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适,用2000字带你读懂《易经》

 杉乡文书阁 2024-04-14 发布于贵州
图片

出品|集义文化战略研究社

专栏|经典重读

原著|胡适

摘要|赵义


►经典简介

图片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他另一本小书《先秦名学史》则是它的前传,用简练、质朴的文字,理清了先秦诸子的思想逻辑。以下是该书第二编的重要摘要,为了便于理解,在有必要的地方,加入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的相关更新的解释。

《易经》这一部书,古今来多少学者做了几屋子的书,也还讲不明白。我讲《易》,以为一部《易经》只有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
在孔子当时,《易经》被用作占卜的书。传说孔子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本书,以致韦编三绝,最后才宣告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最初这本书,是按六十四卦分为六十四章的。每章包含(1)一个卦的命题或“判断”,(2)论及每一卦的六条线画(爻)的六个不同的命题或“判断”。
现存《易经》包括附加的一直被称为“十翼”或“十个附说”的东西,传说是孔子所作的。
以这些附说为基础,并与孔子的语录如有名的《论语》,及其他的著作如《中庸》、《春秋》一道研究。本文几乎完全打破关于《易经》传统的占卜与道学的观点,对孔子的附说或作为逻辑的理论,或作为关于逻辑问题的讨论加以解释。不论这种解释是否正确,我愿负完全的责任。
易便是变易的易。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在那里变化的。
孔子认为一切变化都生于运动,运动则生于积极的东西对消极的东西的推动。积极的原理用全画线()代表,叫乾;消极的原理用断裂线代表(),叫坤。前者也叫做“易”,后者也叫做“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老子把这种思想发挥得过了头,他坚持“无”比“简”和“易”更要多。孔子没有摆脱他的老师的学说的影响,把“不言”作为理想之治,这种影响在他的很多颂扬“不言”政治中可以见到,但是,孔子似乎认为理想之能够实现,不是凭借不干预,而是通过思想重建的有力过程。
他不主张回到自然,人类历史是从粗野到文明的复杂形式,从结绳到文字记载的一个逐渐发展的连续进程。又因为这种发展是连续的,从简易形式开始而终于复杂的形式,故要了解目前复杂混乱的制度和活动,就必需研究过去较早、较简单的形式。所以孔子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彰往察来”,“温故而知新”。
为了了解复杂与困难而回到简易,其特点是探求“几”“几者动之微”,“知几其神乎”(胡适将“几”翻译为“胚”)。
我们知道孔子一向把“正名”看作社会的道德与政治的必要基础。“名”被认为如此重要,是因为只有在它们当中才能发现一切事物、活动和制度的“几”。按照孔子的逻辑,一切活动、器物和制度都来源于“象”或“意象”,这些“意象”,除非凭借现在据以知悉的我们的活动、器物和制度的名,是不能被发现,也不能被理解的。
《易经》里最重要的逻辑学说是象的学说。
它原来意指一只象。韩非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因此,象就是人们对事物所构成的映像或者意象”。
在《易经》里,象字被用在两种稍有不同的意思上。第一个意思,象只是人们注意到或感知到的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如“天象”。第二个意思,象是能用某种符号表示的、或者在某些活动、器物中所能认知的意象或者观念。
象字最广泛地用于《易经》里的正是第二个意思。䷾是一个卦,它代表用水()克服火()以示“胜利”或“成功”这个意象。同样地,所有其他的卦都象征某个意象。
“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的形式。可以说意象产生了人类所有的事业、发明和制度。所以“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由此可见,文明的历史,按照孔子的看法,就是把“意象”变为人类器物、习俗和制度的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尝试。
这种解释是很有意思的,即使它并不完全符合人类学的观点。例如,犁头的发明,据说曾受用(木)在(雷)上表示增加或成长的意象的暗示。日中为市的制度,据说起源于(火)和(雷)表示摩擦的意象。舟楫的发明据说起源于用(木)在(水)上象征的浮动的意象。
同样的观点遍及孔子附言的全部。分别附在六十四卦的所有“象传”,是对我们的机械发明、宗教仪式、道德规范、传统习俗等等都有它们的意象上的“形相因”这一学说的具体说明。于是我们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他望着旷野,但当他去看的时候,看成了花园。”正是花园这个“意象”确定了旷野要变成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形相因不仅是动力因,而且也是目的因。
孔子企图调和同时代人们的“自然主义”与他对于种种制度的历史观点。他把所有人类器物、制度归因于自然的起源(而非老子认为的“人为”),并把现时一切混乱归咎于它们与自然的、原来的意义和目的逐渐偏离(所以孔子倡导“恢复周礼”,以纠正这种偏离)。
“意象”是用卦表示的,与卦相当的是名。名被看成是极端重要的,因为它们是意象最好的符号,迄今能追溯的意象只存在于它们之中,因此正名意味着使名的意义按照它们所体现的原有意象而意指它们应该意指的东西。当名的意义和它们的原来意象一致时,名才是“正”的;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事不成”。
卦是代替那把自己“显示”给适当的观察者的意象的一种符号,但要对它有所“告诉”,有所说明,辞是必不可少的。辞告诉什么呢?“辞指出事物趋向何处”,它“分辨吉凶”。
我们研究辞,必须记住首先需要考究的两个问题。
第一,中文命题和西方的不同在于系词。系词在西方的逻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中文的命题里却被省略。于是,“苏格拉底是一个人”成了“苏格拉底,人也”。在结构上,用荀子的话来说,一个命题或辞是,“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
第二个问题更为重要。它涉及到辞的性质。中文的“辞”本意是法官宣判的“判辞”,所以,这里的辞是对某事物的判断和断定。
《易经》里有两种辞:(1)彖(tuàn)或“卦辞”;(2)爻辞。前者是对卦“言乎象者也”,后者“言乎变者也”。
辞是注重实用的,它们告知事物的趋向,指明吉凶,所以“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动而“得”,便是吉;动而“失”,便是凶;动而有“小疵”,便是悔吝。
辞成为行为的准则,断定人们要做什么。对于一个古人,《易经》就好像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著作一样,告诉读者关于他的行动方向和可能出现的结果,使他采取正确的途径,避免错误的途径。
正名与正辞
这三个观念,易,象,辞,便是《易经》的精华。孔子研究那时的卜筮之易,竟能找出这三个重要的观念。第一,万物变动不穷,都是由简易的变化繁赜的。第二,人类社会的种种器物制度礼俗,都有一个极简单的源起,便是“象”,人类的文明史,是这些意象实现为制度文物的历史。第三,这种种“意象”变动作用时,有种种吉凶悔吝的趋向,都可用“辞”表示出来,使人动作都有仪法标准,使人明知利害,不敢为非。“象”与“辞”都是给我们摹拟仪法的模范。
我们对孔子的逻辑的研究是从正名开始的,正名的宗旨是要在天下重建理想的社会关系。现在我们要研究一下孔子打算如何实行正名和正辞的。
孔子知道在四分五裂的天下,要建立一个礼法的普遍准则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孔子用什么方法去实行“正名”?回答是:要慎审地、而且严正地使用书面上的字和辞,以便寄寓伦理上的判断,像一个国家的法规应给的褒贬一样去作褒贬。
这正是孔子谋求在名为《春秋》的一部著作中去体现的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