井学校的。彼时,我正在做广东喜耀粤西学校的办学顾问。在整个过程中遇到了瓶颈,这也是许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就是课堂过于传统。所以,当时我想把凉水井模式迁移到广东喜耀粤西学校,再做一所“凉水井”。


2020年10月、11月,我连续三次带领喜耀粤西学校的教师团队进入凉水井考察,两校确定了深度互学的关系。

2020年11月7日,在我推荐下,中陶会副会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卢志文,新教育学校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新学年教育总校长邱华国首次实地考察“学为中心”理想课堂,后来他们又分别多次深入凉水井。在一次与凉水井领导们的座谈中,卢志文先生围绕“创生”两个字对凉水井课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此后,“创生”两字成了凉水井推进课改的热词。

2021年3月,广东喜耀粤西学校与凉水井学校的深度互学就此展开。一周合作教研,一周自主教研,每月一次线下交流,每一次活动我都与吴校长认真策划和打磨,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一路磕磕绊绊,一路又柳暗花明。不经意一年过去了,喜耀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023年8月,两年半后,喜耀学校举办新生体验营,无锡华锐实验学校、江西横峰县教育局、绵阳高新区实验小学的180多位教师参与了5天的高研班的观摩学习。

活动第4天,无锡华锐实验学校的韩荣寨总校长找到我,要求给自家参与活动的47位老师做一次无记名投票,投票的问题只有两个——我们学校是否要做这样的课改?如果要,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不要,你的理由又是什么?现场投票,通过率100%。

新学期的10月、11月,韩总校长带领着他的教师团队分4批到喜耀学习,每次20余人,用一周时间观摩、学习、研究、实践“学为中心”理想课堂。同时,横峰县教育局也在10月加入了课改。

广东喜耀粤西学校成了与凉水井中学共学、共创中进行课堂转型的示范案例。

▲凉水井课堂上的一幕



2022年2月,喜耀与凉水井正处于“热恋”时期,一位对教育情有独钟的朋友——黄显峰先生发现了这两所学校深度互学的价值。

他到过凉水井,并且了解我们正在做的两校深度互学,在听到了喜耀学校仅用了一年时间,课堂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时非常惊喜。又一次,他问我:“既然你们已经有了喜耀学习凉水井的成功经历,为什么不能将这些成功经历提炼总结,支持更多想做'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的学校呢?”

是啊!为什么不能呢?

那么,这样的多校合作构筑“学为中心”理想课堂,会是怎样的形态呢?能不能从“碎片化”合作走向“系统化”合作呢?能不能从“经验性”合作走向“标准化”合作呢?能不能从“单打独斗”走向“团队作战”呢?如何来激励和支持老师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呢?……

一句话,一个问题,却为我们带来了一次重大转型。

我们开始思考,是否能利用系统的力量构筑更大的课改平台,支持更多学校,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已经完成了从“凉水井”这个“1”到“喜耀”这个“2”的课堂转型了,那么我们靠什么能实现从2到3、4、5,甚至10、20、30……的支持呢?

显然,靠传统的经验复制已经不可能实现。我们考察了许多中国课改名校的成长经历,发现这是个共同面临的难题。更多的课改是因人成事,有“杜郎口经验”(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经验)、“洋思经验”(江苏洋思中学的改革经验)等个别案例,但并没有群体学校课改成功的案例。许多学校到这些课改名校考察了无数次,课堂转型成功的却是凤毛麟角。

这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遇!

我们对这个课改系统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一所学校,只要愿意按发展规律,在这个课改系统中正常运行,就能实现“学为中心”理想课堂转型!

微软做了windows操作系统,苹果做了MAC操作系统,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理想课堂的操作系统呢?




需求才是最好的催化剂!

