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怀念敬爱的毛主席】■才来庆

 白云之边 2024-04-15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才来庆,笔名小轩窗,山东平阴人,喜爱文史、哲学。多年从事文秘工作、工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新闻、文学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现就职于山东省平阴县民政局。

怀念敬爱的毛主席

——以此文献给毛主席诞辰120周年

永远忘不了37年前,1976年的那个秋天。

那年秋天,我刚刚踏入小学校门。一天,迎着滂沱大雨,我随着学生和大人们走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沿着崎岖泥泞的山间小路,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往五六里地以外的一个地方(后来知道,那里是我们当地的一所中学)赶,听大人们说要去参加毛主席逝世追悼大会。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哭得昏天黑地,哭得那么伤心?这个不解的疑问,多年萦绕在我心头,成了我至今永远不会忘记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开学了,第一堂语文课是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来又学了一篇毛主席语录,“学生就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当时觉得“兼”这个字特别难写,因此印象也特别深刻。

在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父亲没有上过学,就主动自学,如饥似渴,遇到不认识的字逢人便问。听父亲说,赶上解放后毛主席号召全国开展扫盲运动,自己有幸上了村里的夜校识字班,可惜只上了半个冬天,便因为家里穷、缺人手而辍学了。即便如此,后来我识字后,诧异地看到家里户口本上居然写着他小学文化程度---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文盲。父亲爱学习、能识字,肯钻研、勤动手,写得一手很好的毛笔字,学会了拉二胡,珠算盘打得很快,会做各种木匠石匠铁匠活,耕种犁耙更是不在话下;可能是因为老师奇缺,父亲还在村里当了两年代课老师(后来村主任告诉我)。由于这些,父亲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人才”,在小生产队当起了会计兼保管,负责修理生产队各种农机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茶余饭后,父亲不离口的就是背得烂熟的《三字经》、《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还有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我小时候关于毛主席的认知,除了书本,很多也是从父亲那里得来的。我长大后,有一次,父亲自信地跟我说,赶上现在的好形势,他上大学根本不费劲。

说实话,小时候家里生活是很苦的,吃糠咽菜是常有的事。我们一家八口人,母亲操持家务,姐弟六个,只有父亲一个人劳动。当时实行人五劳五或者人四劳六,我清楚地记得,尽管一天的工分才八分钱,但每到年底,父亲都要四处借钱买工分,为的是分到粮食吃。日子过得很艰难,再加上农村重男轻女,家贫的父母有不让女孩子念书的陋俗。但父亲深知自己不识字的苦头,坚持让我们姐弟六个都上学,而且从来没有因为交不起钱影响过我们上学。好处是,当时没有学费,书本费也就是每本几分钱,最多一、两毛钱。

自六十年代后期起,村里开始有了驻军,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人,负责开挖山洞,用以储存战备物资。后来家里来了一个解放军叔叔,姓侯,我家把当时最好的两间西屋腾出来给叔叔住,关系特别好。侯叔叔每天晚上都是吃一半留一半,用饭盒盛着,带回来给我吃。我因此每天特别盼望侯叔叔来,好打打牙祭,吃了不少偏饭。那香喷喷的饭菜,至今在我心里记忆犹新。当然,大人教育孩子,解放军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动的,尽管屋里屋外都有。记得有一次,我嘴馋,趁其不备,偷吃了一点东西,被父母好生训斥了一顿,并向叔叔当面道歉,军民之间浓浓的鱼水情可见一斑。侯叔叔老家山西,复员后还专门来过我家四次,每次都带很多好吃的东西,父母亲也总是以好礼相送。我长大后,多方打听,但始终没有取得联系,成为父亲和我终生的遗憾,我只能从心里默默祝福叔叔一切安好。叔叔走后,屋子里留下的唯一的东西,就是墙上贴着的一幅字----“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一开纸大小,红纸白字,是解放军叔叔用瓷油写在红纸上的,字写得很漂亮,很像“毛体”。我视如珍宝,有时被风刮破了,我就弄点浆糊重新把它粘好。每次放学后都要去欣赏一番,不知道自己看过多少遍,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这可能也是我与毛主席的最近距离接触吧。

那时候,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助人为乐“成为那个时代最流行的词汇, ”学雷锋、做好事“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像雷锋同志在日记里写得那样,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群众热情高涨,以苦为乐,干劲十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小学生们也争先恐后,捡到一分钱、一个螺丝钉或者其它什么东西,都高高兴兴地交给老师,或者自动放到教室讲台上的粉笔盒里。

我上学识字后,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看年画。每逢跟着大人串门,或者过年走亲戚,看到家家户户屋里都贴着毛主席像,家家户户都贴着年画。尽管许多墙壁是黑旧的、坑坑洼洼的,但年画是新鲜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古代故事,有当代电影,更多的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白毛女》、《杜鹃山》、《沙家浜》等等,可能这就是那时农村群众的一种赶时髦、一种精神追求吧。大人们说话的时候,我则静静地看着这些年画,默默地读着下面的文字,有时高处还要踩着凳子才能看到,深入其中,旁若无人,如痴如醉,受益颇深。

