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诗经》?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4-04-10 发布于青海

《诗经》的诞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创生的关键期,体现了关键期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同时,蕴含了延续至今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经典,也是我们建构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书籍。那么,《诗经》当怎么读?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读:

一、读美感

      首先是审美层面。在《诗经》字字玑珠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这里有绚丽的自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叫着的雎鸠鸟啊,在河中沙洲上成双而行。那窈窕动人的姑娘啊,也陪伴在贤能君子的左右。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诗经·豳风·七月》

      五月蚱蜢弹腿直叫,六月纺织娘振翅而飞。七月蟋蟀在田野中,八月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

      这里有动人的哀思: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诗经·周南·卷耳》

      采呀采呀采卷耳,怎么总也装不满浅浅的一筐;我思念的人儿啊,到底身在何方。这思念让我魂不守舍,连浅筐都弃置在路上。这思念让我充满力量,登上那高高的山岗眺望。思君不见君,只好将思念融入这一罍清酒中,希望能化解这片片哀伤。

二、读底蕴

人文素养的核心之一便是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关键要点便是延续中华精神传统。一部《诗经》,蕴含了四大精神线索,对整个中国古代乃至对当下的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族群之和

表现为《诗经》中有大量婚恋诗篇的存在。正如今日常言的“家和万事兴”,古代婚姻关系的缔结以及婚姻关系的稳定关乎王朝政治。周人立国面临的自殷商存在的历史难题:如何将林林总总文化上尚未统一的人群,打造成一个王朝政治的整体。婚姻,便成为了其中连接的桥梁。打开《诗经》,开篇便是表现婚姻典礼的《关雎》篇,并且,在《仪礼》中,周贵族宴会歌唱到“歌乡乐”一节时,同样以《关雎》为始。这是一条王朝的生死线,“亲亲”之后才有“尊尊”,周贵族与异族异姓婚姻关系的缔结,是周王朝政治合法性的前提。而到了西周后期和春秋时,贵族家庭婚姻关系上的败坏,也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史载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长立幼,加重了西周的危机;春秋时诸侯贵族上层普遍沉溺于所谓“桑中之喜”,都是这一精神线索松弛甚至废弛的表现。这在《诗经》中体现为正面的颂扬和反面的批判。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两方面都无言地宣示:婚姻状况如何实际上关系到王朝政治的兴衰。

2.上下之和

表现为《诗经》中大量宴饮诗的存在。全人类都要吃饭,但在吃饭的事情上发展出的礼节,唯中国古代周人最多。有乡一级的“乡饮酒礼”,也有贵族一级的“飨礼”;耕种典礼时要宴飨,祭祖之后要行饮酒礼,射箭典礼后也要行饮酒礼;一般节日族群内要饮酒,招待宾客也要饮酒......平日,大家论君臣上下关系,但在饮酒礼上,则论宾主、论年齿。酒爵之间的一来一往是显示互相平等的。这才是饮酒礼的要义所在。一次吃饭,是消除上下隔阂,宣示性地恢复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那就是大家都是亲人,是共同利益的分享者。

3.家国之和

表现为《诗经》中的战争诗篇,这类诗篇与其他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很少,而是展现对那些为国出征、行役的征夫及其家人悲伤情感的关注。任何国家都有边防、有公共领域的事务要由一些个体承担,因而许多小家的男性成员需要为国家外出劳作,于是就有了家、国之间的矛盾,即所谓的“忠孝不能两全”。然而礼乐文明不希望有这样的忠孝伦理冲突加剧,而要弥合这种伦理冲突,在周人的办法便是用《诗经》中的战争诗篇,用隆重的典礼及歌唱来承认那些社会成员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并以此向这样的家庭表达敬意。这是最广泛、深刻的人文关怀。

4.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这是《诗经》农事诗篇所展现的和谐风貌。在此线索中,可以找到“天人合一”观念的文化渊源。以《七月》为例,这首诗一共八十一句,时间词就有四十多个,参差错落地组成一个时间回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显示出这样的意识:师姐是周流不已的。诗篇叙述一年的农桑狩猎,一方面是时光迅速流转,一方面是快节奏而又有条不紊的劳作。就笔法而言,时光流转和劳作进行的描绘都很简洁,诗篇更倾向将人事、自然绾结在一起,突出了这样一点:人应和着大自然的节律,翩翩起舞般劳作于天地之间。诗篇显示出特有的大韵律,也是诗篇的大美之所在。

三、读历史

读《诗经》,我们不仅可以收获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还可以借此了解历史样态和运行走向,积淀人文底蕴。

在《大雅·生民》篇中,我们可看到周人祖先后稷从历经千险出生成长到带领周人耕种稼穑的故事: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在《大雅·公刘》篇中,我们可以知晓夏商之际公刘迁都到豳、开疆拓土的豪迈: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从《宾之初筵》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周晚期礼崩乐坏的衰败,贵族骄奢淫逸、不尊礼法的丑态: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诗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社会画卷,是一部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此文也带你走进《诗经》的世界。这里有你说不尽的故事,这里有你看不完的风景,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精彩,这里有我们每个人精神文化的根基。

以上资料来源:中华书局阳光润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