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之间不同辩证法的发展

 微微南来的风 2024-04-12 发布于河南

证法某种意义上是在黑格尔这里完成的,但是马克思才是真正把辩证法运用到实践领域的人,不仅仅是思辨思维。我们今天主要谈一下各种哲学中辩证法的发展和区别。

一、辩证法和诡辩

古代的辩证法是一个口才的工具,我们一定要把它区别开来。黑格尔说:“又辩证法切不可与单纯的诡辩相混淆。诡辩的本质在于孤立起来看事物,把本身片面的、抽象的规定,认为是可靠的,只要这样的规定能够带来个人当时特殊情形下的利益。譬如,我生存和我应有生存的手段本来可说是我的行为的一个主要动机。但假如我单独突出考虑我个人的福利这一原则,而排斥其他,因此就推出这样的结论,说为维持生存起见,我可以偷窃别人的物品,或可以出卖祖国,那么这就是诡辩。”【《小逻辑》81节】

我们一般常熟意义上说的辩证法很可能是诡辩或者朴素的辩证法,毕竟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辩证法(康德),是极其不容易的。当然,辩证法在古时候也有辩论的含义,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持有不同观点,希望通过合理的讨论来获得真正的知识。

二、康德的辩证法-消极辩证法

首先看看康德怎么阐述辩证法:“由于单独地、甚至超出经验的界限利用这些纯粹的知性知识和原理是非常诱人和引人入胜的,而经验又是惟一能够向我们提供那些纯粹的知性概念能够运用于其上的材料(客体)的,所以知性就陷入了一种危险,凭借空洞的玄想对纯粹知性纯然形式的原则作一种质料上的应用,并对毕竟不是被给予我们的、也许不能以任何方式被给予我们的对象不加区别地作出判断。因此,既然它原本应当只是一部对经验性应用作出评判的法规,所以,如果人们使它被视为一种普遍的和无限制的应用的工具论,并仅仅凭借纯粹知性就敢于对一般对象综合地作出判断、断定和裁决,它就被误用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纯粹知性的应用就会是辩证的了。”【《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论】

康德在哲学上进行了伟大的哥白尼式革命,把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而又把认识的能力分为感性、知性、理性,认识的过程围绕每一个认识能力中的原则进行,感性的原则是空间和时间,知性的原则是范畴。康德强调,每一次的认识都是感性和知性的结合过程,单纯的理性,脱离经验去认识超验对象,那是对知性范畴的误用,会产生幻象,因此,康德在给人类理性划界的同时, 指出辩证法的对象是有限的个人试图把握到的无限真理, 这种真理是超出了人类经验认识领域的超验理念。

康德先验逻辑的辩证法认为理性推理必然导致矛盾或对立,矛盾是人类理性试图超越经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一方面, 人类理性的本性决定了有限的个人必然追求无限的真理;另一方面, 人类理性认识形式的有限性限制了这种追求。辩证法的目的是揭示这种谬误,让我们把认识中的经验现象和物自体(本体)区分开来,训练人们不再犯错误。因此说康德的辩证法只是“消极意义上的理性”、“消极的辩证法”。

三、黑格尔的辩证法-积极的辩证法

康德对休谟的态度是,遇到了困难不知道怎么前进,就退缩了。而黑格尔对于康德的感觉也是如此,退缩了。康德认识到了理性的矛盾,把它当作消极意义上的理解,而黑格尔强调,正是认识到了矛盾,才可能超越这个矛盾,这是理解的积极意义。

黑格尔所描述的辩证法是:“逻辑思想就形式而论有三方面:(a)抽象的或知性〔理智〕的方面,(b)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的方面,(c)思辨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小逻辑》79节】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康德的辩证法不仅是形式上看起来大不相同,而且对象上也不相同。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有限的对象(经验),而黑格尔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辩证法把握无限的对象(绝对理念)。而且,在康德那里认识的形式和对象是分离的,二元的;黑格尔这里形式和对象是合一的。黑格尔认为人类通过辩证法把握绝对理念的过程, 同时是理念现实化自身的过程。

四、马克思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矛盾在对立统一中不断消极,最终走向绝对精神。这是一种处理矛盾的方式,但不能说矛盾在现实世界中消失了。正是在现实世界不可和解的矛盾中, 马克思找到了构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前提。黑格尔过分注重现实世界是绝对理念现实化自身的环节这一神秘主义立场, 马克思则否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壳。

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 不仅是对思维方式和思想活动的考察, 也是对人类生活的现实社会的内在矛盾规律的揭示。因此,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五、总结

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是各种转折的,对于辩证法的理解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包括我自己对于各种辩证法的理解都是不到位的,只是提醒我们自己辩证法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形式,我们要明白其中各种辩证法的特点和不足,在具体的运用场景中是否能够尽量去避免。

随着对《纯粹理性批判》《小逻辑》《资本论》的原著阅读,我相信自己对于辩证法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的,也能够更进一步深入到辩证法之中,去理解其中细节之处的微妙差异。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