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小记

 ymkst 2022-03-15

原创 江江江江酱油 海苔第二好吃 2021-09-27 02:59

笔记竟有整整二十页。整理小记凡3342字。

本书为胡适在北大讲授哲学课程期间撰写的教材。胡适在中国文学的熏陶下长大,并进一步接受西方哲学的思维训练,撰文的最大特点在于“引证丰富且严谨”。搜集大量史料后,第一步就是“审定史料真假、去伪存真”,在排除谬误资料、完成字句校对的基础上,再将各人物的理论融会贯通,形成各家的自我体系,最后一步,以全局的眼光,理清各家学说的时代先后兴衰变迁,评判其影响及价值。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胡适撰写此哲学史的目的,与多数文史类著作一致,以史为镜而知兴替,所以撰写逻辑基本分三步:一、明变,二、求因,三、评判。依我看,本书更合适的名称应为《中国先秦哲学简史》,全书共12个章节,第1、2为导言,从第3章起,沿着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顺序,介绍从老子至韩非子的不同派别的思想发展历程。

《老子篇》,从老子的时代讲起,公元前570年,诸侯战争,时代纷乱,在这种时势下,“革命家”老子的思想理论逐渐成形,主要体现在老子论“天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无名之朴)”、“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欲、不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几个方面。在作者的眼里,老子这种过于“佛系”的态度是需要批判的。作者认为,老子主张“毁灭一切文物制度,尽可逆来顺受,且看天道的自然因果”。在我看来,作者有些过分推导、极端批判了。读《道德经》全文,老子的人生哲学在于“知足“二字,不争不抢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以天然舒适的方式生活。

《孔子》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因时势不合专心教育,“有教无类“,删定《诗》、《书》、《礼》、《乐》、《易经》、《春秋》。本章最令我不解的是,作者认为孔子学说的根本都在《易经》里,故用了极长的篇幅介绍《易经》。一、易:变易,天地万物变化始于一个“动”字。万物的变动不穷,都是由简易变作繁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甚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温故而知新“也被放在这一部分来论证孔子的”易“;二、象:易也者象也,英文可近似表述为term conception。人类种种的器物制度都起源于”意象“,一切人生道德礼俗,也是从种种”意象“中来;三、辞:判断象的吉凶动静,英文可近似表述为judgement。意象变动时,有吉凶的趋向,用“辞”来表达。”辨吉凶者存乎辞“。我认为这是作者“夹带私货”最多的一章,似乎是忍不住抒发自己对《易经》的见解,却把观点冠在孔子头上。个人认为,《易经》固然重要,但孔子自己的思想,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当然是记录其言行的《论语》。《易经》结束后,作者又着墨《春秋》,这一节作者提出的“正名主义”我很是赞同。所谓“春秋笔法”,分为三步,一、正名字:订正语言文法,确定名字的意义;二、定名分:辨上下,处处显示封建时代的利益尊卑,齐国之主称“侯”,宋国之主称“公”,吴楚之君只能称“子”,而践土之会晋文公叫来周天子却写作“天子狩于河阳”,等级尽显;三、寓褒贬:把褒贬的判断寄托在记事中。举的几个例子比如全书“弑君”36次,笔法不尽相同,很有意思,值得细细推敲。

《孔门弟子》篇,介绍了曾子的“孝“和”礼“后,作者惋惜叹道:“孔子死后两三代里竟不曾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直至孟轲、荀卿,才有有价值的新哲学出现。”

