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刊物《语文建设》

 王侠一家家外不 2024-04-08 发布于陕西

孙绍振《再论单元结构的理论基础》

​作者认为:单元组合 与中国传统之单篇解读实践和优秀理论成果相结合。多篇共存,当有同一性,提供现成可比性,便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实际出发,形成结构,其功能大于要素之和。庶几可得分析与综合之统一,分析出不同文本之独特个性,综合其文化传承之共性。二者之核心皆在语言的独特建构与创造。单元所含文本越多,其可比性越难以概括,同中求异之分析越难;外延越广,则综合之同越弱,乃造成无类比附。当以小单元起步探索,若遽然以大单元组合为主,结构难以完整,难免导致碎片化,课程标准要求之语言的独特建构乃沦为空白。

作者以《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为探讨对象,认为两篇文章作者不同,主题相反,然都以“楼”“亭”为精神中介。前者讲后天下之乐而乐,后者讲先天下乐而乐。相同点都是:以民之乐为乐。比较应该注意同中之异。更应该注意异中之同。
另外,联读比较最终要落实到语言的建构运用上。以历史的方法看,《岳阳楼记》语句,放弃了骈文的声律对仗,但语句结构对称,文采风华。
《醉翁亭记》​全都是散句。

这种参差不齐的散句,写出了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是什么”​。写出了惊异,发现,后是领会。有一个从“感”,到“解”,的领悟过程。判断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具有情绪的意义和抒情的生命。这种语言表达的不同,都成了两人文本的不同风格,使其成为经典。

作者的分析很精彩,令人眼前一亮,继之会心一笑。

笔者认为:
      
      大单元尝试了一段时间,我个人认为,要做到“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小”是抓手,大是“目标”。

     大单元确实如作者说的,可以“小单元”实践,积累经验。另外大单元设计理念与单篇教学结合起来。让传统的单篇分析经验与智慧得到传承,同时又能不拘泥于单篇的分析,让学生思维触及文章背后的同与不同。

     即使大单元设计,也要最终落实到语言上,在研究语言的基础上,实现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等目标。失去语言这个抓手,大单元必将走向“虚无” 。
        2024.04.08于办公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