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参鲍鱼山珍吃多了,也腻歪

 读写转换小课堂 2024-04-09 发布于浙江

倒也不是有条件天天大鱼大肉,暴殄天物,而是在近二十年的习作教学过程中,不乏很多优秀的学生习作,这些习作,犹如食海参鲍鱼山珍美味般享受。
这些优秀习作都是某个单元习作(日记)的典型代表,是孩子们阅读经验、口语交际、语文思维等综合能力的直接反映。
写作不是无水之源,孩子不仅需要阅读积累的融入,还需要语言敏感度的训练。
在使用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篇课文的语言风格,成为训练孩子语言铭感度的“调味品”。我特别强调孩子们应当注意观察和品位课文中,作者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孩子们也能够自觉地朝着主动积累语言风格的方向前行。
在批改习作的过程中,谁都希望批阅结构巧妙,文采斐然,洋洋洒洒的习作,既没有错别字,也没有病句,篇篇都是优秀的文章。
但是,这样的习作对于孩子来说是困难的。孩子的习作表达中,情感性价值远远要大于完整性,带着这样的理解去批改习作,其实所有的孩子们都在努力习作,远比“找茬式”批改有趣。
如今接手的这个班级,写的作文大多数是“素菜”,还有很多“石子”,却也有几分农家菜之味,这些农家菜正表达了孩子朴素的情感,如果只“找茬”,处处入不了口,难以下咽,自找苦吃。
也可以看到,孩子只不过是以自己的感情理解、以自己的语言方式说话,他们没有在乎过读者意识。当你读懂孩子的语言方式时,还会发现他的表达是与阅读、与他的生活经验密切关联的,只是孩子没有找到更加书面化的、贴切的方式来表达,这也是习作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点。
写作课堂教学能给与孩子的是结构化思维。课文示范了很多结构化的表达,总分、分总、总分总、围绕关键句等等,但是孩子总是难以在实践中到达这样的完整度。
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学生怎么在阅读行为中学到并且学会、学好,是习作课堂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倒是认为,在写作上给了太多的束缚,那些文思泉涌的内容是无法表现出来的。习作课堂的研究,更多是要从写作形式上的规范到思维的形式框架训练转变,即“文思”敏感性。但是“形而”必须体现在课堂之上,否则小学生是难以一下子到达这样的境界的,过于“形而”就造成了生硬照搬的假写作。
我再也没批改到过曾经农村孩子的文采斐然,也没批改到令人动容难以下笔回复的情感流露,也许是束缚太多,也许是过度地以好的标准为评价,忘记了孩子们只是孩子。
语文教师的意义,在于我如何示范。
我的每日千字反思,是可以让学生看见的,甚至可以让孩子在逐个逐个字出现(修改)的过程中看到我在整个写作过程的思维过程,我努力地去降低语言表达的复杂性,用最普通的话语方式表达思考的过程,目的是希望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总的来说,我对课堂写作学习的理解就是:吃素菜,做真人。

分享大家,期待留言批评与探讨,谢谢!


骑着课本,载上课文,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课堂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