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已消灭的可怕传染病,如今又卷土重来了1

 钟家台 2024-04-12 发布于湖北

中国已消灭的可怕传染病,如今又卷土重来了1

上个世纪中国就宣布已消灭的可怕传染病,如今又卷土重来了

梅毒,可以说是最让人难以启齿的疾病之一。然而,解放前梅毒就曾在大江南北广泛肆虐。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消灭梅毒运动。皇天不负苦心人,1964年我国就宣布基本消灭了梅毒,成为了国际上公共卫生颂扬的奇迹。

可如今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它又悄无声息地在中国卷土重来了,并且每年发病人数都有增无减。尽管现代医学早已有办法治愈它了,但由于这种疾病十分擅长模仿其他疾病,容易因为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很多患者已经到梅毒晚期,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梅毒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已经在肆虐了近五百多年的时间了。早在明代,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记载与梅毒相关的内容,讲述了梅毒是从国外传入我国广东后向内陆传播的历史。

当时广州作为通商口岸有许多外国人出入,梅毒便由此入侵了我国。正因如此,梅毒一开始在民间被称作是“广疮”、“广东疮”、“杨梅疮”。后来又因为患上此病后皮肤溃烂部分呈梅花的形状,因而正式得名为“梅毒”,并沿用至今。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梅毒一无所知,一旦感染上之后就如同被判了死刑,等待死期到来的那一刻。为了对付这个“绝症”,人们也发明了许多奇葩的治疗方法,比如用树脂做成药膏治疗、汗蒸疗法等,收效甚微。而从15世纪到19世纪初,人们普遍利用毒性很强的汞剂用于治疗梅毒的,但当时被汞毒死的人比病死的还多。

继发性梅毒的症状:手掌起皮疹

到了20世纪,人们对于梅毒的认识才渐入佳境。1906年,德国的动物学家理查德·绍丁和皮肤科医生艾瑞克·霍夫曼发现了梅毒的致病元凶: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又过了35年后,1941年青霉素的出现,才使人类拥有对付梅毒的有效武器,使得大面积消灭梅毒成为可能。

可尽管如此,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我国梅毒肆虐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据相关数据统计,当时以梅毒为主性病患者大约有1000万。全国各家医院的皮肤科门诊中,就诊者中梅毒患者平均就占了10%以上。

不光是成年人患病率高,就连1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高达25.0%28.0%左右。所以,在那个年代,你街上遇到的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感染过梅毒。

之所以感染率如此之高,这跟早期梅毒容易被忽视和误诊是脱不了关系的。很多人应该听说过,梅毒被称为伟大的疾病模仿者,它可以将自己伪装成各种疾病。

原因在于,梅毒的元凶梅毒螺旋体入侵人体后会变化多端,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有巨大的差别。根据临床特征、病程、血清学结果等,梅毒可分为一、二、三期梅毒。

电子显微镜下的梅毒螺旋体

首先,梅毒螺旋体会从直接接触的部位,主要是性生活中受摩擦部位侵入并繁殖,引起炎症和皮肤破溃。这当中典型的皮肤损害叫硬下疳。除此之外,全身没有其他症状,如果一期梅毒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经过一段时间后,一期梅毒的症状是能够自动消失的。

你以为它自行消退了就代表痊愈了吗?当然不是,二期梅毒正在蓄势待发。此逝,梅毒螺旋体会悄悄潜入血液,引起全身反应,主要是梅毒皮疹或者黏膜疹,比如全身皮疹,手掌、足底红斑等等。由于病原体已经进入血液,所以也会影响神经、眼睛、骨膜等神经组织。比如弹奏出《二泉映月》的阿炳就是在从进入梅毒二期开始致盲的。

同样地,如果没有及时去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的话,二期梅毒不久之后也是可能会自行消退的。

然而,当梅毒螺旋体再次卷土重来的可就是三期梅毒了。尽管此时体内梅毒螺旋体数量减少,传染力也相对较弱,但是组织破坏力很强,常造成器官、组织缺损;就算开始了抗梅治疗,但对已破坏的组织器官则无法修复。

因此,这期梅毒也称为器官梅毒,主要侵犯骨、心脏、神经等重要脏器,导致神经梅毒、心脏梅毒、骨梅毒等,后果会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有数据显示,大约40%的患者会发展成症状复杂的三期梅毒。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意识到了梅毒最大的可怕之处。简单概括就是,当早期梅毒症状不治疗也会自己消退,会让人不以为然。可它每次的卷土重来都是更加严重的侵入。在这期间,梅毒螺旋体可以表现得非常低调,没有任何表现,使其更容易造成传染。

另一方面,就算有些患者意识到了自己得了梅毒,但由于该病天生具有羞耻感,害怕被人指责生活不检点,因而不愿就医。结合以上种种原因,就算当时青霉素能将其一招毙命,但却也不能阻挡梅毒在中国的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梅毒在解放前的感染率如此之高。

娼妓改造的画面

既然如此,解放后的新中国又是如何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将梅毒消灭的呢?这是因为当时政府开展了一场取缔娼妓的运动,并为此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众所周知,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而妓院等风月场所便是性病传播的温床。所以,要想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方法就是关闭妓院,并对娼妓进行检查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