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小米SU7

 Leonard上校 2024-04-08 发布于北京

这是 骁骑 的第 502 篇文章


近期一些感想。

1

对于小米SU7,有几点想说的。

第一,在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拿到实体车的情况下,下意识拿小米以前品牌的优点或缺点参与这次新车发布评价的举动都是傲慢的。

任何一个品牌都在成长,比如吉利汽车,零几年的时候也是艰难踏上国人自己造车的路。作为第一批用户,其实我家没有再买过吉利汽车,尽管现在吉利汽车的口碑已经很好了。

我承认早年的印象是会影响我对它现在的看法,但我不会对现在的吉利口出恶言,小米这个品牌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我能理解对小米SU7有一些恶意评论的用户,部分曾经受过小米品牌的“茶毒”,部分可能是被网上铺天盖地的“表扬”所激发逆反心理,觉得水军太多,有必要说一些真话。

需要区别的是中肯提建议还是单纯宣泄情绪,其实现在的互联网越来越不是一个适合好好讨论问题的地方,情绪先行的情况很普遍。

有些人,可能做了一些功课,对供应链和新能源汽车有一些了解,反而可以自信地下结论说,小米汽车一定如何如何,很多争论都是这样来的。

新能源车圈本来水就很深,除了少数几个特别有产品力的车型,大多数车子孰优孰劣都是各家品牌粉丝争论不休的事情,谁都不愿意自己买的车被人比下去,这也是人之常情。我只是有点纳闷,小米的这次负面舆情为什么这么大,网上为什么吵得这么凶?

第二,不得不说,舆论的反噬一定有小米自身的原因。

任何事情的热度背后都一定有营销的推手,小米的屡上热搜跟雷军出色的营销能力密不可分,但你只有80分的东西却吹出100分,有的人能容忍,有的人就觉得不能忍,这一点可以理解。

不仅是过度的吹捧会激发人的逆反心理,小米的用户群体也决定了会夹杂很多声音。

试问,如果一款豪华车定价百万,你会听到网上杂七杂八讨论这款车好与坏吗?不可能!仰望U8就是这样的车,整体很受中产欢迎,因为一般网络暴民压根买不起,根本没有讨论资格,也根本找不到黑点,不具备破圈效应和知名度。

正是因为小米系列一贯“亲民”的价格,才让它的产品那么具备争议,因为事实上小米就是把许多原本有一定门槛的东西价格打下来了,比如手机,比如吹风机,比如汽车,让它们得以走进千家万户,那用户群体多了,不满意的群体比例一定会水涨船高。

而且小米SU7的讨论度已经到了谁都能聊上几句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产品已经成功了,别的车企想学都学不来这个效果。

第三,想再表扬雷总几句,虽然已经表扬很多了。

年少万兜鍪,少年班,30岁之前的CEO,二次创业做啥成啥,在车圈已经陷入红海的情况下再次杀入局中,本身风度翩翩亲民友好,这在中国的CEO形象里是极为罕见的。

可以说,雷总自己就成为了小米品牌最大的附加值,一个伟大的个人IP,真的有一点中国的马斯克的感觉。当然,如果雷军晚节不保,最后依然翻车,我也不会意外,现在也不用造神,目前雷军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高高在上且在意用户的,这个毋庸置疑。

不得不感叹,个人魅力这个东西,属于遗传和后天自身努力,是你的就是你的,跟外在条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关系。即使我们不像雷子那样身家亿万,才智敏捷,也不一定不能拥有那样温润如玉的气质和品格——那就是靠后天修炼去让自己越来越真诚,且人不知而不愠,坚定走自己的路。

2

第四,听了一些测评,大体上感觉小米这款车基本是成了,接下来满足其他需求的车型不会

很慢推出,不得不说跟着雷总干的员工是目前就业市场最幸福的一群人。

筚路蓝缕好几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从无到有后发制人,真的再次创业成功了,这得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跟着这样的领导干事业,真的很满足。

第五,小米SU7的还有一个黑点,是小米一贯的借鉴技术——正因为它太像保时捷,能满足一部分想开跑车人的心理,就一定会得罪自以为保时捷高贵的群体。这个很多人骂我觉得也有道理——你原创力不足,做出来的产品老是像这个像那个,谁愿意自家的车是某个车的平替呢?还是觉得有些low,但是这部分观望群体不是不能被转化——那就是发现小米汽车的产品力真的能打的时候,目前还没到时候。

其实由小米品牌的口碑问题,也能想到关于人的事情。

每个人生在这个世上,都会形成自己的口碑,都会在意自己的口碑。

大家对你的评价,也往往会参考这个口碑。

给自己打造一个好的口碑,确实应该是每个人该对自己负责的事。

但就像品牌一样,人的成长也需要时间,人们往往只看到你的人生切片的某个极细碎的一角,试图管中窥豹,因为别人没有意义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像你自己了解自己一样,去做尽调,又不是要跟你商业合作,顶多就是决定要不要交这个朋友。

旁人一句无心的、或者停在过去的评价,有时对现在的这个人来说,并不是公平的,但某种程度上又是公平的。

因为你是在为自己的过去买单。

但不要为这样看似负面的评价而灰心丧气。人性的另一个特点是虽然不容易淡忘,但容易被新的好事情刷新覆盖记忆。

只要你这个品牌一直在做好的事情,那消费者一定会默契地不再提你品牌草创时期的那些黑点,这时候还在纠着那点事不放的人,要么就是小肚鸡肠,要么就是完全不了解这个牌子在那里装知情人士。

如果是做商业投资,我会做尽调,如果是做HR,我也会做尽调,因为这是商业行为,没太把你当人看,这是一个集体意志的结合体,在商言商,应该保证前后行为的一致性。

但如果是交朋友,我只会看重我当下接触时的感觉

最后,希望中国企业多一些像小米这样的后发者,也多一些阿维塔这样的先行者,没必要打架嘛,反正都是为了中国汽车的发展,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

职场 | 文学 | 探险 | 情感

校对/ Marlow | 配图 /Marlow

作者 / Marlow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