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抑郁症还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很多孩子已中招,家长却没察觉……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24-04-15 发布于湖北

最近,刷到一则让人心酸的视频。

一个穿着病号服的大男孩,边举着垃圾桶兴奋地唱着“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爱情……”,边摇头晃脑地蹦跳。

医生过来,接过男孩手中的垃圾桶放下,并紧紧拉住他的手。

这下,男孩蹦得更欢了。

但看上去手舞足蹈兴奋不已的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快乐,而是因为躁郁症发作无法控制自己。

短暂的精神亢奋后,他又会转向另一面——情绪低落,甚至悲观绝望。

躁郁症也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比抑郁症多了躁狂的症状,生病时,抑郁低落和躁狂兴奋两种状态会交替发作。

患者会长期受到情绪反复的折磨,还有自残、自杀的风险。因其有抑郁发作的典型特征,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据调查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躁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高于抑郁症,他们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

但不少家长会认为,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各种情绪,并没有认真对待。

那些不幸患上躁郁症孩子的家庭,正常平静的生活节奏被打破,陷入长期求医问药的焦虑,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剧增。

躁郁症能治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它的终身服药率不到10%。

然而,恢复过程极需耐心,对每个孩子、父母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即便历程艰难,也依旧有孩子成功逃离躁郁症的“魔爪”。

那么,那些成功治愈的家庭,父母做对了什么?

01

“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妈妈尊重”

@初二男生 小海

小海的躁郁症恢复得不错,以下是他的自述:

那天,我依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窗外发呆。

妈妈敲了敲门,问能不能进来。

我没吭声,心想就算我不答应,她一样会推门而入。

然而,等了几分钟,她竟没进来,隔着门说,等我方便时,想跟我商量一件事。

我有点愣住了,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妈妈尊重。

晚饭时,妈妈问我是否还对轮滑感兴趣,如果我想学,就带我去报名。

我再次愣住了,随后连连点头。

当我穿上滑轮鞋,歪歪扭扭地练习平衡时,我突然很想哭:自己控制节奏、掌控平衡的感觉太幸福了!

回家路上,妈妈很郑重地说:“我以前觉得替你做好一切,就是为你好。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方式,以后我会多听听你的想法,尊重你的意见。”

那天晚上,我摸着轮滑鞋,好久都没睡着,可是心里却莫名的轻松。

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曾提出,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指的是青少年自我探索的过程,对“我是谁”“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具有哪些价值”等问题形成连贯统一的认识。

于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渴望通过各种自主体验找到自我价值。

而父母密不透风的“爱”、事无巨细的“指挥”,如同一个厚实的玻璃罩,严重限制住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发展。

这给孩子内心带来一场场激烈的挣扎与阵痛,长此以往,孩子自然病了。

当小海妈妈后退一步,不再随意“居高临下”审视孩子的领地,而是平等地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时,小海才感受到了自我边界的存在。

在自我空间里,孩子才能彻底地轻松自在。

正如一句话所说:“动机决定乐趣。”

同样一件事,是源于父母的安排,还是自己的选择,也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当小海父母进一步将自主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能遵从内心做出决策,他才会看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才能对生活有更好的期待。

02

“娜娜,对不起,是爸妈逼你太紧了”

@初三女生 娜娜

当娜娜被诊断为“青春期躁郁症”时,娜娜的父母是不相信的。

因为娜娜一向乖巧懂事,自律勤奋。

他们觉得娜娜只是因为中考将近,学习压力大,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

孩子的明天不知道会怎样,可父母还在期待一个分数。

他们急切地盼着娜娜赶紧好起来,不耽误中考。

可是奇迹没有发生。

当他们再次激励娜娜努力时,娜娜感觉头“嗡”的一声,然后控制不住地用头撞墙……

这一幕让他们想起心理医生说的话:“孩子内心非常痛苦,实在承受不了,可能会引发行为失常。”

那一刻,他们才终于意识到娜娜真的病了。

妈妈赶紧抱住娜娜的头。

等娜娜情绪稳定些后,妈妈对她说:“娜娜,对不起,是爸妈把你逼得太紧了。”

那一刻,娜娜如释重负,号啕大哭。

父母给娜娜办理了休学手续,对她说:“其实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以后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好好努力,一样能行!”

