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治肠痈神方 肠痈生于大小肠之间,其症口渴,小便如淋,时时汗出,小腹肿痛,手不可按;又生于大肠者,右足屈而不伸;生于小肠者,左足屈而不伸。方用? 金银花八两 ,地榆一两, 薏苡仁五钱, 当归一两; 先金银花煎水二碗,余药用水十余碗,煎作二碗,同金银花分作二服,上午一服,临睡一服,二剂而愈。 凡肠痈必须内消,而火邪甚急,非杯水可救,必须大剂始效。然大剂败毒,恐伤元气,惟金银花败毒而又补阴,故可重用,若用之过少,反无效矣。 【付济华治急性阑尾炎神效方】 阑尾炎奇效秘方-----阑尾炎汤 众所周知,阑尾炎是外科急腹证。患上此病腹痛如刀绞一般,痛苦异常,甚至危及生命,一般需手术治疗。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中药可以治疗,我有一方对此病确有独特的疗效。阑尾炎汤 组方:大黄15g(后下) 芒硝9g(烊化) 冬瓜仁45g 桃仁9g 丹皮6g 金银花30g 败酱草15g 木香9g 槟榔9g 延胡索15g 甘草3g 功效:泄热败毒、行气散结 主治:阑尾炎 用法: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早晚服用 注意事项:禁食辛辣 方解:中医学认为阑尾炎是热毒雍滞,导致肠腑气血不痛,不通则痛。本方以治疗肠痈的经典名方,大黄牡丹汤(大黄、芒硝、冬瓜仁、牡丹皮、桃仁)为基础,脱化而来。大黄牡丹汤有泻热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可以将热毒从大便排出,釜底抽薪共为君药。金银花、败酱草两味药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缓解阑尾炎性反应,而为臣药。(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木香、槟榔理气行滞,延胡索活血止痛共为佐药。用少量甘草可以缓和大黄、芒硝竣烈之性,以防苦寒伤中,又可调和诸药,故为使药。诸药合用,则热毒可清,气血条畅,则肠痈可愈。是付济华中医师专为阑尾炎所研制,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放心使用。 另附慢性阑尾炎真实验方! 治疗急慢性阑尾炎 双花60克,蒲公英60克,地丁60克,连翘30克,丹皮24克,乳香9克,没药9克,青皮12克,甘草12克,柘壳9克,广木香6克,赤芍12克,水煎服,一日一付,一般一付见效,3~5付可愈。 芒硝治疗急慢性阑尾炎! 芒硝3两,用纱布袋装,敷在右下腹上,两天一换,一般两次即可。 【急性阑尾炎验方】 生地榆20克,当归20克,黄芩20克,金银花20克,生薏苡仁30克,玄参20克,麦冬12克,水煎服。急性患者1剂即愈,慢性患者多在4~6剂痊愈。由于方法简单,药源广,急性患者1剂即可治愈,故称1剂治愈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验方】 桃仁15克,薏苡仁30克,连召10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金银花30克,冬瓜仁30克,白芍3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每天一剂,水煎服,为中午,晚上服用。 献方人:何氏秘方 治急性阑尾炎秘方 处方一 当归10克,赤芍10克,天花粉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穿山甲10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连翘10克,菊花5克,枳壳5克,大黄5克。水煎服。日服一剂,连服三剂。来源:《医疗集棉》第16本。 处方二清肠饮加减 银花60克,当归60克,生地榆30克,麦冬3克,玄参30克,生甘草9克,苡仁15克,黄芩30克。水煎2次,开后5分钟,分2次空腹服(相隔6小时后服第2次)。服剂一般可止痛,二剂足可伸腰,再服二剂而愈。来源:桂林市王德辅秘方 处方三 川楝子15克,余银花15克,延胡索9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大黄9克(后下),木香9克,一剂分2次服,每日服一剂,主要用于阑尾炎初期发热,白细胞正常或升高,腹痛初局限,压痛仅见于右下腹,有反跳痛,如便秘加芒硝9克,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各9克。来源:《医疗集锦》 处方四、清肠饮 地榆20克,当归20克,黄芩20克,生薏苡仁30克,玄参20克,麦冬12克。水煎服。急性患者一剂可愈,慢性患者4~6剂可愈。献方人:山东杜连生 处方五 丹皮15克,赤芍15克,炒薏苡仁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黄芩10克,白蔹10克,炙甘草10克,金银花20.克,麦冬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三剂而愈 处方六 败酱草30克,炒薏苡仁30克,芙蓉叶15克,金银花15克,红藤15克,杭芍15克,附片10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白芷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三剂减轻,六剂痊愈来源:西安疑难病诊所刘光汉处炎奇。 原文:《金匮要略 疮痈肠痈浸淫疮》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肌肤甲错”:营血郁滞于里,使皮肤缺乏血液的滋养而形成的证候。 一剂治愈阑尾炎 清肠饮 配方及用法】地榆20克,当归20克,黄芩20克,金银花20克,生薏苡仁30克,玄参20克,麦冬12克,水煎服。急性患者1剂即愈,慢性患者多在4~6剂痊愈。 由于方法简单,药源广,急性患者一剂即可治愈,故称一剂治愈阑尾炎。 清肠饮 【出处】《辨证录》 【组成】 金银花(20克),当归(15克),地榆(15克),麦门冬,玄参(各20克),甘草(10克),薏苡仁(15克),黄芩(6克)。 【功效】活血解毒,滋阴泻火。大肠痈。 【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与大黄牡丹汤同具清热活血消痈之功,均用于肠痈。但大黄牡丹汤长于泻下破瘀,用于肠痛初起,少腹肿痞伴便秘或大便涩滞不畅者;而清肠饮长于解毒、滋阴,用于肠痈屡发,毒甚且伴口干、舌红少津等阴伤表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