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脾法治疗小儿咳嗽

 循天园 2024-04-12 发布于广西

咳嗽者,即有声而复有痰也。一般治疗咳嗽常从肺论治,以止咳化痰为主,笔者临床多从脾论治,效果甚佳,曾治愈一位长期反复发烧咳嗽的6岁患儿,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发作次数及每次发病时间明显减少,现将经验整理分享如下。

刘某,男,6岁,2024年1月26日初诊,大寒。主诉:咳嗽20余天。患儿家长诉患儿平素易感冒发烧,每次均需输液治疗,每次感冒持续时间较长。本次发热20余天,输液治疗后已退烧3天,现仍有咳嗽咳痰,流黄涕,口干有味,夜卧不安,便秘。舌淡,苔薄,脉沉滑。

诊断:咳嗽。

治法:健脾化痰,调节气机。方用枳桔二陈汤加减:

枳壳6g,桔梗6g,半夏6g,茯苓6g,化橘红6g,炙甘草3g,柴胡6g,黄芩3g,前胡6g。5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月2日二诊:患者未发热,咳嗽咳痰未作,纳可,鼻塞,大便微秘,舌淡,苔薄,脉沉缓。方用六君子汤加杏仁加减:

党参6g,白术6g,茯苓6g,炙甘草3g,化橘红6g,半夏6g,炒杏仁6g。5剂,煎服法同上。

2月16日三诊:患者再次咳嗽3天,鼻塞,便秘,舌淡,苔薄,脉沉。方用六君子汤合桂枝汤加减:

党参6g,白术6g,茯苓6g,炙甘草3g,化橘红6g,半夏6g,桂枝6g,白芍6g,生姜4g,大枣6g,焦山楂6g,炒六神曲6g,炒麦芽6g,炒杏仁6g。5剂,煎服法同上。

3月8日四诊:患者发热2天,未输液,已退烧3天,咳嗽咳痰,舌淡,苔厚,脉沉。方用枳桔二陈汤加减:

枳壳6g,桔梗6g,半夏6g,茯苓6g,化橘红6g,炙甘草3g,焦山楂6g,炒神曲6g。5剂,煎服法同上。

按 《素问·咳论》载:“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说明胃中寒可以导致肺寒。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孩童常食用油腻零食及各种生冷瓜果,伤及脾胃,导致脾土虚湿,运化失司而成湿痰。《素问·咳论》有“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之说。脾与胃相表里,脾为胃行其津液而上输于肺,痰饮聚于胃,则脾阳亦困于湿。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土为木,肺金为子,母病及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治痰一定要治脾,尤其是小儿脏腑未充,本就脾胃虚弱,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功能正常,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另外患儿有口味,夜卧不安,同样说明脾胃运化不及,胃腐熟不及则口气上溢,胃不和则卧不安。

枳桔二陈汤出自《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由枳壳、桔梗合二陈汤组成。桔梗性味苦辛平,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开肺气之结。《黄帝内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壳味苦,能泄至高之气。二者相伍,升降气机,有“通肺利膈下气”之效。二陈汤为化痰基础方,健脾化痰,“持中央,运四旁”。患者初诊时发热20余天不退,考虑邪羁留在半表半里不去,少用黄芩、柴胡,一是去邪,二是促肝左升之气,前胡助肺右降之气,从而使气机升降顺达,则咳嗽止。患者二诊时,咳嗽咳痰均好转,唯有鼻塞,用六君子汤护脾胃,助脾胃运化,防痰生,加用杏仁止咳润肠。三诊时患者再次咳嗽并出现外感症状,在健脾化痰消食的同时予解表药,5剂后好转。四诊时可见患者再次发热,但是发热时间较以往减短,脾胃损伤非一朝一夕就可好转,预防仍是关键,平时的养生保健及护理不可缺少。始终嘱患儿禁食生冷油腻,保护患儿的生生之气。(庞国伟  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