渐渐地,娜娜心里明亮起来。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曾提出“情绪能量层级”理论:以200分勇气为分界点,勇气以上为正面能量,勇气以下为负面能量。

父母的唠叨,表面看是为激励孩子,实际上却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焦虑。

而焦虑的能量值是100。

也就是说,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是压力、恐惧和担忧的负面情绪。

正如《周国平致家长:做不焦虑的父母》一书中所写的:“父母们的焦虑是压在中国孩子心灵上的最沉重的负担。”

一个不停被灌输“世界很危险”的孩子,他还会有安全感吗?

内心乌云密布的孩子,纵使被父母鞭策,也很难抵达远方。

而父母坚信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则给了孩子信心和安全感,给了孩子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03

“一上学就呕吐,我以为他是为了不上学而装病”

@初一男生 鹏飞

鹏飞因躁郁症停学后,越来越自闭,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就连吃饭也是等家人离开餐厅后再出来。

鹏飞的父母十分着急,便带着他参加心理咨询。

刚开始,鹏飞的父亲是很气愤的,觉得孩子太不争气了,让周围的人瞧不起他们。

随着咨询的推进,鹏飞的母亲想起一件事,夫妻俩才意识到自己才是束缚孩子的茧。

鹏飞读四年级时,一次跟同学闹矛盾,同学把他的新衣服划了一个口子。

他不敢告诉老师,回家后哭着告诉了妈妈。

妈妈觉得孩子间闹矛盾很正常,就没太在意。

第二天,那位同学更过分了,偷偷在鹏飞衣服上划了很多口子,还对着鹏飞说了很多伤他的话。

从那以后,鹏飞开始害怕上学,一上学就呕吐。

可是,父母却觉得孩子是为了不上学而装病,一度靠打骂逼他上学。

说到这,母亲突然哽咽起来。

这时,他们终于意识到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经受了怎样的折磨。

咨询结束后,鹏飞的父母敞开心扉跟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为之前的疏忽大意向孩子道歉。

鹏飞情绪很激动,积压多年的委屈终于得以诉说。

过了一段时间,内心得到释放的鹏飞,不再惧怕上学了,呕吐的习惯也渐渐停止。

其实,孩子并不是突然病了,他们的一切问题都有迹可循。

父母常常低估同学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在父母看来一丁点大的问题,在孩子的心中却如同一座大山。

父母若处理不当,孩子内心受的伤,便会成为青春期随时可能爆炸的“雷”。

而在青春期,积极健康的同伴关系对孩子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可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技能不会凭空增强,特别是像鹏飞这样遇到挫折并应对失败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指导。

父母看见孩子的处境,以温和的方式给孩子提供建议,或用自身经历引导孩子,启发孩子换个角度找出解决方法。

如此,孩子不仅能感受到父母爱和支持,更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说:“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身上确认自己的存在。”

父母对孩子的每一分共情和维护,都将化作孩子内心成长的动力。

04

看到一幅漫画很受触动。

下雨天,一个孩子给坐在旁边的小动物打伞,旁边的配文是:

我爱别人的方式,就是我希望被爱的方式。

那些不幸患上躁郁症的孩子,不过是一群渴望被父母无条件爱的孩子。

他们不仅需要父母身体上的陪伴,更需要父母心灵上的陪伴,需要内心的情感被看见和接纳,需要温和恰当的沟通方式……

对于一个生病的孩子,父母的方式不应是简单粗暴的“修理”,而应是“看见”“修复”“治愈”。

这个过程或许会漫长,或许有些曲折,可孩子治愈后明媚的笑,会让你感觉一切都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