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八、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走出德育观念的误区(三十)

 魏书生研究院 2024-04-10 发布于山东

第五、民主式教学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理论以培养人的一切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

八、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所作的概括,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解释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变化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明显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就是其中的一条。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二、走出德育观念的误区

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学习目的的教育实际上属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范畴。为谁学习的问题蕴涵着人生价值取向。实施正确地引导,这是思想道德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但问题在于怎样引导才是正确地引导。作为学校、老师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自然应该是“为祖国学习”、“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但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对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产生实际影响甚至是巨大影响的往往是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而不是几句响亮的口号。民众的现实需求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自然取向。因此不能否认,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生存状况、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读书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尤其是在缴费上学、缴高额费用上大学的情况下,这种心理动力是不言而喻的。作为青少年满足个人需要读书,为追求个人理想读书,不是应不应该、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他们的权利。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愿承认,那么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就失去了客观的、现实的基础。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太虚伪,太脆弱,不可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思想道德教育。

对青少年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直接涉及到对个人利益、个体需要与社会利益、群体需要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这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左”的思想影响还没完全根除,不讲层次性,缺乏针对性忽略实效性。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只讲社会理想,不讲个人理想;只讲群体需要,不讲个体需要;只讲社会利益不讲个人利益。表面上看这是纯而又纯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而实际上由于只讲问题的一面,等于架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能令人信服,必然适得其反,让学生认为教育的内容是假的,取得的是负面效应。

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去规范教育青少年,试图调动个体对终极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追求,使之适应现存社会和所依附团体的要求而无视个体的愿望和需求。这种观念和做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可以行得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却与青少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实际不能完全契合,因而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成长和成熟是与其身心发展相一致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认识自身和了解自己,然后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人深地认识周围,接触社会,了解世界,由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到自觉的道德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想见,一个人连自己的理想还未树立,怎么可能去关注社会理想呢?连自己个体需要还不明确怎么能去满足群体的需要呢?连自身的合法权益都不知道维护,怎么能自觉地为社会利益去奋斗呢?

多年来我们无视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一厢情愿地灌输那些与他们毫不相千且与社会实际脱节却显示高远价值的空道理。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后,他们一旦走向社会,必然产生巨大的思想困惑,甚至由此转而怀疑一切。甚至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所进行的教育内容都是假的。把我们所进行的教育中的合理性的内容也扔掉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有相当数量的人缺乏做人的最基本的文明素养,以至于当今大学生需要重温“小学生守则”。我们在德育观念上一直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思想道德教育起点越高,越具先进性,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觉悟随之也就越高。而实质上这是揠描助长的做法。是南辕北辙的做法。是事与愿违的做法。

对于只谈论题的一个方面的绝对化问题,恩格斯曾这样说过:“杰维尔在许多地方把马克思的个别论点绝对化了,而马克思提出这些论点时,只是把它们看作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列宁也曾明确指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又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我们的学习目的性教育、我们的德育思想教育就犯了只谈论题的一个方面的绝对化问题的错误。

我们的学校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是,这里的“有理想”不仅是社会共同理想,也包括个人理想;这里的“有道德”不仅是无私奉献,也包括合法的个人利益。最基础的工作应是引导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并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有了这一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思维能力的提高,一般到了大学阶段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才有可能逐渐深人到理性的层次,这才谈得上自觉地为社会共同理想和群体利益而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