《墨子》篇,点出儒墨根本区别在于二者的哲学方法不同。儒家的关键,是树立一个极高的理想标准;墨家,更关注怎样去做。一个是what,一个是why+how。由此,墨家对事物的评判基准为“务实”,主张“择务而从事焉”。其观点再细分,有“天志(我有天志,譬若轮人有之规,匠人有之矩)”、“兼爱(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非攻(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明鬼(信鬼神,能赏贤而罚暴)”、“非命(个人见解:墨子的上天,只是一个执法者,并不能随心所欲施降祸福)”、“节葬短丧”、“非乐”等等。在我看来,墨子崇尚“修道士”式的吃苦、杜绝所有享乐,甚至有些极端伊斯兰教的倾向了(“以表褐为衣,日夜不休“)。不过他又主张慷慨好义,天下大同,“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这些看似零散的主张,归结之,还是孟子对于“应用主义”近乎偏执的执着,希望追寻“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杨朱》篇,这篇的观点很有意思。其中一个“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从不损一毫,从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个哲学主张,有几分“囚徒困境”的意味。所有人都不去伤害,自然可以利益max。还有一个观点“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不求长寿亦不求速死”。正好最近看的脱口秀里,一个我挺喜欢的演员鸟鸟,也在这么说:“赢了又怎样,反正也是要死的”,还挺巧合。胡适对于这一观点是持批判态度,我倒是蛮喜欢这一派的学说,follow your heart是我常挂在嘴边的劝慰之语,“从心而动,任性而游”,活得洒脱太难得。

《别墨》篇,写的是墨子之外的墨家人物。惠施、公孙龙之流,专于“论辩”。辩者,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墨家的追根究底精神,导致这些流派分化为“宗教哲学”和“科学哲学”两派。尝试用科学解决未知,科学解决不了的,只能和爱因斯坦一样交给上帝了。不过墨家的”兼爱非攻“实在不受政客欢迎,不要打仗是不可能的。不合时宜的科学终究消逝。

《庄子》篇,达观的出世主义,作者认为其思想蕴含“生物进化论”的意义。“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不过知道进化的道理,却囿于天道自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没能突破对“天理”的依赖,这不就是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之前的儒家》,以《大学》、《中庸》为代表,厦大校训、部分楼宇的名称,便取自其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自然是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的不善在于在外界因素或自暴自弃下“不能尽其才”。主张人格平等,“民贵君轻论”实为一抹独特色彩。

《荀子》,得益于年代靠后,通过批判性地吸收,荀子似乎是多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性本恶论,支撑起他的“劝学说”,正因人性本恶,故需后天学习矫饰。除此之外没有太大亮点,不过倒有几句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这难道是近代物理、化学名称的由来?这个化学,也太形象了些!

最后一章,简单带过了一些小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像是慎到、彭蒙、驺衍等,而后是为所谓“法家“正名,胡适认为先秦时期不存在什么法家,都是些政治家。不过是颁发了些注重刑赏的政策,并没有完整的法理学,如韩非子的“功用主义”。至于文中提及的“哲学终结的原因并不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过是一家之言了。

通读全文,正如序言中蔡元培写道,有几处特长甚是难得:一是证明的方法,精心考证、悉心辨别真伪;二是扼要的手段,抽丝剥茧、从杂糅中理出纯粹的哲学思想;三是平等的眼光,儒家墨家,各长各短,还原本来面目;四是系统的研究,排比论旨,递次演进。我个人很喜欢胡适这种客观的记述方式。描述性记录居多,而不是泛泛堆砌名词主观评价。我得以用自己的评价体系,推演得到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被动接收概念性的词句。与我同步在看的《苏东坡新传》(李一冰著)对比,更凸显科班出身的胡适对待史料态度的严谨,不妄信,不做过多个人揣测。这也和先秦时期距离近代过于久远,史料鱼龙混杂、错误甚多,不似宋代东坡时期的文献丰富且保存良好有关。想起自己小学时候看作文书,除了神话/童话篇,最爱的就是“记事篇”,自己的作文书看完,借遍全班同学的作文书,看完所有的“记事“,个人习惯大抵形成于此时。正是基于这样的个人习惯,这本书我不喜欢的地方,便是胡适的一些主观评价。虽然篇幅甚少,但每章中都有那么些。胡适本人所处的动荡时代,以及身份地位和革新思想,决定了他对于保守、顺其自然的哲学观念持过于批判的态度,比如甚至把”毁灭一切“的想法加诸老子之身。还有一些小瑕疵,是出版编辑的问题,我读的是台海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书中第118页10、11行,出现编辑错误,文中“弟子一百八十三人……”,有22个字重复了两遍。瑕不掩瑜,本书担得起“开山”的名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