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岁学草书能写成什么水平?令日本人惊叹“草圣遗法在此翁”

 率我真 2024-04-09 发布于福建

林散之(1898—1989),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等,易名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我国当代重要书法家之一,也被称为诗书画“当代三绝”。
早年师从张青甫学工笔人物画,拜乡贤范培开学书。又从张栗庵习诗文,书法亦得其指授。30岁后经引荐,拜入黄宾虹门下学画。刻苦磨砺,执着进取。遍临名帖名碑,博采诸家所长。60岁以后专攻草书,始为广知,竟成一代“散草”。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名声大震,日本书法巨擘青山杉雨赞叹“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令人钦佩。幼年始求艺,风雨难阻,淡泊宁静,白首终有成。
林散之先生学书笔谈,来源于古之贤者宝贵经验,亦对当代书坛影响甚广。林散之先生曾谈到“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能从笔墨上有心得,则书画思过半矣。”学书法要有“三定”——定时、定量、定帖。写字还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讲究执笔,考验指功,腕功,肘功。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
谈艺术品格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
·学问不问大小,要学点东西,不要作假,要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体会,受益。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 ;不解,欣欣然。
谈学习路径
·一般人习字,先正楷,再行草,而后篆隶。
·最好每天早晨写寸楷 250 个。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先要写得像,时间最少三年,因为这是基础。
·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书法亦可以从魏晋六朝入手,先用方笔习《爨龙颜碑》,小字兼学《乐毅论》、《黄庭经》,严整不苟。再入唐人,写柳公权《破邪阵》。可以多读几家帖,有所选择。
谈笔法墨法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现代人有四病:尖、扁、轻、滑。古人也有尖笔的,但力量到。
·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
·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中间,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
·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渖,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 草书欣赏 /

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一首

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一首

李白诗望庐山瀑布一首

李白横江词二首

陆游诗剑门道中遇微雨一首

杜甫诗客至一首

杜甫秋兴其三

王昌龄诗送辛渐一首

自作诗一首

自作诗一首
参考资料:
《林散之讲授书法》,庄希祖编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林散之年谱》,邵川编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