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第34篇:郭哥评课∣作文复习课的重点、难点与痛点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4-04-15 发布于广东

作文复习课的重点、难点与痛点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4月10日,我到横栏中学进行教学视导。该校年轻教师陈敏红执教了一节作文立意课《精细审题,恰当立意》。听完之后,我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这是一节质量较高的作文立意指导课。原因在于,这节课把握了作文复习课的重点,突破了作文复习课的难点,把准了作文复习课的痛点。

作文复习课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立意指导。我曾经按照重要性的标准,将作文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层次:审题立意、素材运用、结构训练、技法指导、语言训练。有老师说,中考复习阶段,学生的卷面很重要,要投入时间。我不否认,但是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学生的卷面又能改进多少呢?三年都没有练好,你能指望他两个月就能练好吗?还有不少教师热衷于技法训练,这不能说错,但收效甚微,因为作文需要的技法太多了,而且技法训练不能脱离审题立意。我之所以把审题立意放在首位,是因为教师普遍不重视这一点,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看了题目之后就会写,不跑题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试问:复习备考阶段,又多少老师会系统地指导命题作文(含隐喻类、比较类)、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又有多少老师会去指导学生解读材料?我相信,这个比例是很低的。所以,我才会将审题立意当作作文复习课的重点。

陈敏红执教的《精细审题,恰当立意》就是以一篇题为“我终于读懂了你”的作文为例,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指导。所谓“精细化”,就是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进行解读。“我”是谁?只能指代自己吗?能不能是拟人化的称呼?“终于”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是经历了从不懂到懂一点再到全懂的过程。“读懂”的表面意思是读明白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同时又可以引申为懂得了某人的良苦用心、懂得了某物的价值等等。“你”又指代什么?仅仅是自己的身边人父母、老师和同学吗?经过这番解读,学生对于立意的范围、素材的选择、写作的重点都有了相对清晰的把握。

作文复习课的难点是什么?就是学生缺少带有实操性的知识与程序,说白了就是缺乏写作的程序性知识。该校语文备课组长游晗昕老师敢于挑战自己,申报一项关于写作程序性知识开发与运用的科研课题,本节课也是在践行课题的基本理念。老师每天教学时都告诉学生,你们写作文千万不能跑题啊,你们一定要审清题意啊,你们一定要如何如何啊,讲这些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因为这些只是要求、指令,操作性不强。这一点我已反复讲过,就是说学生掌握了一些具有实操性的“技术”,就能够完成某种写作任务。

本节课十分重视写作程序性知识的开发。一是在审题立意指导阶段,教师开发了“拆分标题,以问促思——细化分析,多向延伸——深化立意,由表及里——起承转合,体现变化”的立意程序,这种程序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已经在立意指导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至少学生在以后审题时,会懂得要一字一句理解分析,然后进行发散思维,尽量打破常见的立意与选材。当然,我也希望陈老师和科组老师一道,对“关系类作文”进行专项研究,开发出“关系类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与程序。二是在结构指导的环节,教师开发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流程,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起、如何承、如何转、如何合。这四步虽然是古代格律诗的写作格式,实际上也是一种通用的写作流程。此前,我在坦洲中茂学校听过一节类似的课,当时我就提出,要将“起承转合”变为“起承转升”,因为“合”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改为“升”就是要升华立意,学生容易理解。这些知识不容易开发,但只要能够开发出来,对学生的写作就是很有用的。

作文复习课的痛点是什么?当然是教学效果。很多老师可能都会苦恼,讲了一节课,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自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实现的,但总不能每节课都不讲成效吧。我认为,写作课的灵魂在于“当堂见效”。就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和指导,能够有所转变,能够按照老师的指引完成写作任务。前一天我听了吴春江老师执教的一节作文活动课,我对这节课的评价很高,当然不是按照传统的课理进行评价的。但如果这节课是作文课,我就认为值得商榷,因为学生展示的是过去写作的成果,课上进行的是分享与交流,而没有进行当堂写作,自然没有实现“当堂见效”。本节课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表现在学生的立意范围经过教师指导后,不再局限于读懂父母的爱、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友谊等,而是思维拓展到读懂动植物、读懂抽象精神、读懂自然现象、读懂精神品格、读懂文化等。二是学生经过“起承转合”的训练后,能够写出一个相对完善的、有新意的提纲。我认为,这样的作文课,是有效的。

至于后续的研究,如前所述,希望教师和其他同事一起,透彻研究“关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我在听课时,查了近两年的作文题目,初步梳理出关系类作文的几种类型:一是人物关系类(含人与人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例如“我和我的XX”“我与XX的故事”“我与XX深深共鸣”等;二是抽象关系类,例如“走进”和“走出”、“快”与“慢”、“物质”与“精神”等;三是隐喻关系类,例如“推窗风来”“登高望远”等;四是转折关系类,例如“一样的XX,不一样的我”;五是因果关系类,例如“小小改变,收获满满”“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话”等。时间有限,我梳理的作文题目有限,可能还会有其他类型。关系类作文中包含着两个关键词或者说两个主体,写作时首先要把握每个主体的内涵,其次就是要把握两个主体、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这是写作的前提。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细节上需要调整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