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mengk4fz0yyf5h 2021-01-30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1966年,林散之六十九岁,夫人病逝,林散之悲拗万分,顿使双耳失聪,是年,“文革”运动爆发,林散之经历了七年的流浪生活。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1970年春节除夕,他不慎跌人开水池中,全身严重烫伤,救治四个月始愈,右手五指粘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自号“半残老人”。林散之每日还是坚持写字,不曾放下手中的笔。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生活里,林散之诙谐幽默,他在书斋吟诗道:“我本山中一秃翁,秋天吹断耳根聋。淘米亦可大写意,营养不失入腹中”。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林散之“三十岁以后学行书,六十岁以后学草书”。晚年的林散之谋求诸家草法的溶合,尤其是将怀素与王铎两家草法加以变通。他以隶意入草,无一生硬之迹,非深识其书者,难以看破。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林散之以深厚的汉隶功力来改造王铎草法,返熟为生,以拙破巧,从而造就了属于自已的林散之草书--林体,自成一家。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林散之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 。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林散之草书的主要特征:一是瘦劲圆涩。二是璀灿华滋。三是偏正相依。四是飘逸天成。简言之就是“瘦劲飘逸”。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启功先生对林散之先生的书法评价是四个大字:“五体投地”。

诗、书、画“当代三绝”,一代“草圣”大器晚成

林散之先生70岁左右出成果,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林散之的书法之路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大器不怕晚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