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微课|弘扬青藏铁路精神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书中淘乐 2024-04-10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今天的理论微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
《弘扬青藏铁路精神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点击视频↓↓↓

· 青藏铁路精神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拉萨车站,伴随着每趟列车发车时的汽笛声,广播里便会响起《天路》这段熟悉的旋律。这首歌表达出了西藏人民渴望建设青藏铁路的愿望,也歌颂了我国铁路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天路”的不懈追求。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条神奇的“天路”,共同感受“挑战极限 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挑战极限”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这里有苍茫雪域,巍峨昆仑,极尽雄浑壮美。但是这里高寒缺氧,群山阻隔,冰雪覆盖,是地球上最难以到达的地区之一。

早在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就规划了高原铁路的宏伟蓝图,那时战乱动荡,国力凋敝,修建高原铁路这一计划注定无法实现。但中国人从未向命运屈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个伟大的梦想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几代铁路建设者为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需要,义无反顾地集结到被世人称之“畏途”的青藏铁路建设第一线,向生命极限发起冲击。整个青藏铁路加上勘测共修建了51年,总长度达1956公里。筑路大军不辱使命,实现了青藏铁路设计时提出的“冻土区行车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非冻土区行车速度达到120公里/小时”的高标准。

图片

攻克多项世界性的难题——“勇创一流”

战高寒缺氧。青藏铁路沿线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有960公里,许多地方常年温度不超过零下10摄氏度,为了保证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沿线共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为工程建设者们圆满完成了建设使命提供了坚强后盾。

斗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一片冻土区,夏季冻土发生融化,体积缩小,钢轨也随之降下去,冻土的反复冻结、融化交替,整个钢轨会出现高低不平,为了解决冻土的技术问题,工程建设者们对多年积累的大数据进行比对,根据不同地段和季节的特点一举攻克了这类难题。
护脆弱生态。青藏高原是我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地和分化中心。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铁路建设者全面实施“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沙害治理和绿色天路工程,沿线的冻土、植被、湿地、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图片

“挑战极限”,是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在“生命禁区”,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挑战生理心理极限的伟大壮举,“勇创一流”是广大建设者以敢于超越前人的大智大勇,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卓绝表现,以及拼搏奋斗,开拓创新,攀登不止的崇高精神。

在推进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青藏铁路精神,是进一步动员新时代铁路人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的响亮号角。精神的力量在于学习不惧风险、不怕挑战、敢于斗争,汇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学习不忘初心的担当品格,强化一心为民、用心用情的服务意识;学习勇于迎接新的挑战,不懈求索的创新精神。

图片


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要继续用青藏铁路精神托举梦想,锻造崇高爱国情怀和自甘奉献的品格,发扬直面艰险、挑战极限的英雄气概,锤炼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使精神变成力量的源泉,化为行动的支撑,为夺取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和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懈奋斗。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融媒体中心  出品


视频:胡轩烨 李正纬 杨子熠
编辑:罗军
审核:杨非
监制:李一民
总监制:郑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