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复奶粉走过的路后,营养品能够做到“刚需化”强势发展吗?

 天帝仁 2024-04-11 发布于江西

母婴行业“挤压式竞争”下,调理型营养品成为少数还在快速增长的品类之一。一方面是因为人群迭代以及育儿观念的升级推动市场需求持续走高;另一方面,随着奶粉进入低毛利时代,渠道商转而向调理型营养品要增长,也推动了该品类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代理商到终端门店,众多从业者认为调理型营养品已经成为继奶粉之后的“新母婴第一大品类”。以山东市场为例,目前已经不少门店已经将调理型营养品做到了占比30%以上,甚至部分门店调理型营养品占比已经达到50%,销售量超过奶粉。


1调理型调理型营养品成为渠道新发力点

从线下市场看,今年调理型调理型营养品燎原之势正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调理型门店热潮又起。近期我们走访市场时,关于调理型门店的讨论不绝于耳,不少从业者认为调理型门店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据临沂一位代理商透露,今年活得比较好的大多都是将调理型调理型营养品以及健康服务做起来的门店,很多传统母婴店和精品母婴店也正在加速向调理型门店转型。

二是无论终端门店还是代理商都在着重发力调理型营养品,且在选品时十分看重产品功效。由于今年奶粉、童装等品类难做、动销困难,大家都将业务重点放在了调理型营养品品类上,目前调理型营养品占比达到70%以上,而在选品时最看重“品质、粘性和利润”。什么是粘性?粘性就是产品具备功效性,宝宝吃了以后是有效果的。调理型营养品核心还是要看结果,宝妈们进店买调理型营养品一定是带着问题来的,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对消费者还会不会再进店十分重要。


2、调理型营养品靠炒概念的时代正在过去

毋庸置疑,当下调理型营养品正在迎来新一轮爆发,但本轮爆发与几年前调理型营养品发展初期的快速增长有着本质区别:过去商家卖调理型营养品更多的是“营销重于研发”,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导致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因此在商家营销的诱导下,会出现众多非理性消费行为;但经历狂热与洗牌之后,非专业选手相继淘汰,优质品牌正在重建用户信任,与此同时渠道也愈发重视提升专业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具体来看,一方面代理商和母婴店在选品时不仅看重产品品质和功效,还更加看重产品背后的品牌积淀以及科研实力。对于代理商来说,选品的第一准则一定是品质,但品质需要沉淀,拿来主义的产品走不长远。

另一方面专业服务正在成为终端门店的标配。以往母婴店布局服务大多都是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但今年越来越多从业者表示精细、专业的服务才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例如目前众多门店不仅配备着育婴师、营养师,还提供健康管理、身体各项指标检测等相关服务,以解决新一代父母的育儿焦虑。“比拼专业性”是今年以来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题之一,品牌端也好,零售端也好,都在坚定专业、跟随专业,用专业的力量去改变生存模型和经营方式。


3、调理型营养品能作为门店“生命线”吗?

从实际需求看,大多数母婴消费者购买调理型营养品是为0~3岁宝宝进行健康调理,多集中在肠胃不适、过敏、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且往往是在宝宝出现问题时才会进店消费,一般在超过3岁之后,会减少购买频率、甚至不再购买。

妈妈们购买调理型营养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孩子在0-3岁由于过敏引起的湿疹也好,还是肠胃不适等症状,往往在3岁以后就会消失,这时妈妈们就不会再购买调理型营养品,反而更加注重在膳食上为孩子增加营养。这时候就必须向宝妈灌输“全家健康管理”的理念了,持续三年的疫情,让国人对健康的忧患意识与需求提前十年,在后疫情时代,高品质,健康养生,有效果、有营养且符合未来健康发展趋势、能够代替抗生素且无副作用的产品,已然成为全年龄段消费者的首选之一。

成年人也是有很多基础健康需求的,甚至健康需求比婴幼儿还要多,而且这部分客户对门店有一定的信任基础。随着市场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营养品做为餐前、餐后日常饮用品,人们不仅仅局限单一追求某种功效,满足日常身体所需的基础营养品也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不仅如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离不开最基础的饮食生活方式和基础营养素的补充,在婴童领域受欢迎的基础营养素在成人领域依然适用,并且在转向全家基础营养之前,在基础营养领域也已经有很好的教育基础了。目前基础调理型营养品已经超过免疫类产品成为营养品类卖的最多的品类了,

相比于线上,线下门店依然有先天的优势。健康管理门店不仅能够帮助年轻宝妈宝爸甄别正确信息,还能够根据宝宝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建议,这也恰恰是健康管理门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母婴人要相信未来,不断进行专业的学习,在转型全家健康调理型门店上,只有“剩者”才能为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