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维辨治要略

 循天园 2024-04-15 发布于广西

       笔者在传承历代龙砂医家学术经验过程中,尤服膺龙砂医派学术和经方巨擘许叔微之学,早岁复师承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基于临床实践,博采明师之学,提出综合时空、疾病、人体、功效、效价五个维度的五维辨治策略,在疾病临床诊治中综合考量包括五运六气的时效、体质因素的质效、传统中药的功效、中药药理的药效以及效价关系的量效五个要素,以达五效合一。

       五维辨治融汇中医天人相应、运气学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体质学说、病证结合等诊疗理念的临证策略,其最高境界是时效、质效、功效、药效、量效五维五效的融合。涉及时空维度的五运六气辨治,人体维度的中医体质辨治、疾病维度的中药药理辨治、病证维度的中药功效以及方证与药证特殊抓手、效价维度的量效辨治。临证倡导明辨五维,会治五效,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五维、五效可单维或多维应用,其目的是对疾病认识更精准、对药物使用更精当、对治则治法更精确。现介绍如下,以就教于同道。

       五维辨治学术内涵

       基于时空维度

       中医因时制宜,涉及昼夜节律、四季节律、节气节律,还包含时段、阶段、状态等特定的时间概念。时的最高层次就是天人合一。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基于天人同源、同构、同象的底层逻辑思维,这部分内容主要载述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相关篇章。

       《素问·五常政大论》 开宗明义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的治疗原则。《素问·六节藏象论》更提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运气辨治注重辨时、辨机、辨阴阳开阖枢变化,是对静态的、空间的辨证的重要指导和补充。

       笔者基于时空维度,倡导天人合一的未病观、致病观、治病观,进而据时判病审机,因(待)时而治;倡用运气方药,并提出运气病机、运气靶药、运气对药、开阖枢方药、运气经方等概念。

       基于疾病维度

       “病”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而“证”是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证”是共性的,不同疾病可以出现相同“证”的表现,而“病”是特异性的。这里的病,包括但不限于现代医学的病,如中医内涵的病(症)、“百合病”“脏躁”等,此外,还包括五运六气太过不及的“民病”,如《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篇”“至真要大论篇”“六元正纪大论篇”等有关论述,明代医家秦昌遇开创性提出以运气命名疾病,如运气胁痛、运气小便不利等。

       在临床中,一方面要为传统中医病症寻找现代疾病的耦合点,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疾病探源传统中医病症归属。譬如,中医界对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研究相对少,笔者依据《灵枢·胀论》《针灸甲乙经》《医醇剩义》等相关载述,提出本病病名为“心胀病”。

       另外,要重视疾病不同时段及其进程的内涵与外延。如《伤寒论》基于“开阖枢”三阴三阳病理状态或阶段下,将疾病归属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病”,也可称之为开阖枢病。又如“心胀病”其病位在心,可累及肺、肝、脾、肾等诸脏,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主要矛盾各异,根据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将心胀病可分为早、中、晚期三阶段。

       基于人体维度

       临证除了关注病(症),更要关注病的人,不同病(症),落实到个体,存在差异性,这就是中医重视个性化治疗,重视体质的原因。

       《黄帝内经·灵枢》中有多个篇章涉及体质概念,如有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的阴阳五态人,有据阴阳五行学说的木、火、土、金、水五种体质类型,有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三类,将肥人又分为膏型、脂型、肉型三种。当代有国医大师王琦院士的九种体质论。

       《素问·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的体质理论还包括先天运气禀赋体质论,龙砂医家方仁渊认为“天时之不同与人秉之有异欤”,即为此意。同时龙砂医家还倡导经方体质论,提出“方人”“药人”概念。

       基于功效维度

       辨病辨证准确,还要落实到方药上,主要包括单味药的功效、复方配伍的功效以及现代药理学的药效。还涉及药物炮制后功效的变化,龙砂医家注重药物炮制,如柳宝诒擅长“以药制药”以增效。此外,还涉及鲜药的使用。前辈龙砂医家注重鲜药的使用,如鲜佩兰、鲜藿香、鲜芦根、鲜白茅根、鲜荷叶等。鲜药较之干药有一定区别,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下鲜药使用难以推行。

       传统中药多以性味为治,这一点现代蜕化较严重,基于时态视角, 注重药物气化论,值得重视。从五运六气角度论,还有一个与时相关的司岁备药,不同年运气特点有差异,也会影响药效。

       中药临床主体是通过相互配伍、组合起效,最后是以“方”的形式发挥功效,同一药物在不同组方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异。

