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余杂论(临床经验传习)

 张玉龙医论 2021-03-23

       现在的社会疾病是千变万化,很多疾病来得也很凶险,比如近来刘强茹因为羊水栓塞去世引发人们对于急性险症的关注,比如著名主持人李咏因喉癌去世,比如武侠泰斗金庸因肝癌去世.....引起大家对于癌症的关注。面对这些棘手的疾病有很多人就谈论起中医药能否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有些人想起了2003年的SARS肆虐的时候中医曾经力挽狂澜,不禁关注起中医药来。

       临床处方要根据病情进行斟酌用药剂量,遇到险症和重症就需要重拳直击,施以重剂以起沉疴,如临床上遇到十指零落症(动脉栓塞性坏疽)常使用四妙勇安汤,从四妙勇安汤的配伍组成就可以看出前辈们用药也一样不拘寻常。四妙勇安汤玄参三两(90克),当归二两(60克),金银花三两(90克),甘草一两(30克),水煎煮水四大碗煎煮成一碗,倾出,再煎药渣,一碗水煎至半碗,倾出,与前一碗混合均匀),日一剂,早晚温服。如湿热重者,加川柏、苍术、知母、泽泻;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虎杖;气血两虚者,加党参、炙黄芪、生地、白术、鸡血藤。识记方歌:“四妙勇安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加,清热解毒兼活血,热毒脱疽效堪夸。”临床上糖尿病足坏疽发生的时候可以选用四妙勇安汤进行救急,用来挽救坏死的脚趾,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就只能选择截肢才能保全性命。

        对于四妙勇安汤多数医家认为出自《华佗神医秘传》,主治脱骨疽,原书描述“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而在清·鲍相璈收录的《验方新编·卷二》中对本方所治之症进行了更加详尽的描述“此疽生手、足各指或云只生手足第四指者是,或生指头,或生指节、指缝。初生或白色痛极,或如粟米起一黄泡,其皮或如煮熟红枣,黑色不退,久则溃烂,节节脱落,延至手足背腐烂黑陷,痛不可忍”,后世根据此描述将本方广泛用于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毒热壅盛期。两书所载剂量相同:“金银花三两,玄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方后都强调“连服十剂”,此处的“十”,当为泛指,强调本方当较长时间连续服用。原书并没有方义的解析,但是根据用量及主治,将金银花清热解毒视为君,玄参为臣,增强其清热之力,又可滋阴,防热毒伤阴之弊,当归活血养血为佐,既能引药入血,又畅血脉,甘草和中解毒为使,后世将本方定位为药少量大力专,且需连续服用。

       有很多医师或药师看到如此重剂量的处方恐怕都会咋舌,更何况乎普通老百姓呢?有很多医者或者药师就不能看到大剂量或小剂量的处方,大剂量的就说是治疗牛马的处方剂量,小剂量就说治疗鸡鸭的处方,殊不知中医之道并非一同,贵在知常达变,辨证施治,辨证用药,根据病情斟酌配伍剂量,所以才有很多处方虽然药物组成一样但是剂量或剂型不同而成不同的处方名称。中医药的普及不是一两日就能普及得了的,但是只要各位用心,相信很多经验方还是能够发挥出它们的价值的。有很多时候看到很多民间处方被埋没、失传就会觉得很可惜,中医需要一些能吃苦耐劳的学者进行搜集整理遗落在民间的方药和医疗技术,可惜这些事情一直都没有被重视起来,可能是没有什么利益可图,这跟现实生活多数人都在逐利有关,所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就没有来做了。

        我曾经写过关于肠痈(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案例,我的一位患者李阿姨看了我的病案心怀疑虑,因为在她年轻的时候(她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年轻的时候估计是很久的事情了)曾患急性阑尾炎(盲肠炎)在当地卫生院急诊,医师曾跟她说盲肠炎只能手术治疗,结果挨了一刀把阑尾切掉了,留下一个长长的刀疤。而我所写的案例自然是不虚的,所用的处方也是实实在在的。今年夏季她的儿子急发阑尾炎,看了西医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术治疗。在这里我分享一个陈士铎的清肠饮也是治疗肠痈的常用方药,一旦遇见急性肠痈及早使用一般可以免除一刀之苦:金银花90克,当归60克,地榆30克,麦门冬30克,玄参30克,薏苡仁15克,黄芩6克,甘草9克,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药汁,早晚温服,严重者一日二至三剂。陈士铎《辨证奇闻》曾记载“一腹痛甚,手不可按,右足屈不伸,人谓火盛存食,谁知大肠生痈乎。凡腹痛,足不能伸者,肠内生痈。大肠生痈,足尤不能伸。但大肠痈无不成于火,火盛不散,郁结成痈。然火有余,本水不足,水衰火旺无制,乃养毒不解。法宜壮水以制火,则毒自化。用清肠饮金银花三两,当归二两,地榆、麦冬、玄参一两,生草三钱,苡仁五钱,黄芩二钱。四剂毒尽。方纯润肠,又活血解毒,虽泻火,实滋阴。故相济相成。倘不益阴润肠,惟攻毒降火,则大肠先损,何胜火毒之凌烁。”

       我之所以引用清肠饮也是为了说明前辈医家使用方药确实做到了“胆大心细”所用方药既合乎病情又能大胆重剂直击病邪,才能尽快蠲除病痛。临床上凡遇到疾病不可以畏首畏尾过度的谨小慎微不敢承担责任,任由病邪折磨患者,欲要力挽狂澜就要有胆量去尝试,就要放开手脚去实践,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安全不伤害患者身体的基础上进行。

        陈士铎治疗鼻渊病(慢性鼻炎)的取渊汤辛夷6克,当归90克,柴胡3克,栀子9克,元参30克,贝母3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处方用药既有超乎寻常的大剂量的当归、玄参,也有小剂量的柴胡、贝母之流。陈士铎《辨证奇闻》云:“盖辛夷最入胆,引当归补脑气,引玄参泄脑火,加柴、栀舒胆中郁热,胆不助火,自受补益矣。然不止涕者,清火益气,正止之也。盖鼻原无涕,遏上游出涕之源,何必截下流之水乎?或疑当归过多,不知脑髓尽出,不大补则脑气不生。辛夷耗散,非可常用,故乘其引导,大用当归补脑添精,倘后减辛夷,即重用无益。此用药先后之机也。疑者不过嫌性滑妨脾,不知脑髓直流,髓不化精,精少,精少必不能分布于大肠而干燥,当归润之,正其所喜,何疑之有。

       临床是一个考较医者医德、技能和胆识的“战场”:怯于病魔而不敢用药施针者就会贻误病情;孟浪于病邪而肆意妄施针药不计后果就会使患者身体更加损害;辨明病情病性,斟酌配伍用量,胆大而心细,有的放矢,直捣病邪之巢窠方能扶困济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