半年后,也就是2022年7月、8月,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初级中学、德阳市通威第六中学、自贡市汇南实验学校、徐州市新教育学校等一所又一所学校相继加入,“课改共同体”的组织雏形开始呈现。

2023年1月20日晚,我收到了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苏泰州姜堰教育局原副局长林忠玲先生的一篇文章《新年寄语:向未来,致敬专业》,读后心潮澎湃,叹服之余不禁手痒,心想:我也应该写一篇,纪念一些什么,说明一些什么,见证一些什么,希冀一些什么……

1月21日,我一气呵成,写了《新年寄语:回归常识,遵循规律》,发表在了“课共体”微信公众号上做了头条文章。从此,“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以下简称“课共体”)正式成立了。后来我们经常笑称一篇微信稿造就了“课共体”。

在这篇微信稿里,我们有三个“第一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共体”这个组织称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课堂变革为轴心促进学校变革”的主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研是课改“发动机”这一想法。

学校教育变革理应体现在“主阵地”课堂里,而不仅是在课堂外修修补补或弄些花样。“课共体”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实现课改,这里的“研究性”是针对“行政性”而言的,是指我们推进变革的方式是以教学研究为主,而非行政命令为主。

“课共体”以五项研究性变革实践项目来推进变革,分别是——课堂转型、教研重建、工坊突破、自主管理、组织变革。方式选择上以教学研究为课改发动机,过程推进上遵循梯度渐进、实事求是的原则,成果转化上采用充分研究、日常渗透的策略。

最后,我还写道:2023年,对于我们每一位伙伴而言,“课共体”将形成更科学、更合理、更成熟的研究机制,建构出一个更平等、更开放、更具支持力的研究平台,赋能每一所“课共体”学校,赋能每一位“课共体”教师!我们为“课共体”的发展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新加入5所学校。

现在两年半时间过去了,加入“课共体”的中小学接近30所。学校对课改的需求大大加快了“课共体”发展的进程,构筑理想课堂的操作系统就变成了重要而紧迫之事。




我们是幸运的。

那段时间,新学年教育集团正在研制办学总纲,我负责办学总纲的理想课堂模块。受办学总纲的启发,我们发现按照总纲的系统框架,能初步构筑出“学为中心”理想课堂转型1.0系统。经过两年的不断迭代,现在已经是4.0系统了。

有了构筑操作系统的目标,有了系统架构图,我们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围绕16个课改子系统进行不断迭代,每个子系统的迭代都要经历“导师团队研发——教练团队试验——基地学校试用——课改学校推广”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反馈进化。这样的不断打磨和迭代,让我们不仅有“顶天”之“道”,而且有“立地”之“术”,还有成人、成事、成物之“法”。

有一次,新学年教育邱华国总校长对我说:”针对如此丰富的理想课堂操作体系,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表述'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的操作系统,应该怎么说?”后来我提炼了一句话——“价值认同方法论,五团七转两平台”,把16个子系统都包含在内。邱校长说:“五团七转,这是围着课改团团转啊!”我俩大笑。

“价值认同”系统包括:在新教育理想课堂“三重境界”“六度”评价理念基础上,我们再深入具化,“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教学关键、教师角色、课堂特征、课堂结构模型等逐步清晰起来。比如,“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的价值追求是“激活学生、解放老师”。“激活学生”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解放老师”就是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方法论”子系统包括:课改系统论、课改阶段论、课改节律论、课改量规论、课改产品论。比如,我们在“课改系统论”中提出不是依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实现课堂转型,而是“唯有系统才能更好地改造另一个系统”,进而提出要创造更广阔的生态系统,让学校的课改“长出来”!再如,我们在“课改阶段论”里提出了课改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

0.课改准入阶段:观摩学习,形成课改共识
1.课改启动阶段:全面适应,建立课改秩序
2.课改显化阶段:经验模仿,变革课改日常
3.课改深化阶段:规律遵循,深化课改内涵
4.课改系统化阶段:综合融通,构建课改系统
5.课改生态化阶段:生命自觉,培育课改生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每个阶段在自主管理、同步教研、课改工坊、课堂转型、组织变革方面的OKR。