       具体实践中,应综合时、病、人,不可“废医存药”,既要为“病”寻“药”,又要择“药”对“时”,为“药”找“人”。因此,龙砂医家从许叔微起即十分重视“药证”“方证”的精确识别。

       基于效价维度

       方药拟定后,剂量又是一个关键点,所谓“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备急千金要方》说:“病轻用药须少,疴重用药即多。”龙砂医家沈金鳌提出要“量其人之气禀,病之轻重以投药”。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指出,“分量减而药味渐多”的大处方并不是提高疗效的最佳途径。拓宽剂量阈,方能找到切实有效、安全的合理用量。笔者深以为然。临床应根据治疗目的、病情的轻重、体质差异等合理用量。此外,还要注重组方中药物之间配伍比例,龙砂医家方仁渊在配伍方面强调“古方之君臣佐使,必细细参观”。同时还要关注服药频次,药物、组方剂量不变,但服药频次增加,也是变相增加剂量。值得注意的是,除“量效”关系外,还要注意“量毒”关系。

       五维辨治临证要点

       五运六气的时效

       关于“时”的概念比较多,这里主要谈五运六气相关的时态。运气理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别,狭义运气理论是基于中运、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客主加临等运气因子以及五运三纪、运气同化等关系探讨气候、物候、病因病机。广义运气实际上是大的气化论思想,除狭义运气理论外,还包括开阖枢三阴三阳等理论的运用。

       基于时态的判病识证

       金·刘完素说“识病之法,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明可见矣”。首先是辨运气之常,其次辨运气之变,再次要关注当不当位,《素问·五运行大论》提出“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运气辨证还要注意随症从宜,因时取用,避免机械推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龙砂医家王旭高倡导“执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隘。舍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浮”,堪为明训。

       辨运气病

       按“天干统运”“地支纪气”原则,先立其年,以明其气,推判全年及六个节候的运气特征,依据“岁主藏害”“临御之化”辨运气病。譬如2024年甲辰岁,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从脏腑上容易侵犯肾、脾、肺三脏,落实到病证上,《素问·气交变大论》言“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濡泻、血溢”,并对六气不同时段做了详细分析,如“初之气……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二之气……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三之气……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这样就给全年发病有了一个方向性指导。临证中需要结合气象、物象、病象、症象、脉象合参,审病(证)求机。

       辨运气脉

       人体六部脉实际是六气在脉位上的体现。《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譬如,春季左关脉弱,是春升之气不足之象,秋季右关浮大,是阳明不降之象。

       辨欲解时

       张仲景辨病就是辨三阴三阳,其中关于时间重要抓手就是辨六经病“欲解时”。《伤寒论》第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分别载有六经病“欲解时”条文,可参照“欲解时”判定疾病的六经归属,如“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凡是病症在此时间节点出现或加重,可判定其为厥阴病。

       辨开阖枢

       气化运动开阖枢三阴三阳间有序动态时空变化,反映疾病发生时内外环境变化的动态时空特征。三阴三阳各有开、阖、枢,并有其各自的功能。开阖枢决定了“六经”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伤寒论》六经病乃是六经正常开阖枢作用障碍的结果,如太阳主开,外行上达,主表、司气化,太阳“开”机紊乱,即出现太阳病表里诸证,伤寒、中风、蓄水及水饮诸证。

此外,《灵枢·根结》篇关于开阖枢异常导致的病证,也值得关注。就三阳论,太阳“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阳明“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少阳“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

       基于时态的运气方药

       广狭义运气方

       运气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运气方指《三因司天方》16首方。广义运气方指只要抓住了运气病机,按运气思路运用,则不论时方、经方皆为运气方。

       开阖枢方与药

       六经病最基本的治疗原理是调整三阴、三阳“开阖枢”的机能,使之恢复其正常的作用。如太阳病的麻黄汤、桂枝汤,调整太阳“开”的机能;白虎汤、承气汤恢复阳明“阖”的作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恢复其“枢”机的作用。四逆汤、桂枝加芍药汤等温开之品,调整太阴之“开”的机能;乌梅丸为代表,恢复厥阴“合”的作用等。我们临床基于调节少阳、少阴双枢理论,常将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合用,名之柴逆汤或调枢汤。明六化分治,用《丹溪心法》越鞠丸调节开阖枢,亦此范畴。

       在开阖枢方药运用时还要关注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如少阴病有从本化热和从标化寒之别。从本化热则形成少阴热化证,出现下利口渴,心烦不得卧,咽痛,舌红,脉细数阴虚之象,黄连阿胶汤予之;属少阴水热互结者,予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病从标化寒而为少阴寒化证,治宜扶阳抑阴,以四逆汤回阳救逆、附子汤温经扶阳、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等。(陆曙 陶国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