少年生活是有趣的。上学从来没有学习压力,而且边学习边劳动,拾麦穗、摘棉花、割羊草(当时学校养羊,勤工俭学)是常有的事。放学后,除了帮大人做些家务外,就是玩游戏。游戏名字千奇百怪、花样繁多、数不胜数,很多是土语,不知道怎么用汉字打出来;而且不用花一分钱,全部就地取材,什么石子、坷垃、树叶、粉笔头,全都拿来当作工具,既益智又健体,小伙伴们经常因为输赢争得面红耳赤,玩得不亦乐乎。

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溪,几乎一年四季泉水淙淙,清澈见底,冬送暖意,夏送清凉。小溪两边是生长茂密的杨柳,水里满是小鱼小虾、泥鳅蝌蚪,或许是鱼虾太小,我们当地是不吃的,却成了鸭子的美餐。大人们在水旁洗衣涮菜,小伙伴们则在水边嬉戏,或去小溪汇成的大坝里洗澡;冬天结冰后,这里又成了溜冰场。这方水土给村里少年儿童带去了无尽的欢乐,里面的故事数也数不清。

哦,家乡的小溪,你是农民的福音,你是山村的根基,你是儿童的乐园,你是我永远的情愫。我思之恋之,想之念之,尽管我不能时时守候在你身旁,但你已经深埋我的脑海,融入我的血液,须臾不曾离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老人们讲,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附近几个村的群众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开展集体大会战,在村东面筑起了大坝,砌垒了沟渠,浇灌土地100余亩,在干旱年份成了群众的救命水。再加上集体打的一眼机井,在地里挖的到处都是的水窖,实现了全村人均半亩水浇地。村里有苹果园,每个生产队都有菜园,定期不定期地将收获的蔬菜分给每家每户,基本保证了群众生活。“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时农村的粮食蔬菜全部都施土杂肥,没有化肥一说,质量没得说。尤其是春节吃的猪肉,在农村属于“奢侈品”,那真叫“香”。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村里开始陆续有了拖拉机、播种机、抽水机等各种农机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们开始填饱肚子,结束挨饿的历史了。干活是大人们的事,小孩们也经常乐在其中。记得有一年秋收,大人们白天干活,晚上生产队组织劳动,挑灯夜战,剥玉米,剥下来的玉米皮归自己,半夜里免费吃大锅饭,有面条、馒头、南瓜菜。晚饭后,队里的男女老少都去了,忙碌了一个通宵。大人们是为了干活,小孩们干活是假,凑热闹是真,况且还有好饭吃,岂有不去之理?

村子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密,处处鸟语花香。据老人说,山上大部分树木是五十年代末,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时,村里集体栽植的。在艰苦的岁月里,山是丰富的宝藏,是农民的命根子。人们靠挖野菜充饥果腹,靠割野草喂养牲畜,靠拾山柴烧火做饭。山上还有很多柿子树,遇到欠收年份,人们用柿子做窝窝头、摊煎饼,成了群众的救命粮。秋天,山林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这里不仅可以吃到酸甜可口的酸枣、吃梨、托盘等“奇珍异果“,有时还能捉上一窝山鸡蛋,如获至宝地拿回家里邀功请赏。小时候,鸡蛋是不肯让孩子吃的,要攒起来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回钱来补贴家用,尽管鸡蛋不到五分钱一个。

最引以为豪的是我小时候看电影。因为村里住着部队,经常放映电影。打记事起,只要部队放电影,我便拿着马扎,早早地坐在荧幕前面,等着看电影,这成了我最重要的事儿,一次不曾缺席。电影带给我无限的快乐,带来了我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那时候全是演打仗片。所以,从那时起,中国上演的大部分现代战争片我都看过了,百看不厌,像潘冬子、李向阳、小兵张嘎等一个个光辉的形象,至今历历在目,当然也忘不了切齿痛恨的胡汉三、黄世仁、南霸天等坏分子,以至于形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战争片情结。如今,人到中年,闲暇之余,我依然乐于找出以前的老战争片来观看。至于毛主席的形象,因为年龄小,印象并不深,但也与毛主席重视人民战争的力量、不突出宣传领袖个人有直接关系吧。

七十年代末期,部队走了,看电影的机会少了,村里年末岁初开始演戏,几根木桩、几领苇席,一个戏台就扎成了。所有演员都是村里的群众,演的都是群众身边的事,男女老少齐上阵,而且没有人想过报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真可谓“家家夜不闭户,处处莺歌燕舞“,是毛主席时代群众文娱活动的继续。我当演员还不够格,自然成了一个台前幕后忙活的“小义务工作者”。在小时候盼望过年解馋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看戏这个“文化大餐”,真是幸福无比。农闲时节,村里经常有来说书的,靠各家各户自愿捐献点粮食,说书人则吃住到一些热心人家里。每天晚饭后,我就跟大人们一起去听书,直到深夜,听到说书人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才依依不舍渐渐散去。每天早晨,睡意朦胧中,“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接着播放那支名曲“东方红”,百听不厌,始终伴随着我快乐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