“五团”是五个“成人”子系统,是对“五支课改”核心团队的培育打造:

1.培育一支具有课改导师力的导师团队
2.培育一支具有课改领导力的校长团队
3.培育一支具有课改教学力的教师团队
4.培育一支具有课改教练力的教练团队
5.培育一支具有课改学习力的“小老师”团队

“七转”是七个“成事”子系统,是对七项课改关键项目的转型升级:

1.自主管理:“学为中心”课改的“试金石”
2.同步教研:“学为中心”课改的“发动机”
3.课改工坊:“学为中心”课改的“加油站”
4.课堂转型:“学为中心”课改的“主阵地”
5.组织变革:“学为中心”课改的“奠基石”
6.质量评估:“学为中心”课改的“压舱石”
7.成果共享:“学为中心”课改的“石头汤”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先生每年的新年演讲,我都会听。2024年,罗振宇先生演讲时谈到了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一具体,就深刻”,我深以为然。

两年多,理想课堂操作系统几乎每周都会有一个小的更新,每个学期会有一个大的更新,我们不断深化一线教师的课改实践。这种进化其实是一个具体、丰富、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学生、教师和学校,不断研究教育、教学和管理,不断研究具体场景下的变革如何发生与发展。现在每个子系统都有了具体的、可落地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比如,针对学生的“课改学习力”培养提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第一,我们提供了“学生培养”的课程学习,从自主学习力、合作学习力、工具学习力三个方面提炼了11种基本学习方式,每个基本学习方式都对应一个“课改工坊”,每个“课改工坊”用时半天,细致指导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第二,我们提炼出“学生培养”基本量规,建立标准体系,对每一种学习方式制定了简明的标准。培养学生不仅要依靠经验,更有标准的指引。比如:对于“讨论”中的三种角色——主持者、发言者、倾听者各有各的量规。

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教练团队的试验、基地学校的推广不断细化。比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各学校进一步制订了不同年级学习方式的量规,让一线教师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清晰的认知。

第三,我们提炼出了“学生培养”的关键节点。分别是开学前的新生体验营(钻石营),开学第一周(黄金周),开学第一月(关键月),一、三、五、七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奠基学期),这些时间都是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养成优良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学为中心”理想课堂4.0操作系统框架图



我经常与吴舸校长打趣:“哪一所学校最得益于'课共体’的发展?”

吴校长会认真地告诉我:“那还要问,当然是我们凉水井,这种发展不仅在课堂上,还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上!”

是的,“课共体”发展以来,凉水井的优秀教师都成了“课共体”的总教练和教练,他们随着“学为中心”操作系统的不断迭代,自身也在不断进步!

现在,有越来越多学校的教师进入教练团队,五级教练体系也激励着教师积极研究、主动发展,这也不正是另一种“学为中心”吗?

我们再仔细观察课改操作系统中的“七转”(七个关键项目的转型):从他律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从“散装教研”转向同步教研、从“例行培训”转向“基于问题解决”的“课改工坊”、从“教”为主转向“学”为主、从就课改谈课改转向组织协同变革的课改、从简单的结果分数评价走向过程性引导的质量评议、从成果保守内卷到成果共创共享等。自主管理其实属于学校德育工作,同步教研和“课改工坊”其实属于学校教研、培训工作,课堂转型其实属于学校教学工作,组织变革其实属于学校管理工作。一个课改,自然融合了学校大多数重要的工作。

在“课共体”内部,我们越来越认同——课改要成功,不能仅仅做课堂,而是要以课堂转型为轴心,带动整个学校的转型!

这又回到了我们“课共体”组织使命:

支持有志于课改的学校实现“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促进“学生为中心”的学校转型,实现从“培训考生”走向“培养学生”的教育转型。实现课堂转型、促进学校转型、助力教育转型——这是“课共体”的三大使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