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状元张謇(五):贵人孙云锦的“贵”……

 秦声何来 2024-04-09 发布于重庆

昨天谈到“有多少人在害你,就有多少人在帮你”。而孙云锦,正是帮助张謇的贵人之一。

孙云锦,在历史上并不有名。若不是因为张謇,或许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然而,在我了解孙云锦与张謇的关系时,我开始对“贵人”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年,张謇深陷“冒籍”案中,几乎家破。而孙云锦秉公处理,救张謇于水火。

这事儿我在《清末状元张謇(二):看透“科举”的本质》一文中提及。

之后,孙云锦知张謇困顿,于是招他做自己的幕僚。相当于给张謇谋了个差事。张謇从此有了一份正经“工作”。

那个时候,孙云锦每月俸禄50两,他会分给张謇10两。这些钱张謇分文未用,一直攒着。等到年终回家,张謇把钱交给父母。父母喜极,并把这些钱放在祖宗牌位前,让张謇不能忘记孙云锦的恩情。

因为“冒籍”这事儿,他们一家常年被勒索已经负债累累,现在有人向他们施以援手。这份恩情温暖了张謇的心。

当然,孙云锦对张謇的帮助不止于此,他还在张謇的学业上给予支持。

不过,我认为孙云锦对张謇最大的帮助,其实是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

只是这一课,不能直接教,而是得在事上磨。

二十一岁那年,张謇想投考钟山书院。当时,孙云锦想要向主考官推荐张謇,但被张謇拒绝了。

那时候的张謇,年轻气盛,总想要证明自己。他说“不欲以气节换虚名”。实属书生意气。

自己要去考。结果,考试成绩出乎意料。自命不凡的他,成绩竟然在一百名之外。

张謇很不服气。然后,就写信给当时的主考官韩弼元向他“请教”自己文章的瑕疵。大有不说清不罢休的架势。当然,韩弼元并没有搭理他。

那时候书院,一个月考两次试。于是,张謇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就用别人的名字去报考,这次考了第一。然后,他再用自己的名字去报考,还是第一。两次第一,证明了张謇的实力。同时,也让他写信质问韩弼元的事情传开了。

虽然张謇自认无愧,但这事儿却苦了孙云锦。毕竟,韩弼元与孙云锦是同僚,而张謇是孙云锦的学生。

然后,孙云锦让张謇拿来书信底稿,阅后语重心长地戒饬:“年轻人历事少,好意气用事,须得好好的修炼将养!”

当天,孙云锦即善后,亲自向韩弼元道歉。至此张謇也明白自己做得过激过火,隔天登门谒见韩弼元并赔罪。

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很小,实际上对张謇影响深远。至少让他学会了在官场上,不要轻易地给自己树敌人。

比如,昨天谈到的汪树堂,尽管他不断在暗中给张謇挖坑使绊子,但张謇始终没有公开与他撕破脸,而是与他周旋,斗智斗勇,最终化解问题。

这反映的是张謇的政治智慧。而这智慧的种子,其实是在孙云锦这里种下的。

寒门子弟入官场,最难的是知道官场明里暗里的规矩。如果没有人带,吃了亏自己都不知道。

就像当年的曾国藩刚正不阿,却受同僚排挤。之后受了大挫,他才大彻大悟,选择了和光同尘。然后,才有了湘军报国。

如果当年有人指导,曾国藩也不至于走这样的弯路。

说来也巧,孙云锦是文官从军,之前是曾国荃的幕僚。你说这是不是历史的传承?

当然,孙云锦对张謇的影响不止于此。比如,孙云锦本人心思整密,善断案,做事讲究证据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年轻的张謇。

从孙云锦身上,我看到了贵人的一些特征。

在关键时刻,改变你人生轨迹的人。

在你急需帮助时,施以援手的人。

在你困顿潦倒时,给予你舞台的人。

在你迷茫无措时,给予你智慧的人。

在你犯错受罚时,替你分担承受的人。

这个人会改变你的认知。

这个人会提升你的价值观。

这个人会让你打开视野,也会让你脚踏实地。

这个人会成为你的精神源泉,而你也会将这种精神力量向后代传承。

此时我不禁想问,为什么贵人要帮你?

而我想到的答案是才能与人品。

才能是做事的基础,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前提。没有才能的“贵”,本身是一种资源浪费。

人品是获得贵人的前提。因为没有谁想成为东郭先生,没有谁会去帮助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之后张謇的成功,其实就是与“才能”和“人品”做到极致有关。当然,这是后话。

而在当时,孙云锦没有看错人。

参考资料:

1.《他是张謇敬重的“桐城师”》风雅桐城 龙眠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