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9年,毛泽东写下人生第二首诗《咏蛙》,潜藏着大气魄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4-04-10 发布于上海

毛泽东人生第二首诗《咏蛙》,潜藏着大气魄

1909年,正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求学的毛泽东,写下了《咏蛙》这首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1909年,毛泽东写下人生第二首诗《咏蛙》,潜藏着大气魄

1913年,毛泽东在长沙,这是迄今所见毛泽东最早的照片

我们可以想象,时年16岁的毛泽东,有一次,面对学校附近的良田美景,听到蛙声一片,并联想到青蛙的形象时,触景生情,便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

有志不在年高,这话一点不假。这从毛泽东13岁作的第一首诗《赞天井》就有体现,在这里得以发扬光大。看诗中对青蛙的描述,青蛙像老虎一样独霸池塘,在树下绿荫处“养精神”。这不禁让我想起《易经》中的乾卦,人要时刻准备着蓄势待发,这不正是当时毛泽东的真实写照吗?再看青蛙所想:“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一形象,这心态,又何尝不是毛泽东当时所思所想呢?只是用了拟人的手法罢了。

这样,就使得整首诗读来真实自然,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这不能不说是毛泽东巧妙的构思,借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宏图大志。

1909年,毛泽东写下人生第二首诗《咏蛙》,潜藏着大气魄

青年毛泽东

这首诗对于以前的托物言志的诗歌而言,具有非凡的突破。比如,黄巢《题菊花》中的“他年我若为青帝”的说法,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的雄心壮志,算是非常豪迈的了,但却基于“蕊寒香冷蝶难来”的激愤不平,没有这首诗里歌颂青蛙形象那样高大。而且这青蛙正蓄锐待机,暗示着有决心有信心,极富艺术感染力。

此外,在与以往的咏青蛙的诗歌相比气势上有大不同。历代诗人的咏蛙之作也不过是借青蛙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感叹人生,鸣不平之意而已。而这首诗,则描述出青蛙的气势豪迈,充分表达了 “万里江山我为主”的宏伟志向,其艺术上的成就非同凡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