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东南行2023.3(2)——豆沙关

 新用户2939kDsc 2024-04-13 发布于广西

    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是古时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


    壁立千仞,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古代
滇要道,所以称为“石门关”。


    3月6日上午10:30从盐津县城出发,沿关河向石门关,40分钟即可到达。

   从这里离开关河,盘旋上升到半山,穿过新修的景点大门豆沙关(非古时豆沙关)。

   

    在半山腰眺望关河两岸


穿过豆沙古镇,方能到达豆沙关。

    豆沙古镇是2006年地震之后重修的,虽是重建,但也不失古韵。

    游人不多,古镇烟火气十足,想吃什么不是难事。





    今年的、去年的、前年的腊肉都有,今年的稍贵一点。
    古镇为游人服务,更为当地百姓服务,百姓所需,都能在镇上搞定。如果遇上赶集,镇上定是熙熙攘攘,人潮涌动。



    刚从盐津县城过来,突然觉得这里的镇政府好阔气:大山包围之中有如此宽敞的地盘。



    豆沙镇的尽头是“本固邦宁”的牌坊,背面是“僰道春深”,两边的楹联道尽了豆沙关的珍贵历史。



    遥望关河对岸,壁立千仞,石崖如刀削斧砍,直立于江边。



    
距河面40多米的崖壁上,有天然的沟槽,里面存放着9具棺木。
    僰人悬棺这个千古之谜又一次呈现在眼前,那个问题再一次在脑海盘旋:古代
僰人是如何把沉重的棺木搁置在这个绝壁悬崖上?而今还有僰人吗?

    

    除了僰人悬棺,豆沙关最著名的是“五尺道”。

   

    豆沙关,又叫石门关。石门关好理解,关河峡谷深深,两岸峭壁对峙,远望如石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为何叫“豆沙关”呢?有两说。一是说诸葛亮领兵来到石门关下,守军将领出题考验大智大慧的诸葛亮,要丞相在三天内将掺在关河河沙中的豌豆捡出来。诸葛亮让士兵砍竹子编竹篾分离沙子和豆子,仅用了一个晚上,蜀军顺利通过石门关,所以石门关变成豆沙关。
     二说元朝朝廷派一个叫窦勺的将领来守关,于是他把关名改成“窦勺关”,“窦勺”与当地豆沙谐音,后来就成了“豆沙关”。

    石门关雄跨在五尺道上。景区内有五尺道350米,宽1.7米,是迄今秦五尺道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记最多(243个)的古驿道遗址。
    五尺道是中国古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 、四川与云南的通道。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或秦代凿,一种说法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开通了此条道路。因路宽五尺 ,所以称为“五尺道”。至今五尺道已有2000多年。



           站在豆沙关上眺望,古老的关河水道、秦五尺道、内昆铁路、川滇国道、高速公路,古今五道高低起伏次第并存,称为跨越2000年时空的“中国天然交通博物馆”。(想起了广元的明月峡,还多了一个天空的航道,但不如这里集中,一镜可入)

         五尺道上除了磨光的一块块石头,还有石头上深深的马蹄印迹。






         在石门关,还有一处史迹,关楼边岩壁上的古代题字,其中最为宝贵的是唐代“袁滋的题记摩崖”。找了半天找不着,后来问管理人员,原来摩崖石刻在亭子内后壁上,亭子起保护作用,游客不到一定数量不能打开。再后来,居然在哪里某处看到“袁滋路”,揩油到如此地步!

           行走于五尺道,见有当地居民从下面上来,原来是下面的居民到豆沙关镇去。如果从马路去豆沙关,要绕很远,脚程是不行的,所以豆沙关除了是风景区,现在仍发挥其2000多年前的作用。

      从上往下走完350米的五尺道,贴着崖壁,有一座寺庙观音阁。在此“半壁架空、奇危虚险”处建庙,祈祷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据记载,观音庙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个叫静修的和尚云游至此,向四周百姓募捐修建起来的。





         观音寺主体观音阁置于清蓬洞内,左右后依岩为壁,三重檐,歇山顶,木结构,五开间,如意斗装饰,雕刻绘画栩栩如生,少有的精致。
   洞中石笋林立,钟乳高悬,清水欲滴。其中一天然钟乳石形状酷似观音,甚是神奇。


      于观音寺,此岸彼岸,上面下面,清清楚楚。





       20天以后,从昆明返回成都,又过豆沙关。这次走的是高速,路旁设有专门的停车点和观景台。



       开始有一些茫然,找不到曾经去过的豆沙关。后来来到崖边,向下俯瞰,看见那水道、国道、铁道,才明白曾经去过的地方就在我的脚下。





         而且我还终于找到了那条豆沙关的挂壁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